红楼梦吧 关注:448,373贴子:10,048,583
  • 10回复贴,共1

红楼梦评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1楼2024-10-01 08:56回复
    红楼梦评论
    作者:只能偷着乐
    2024年10月1日


    IP属地:广东2楼2024-10-01 08:5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一】
      公元1791年,文学出版家程伟元和学子高鹗整理出版了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本书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均为文学虚构,本书的时代背景是“中国封建社会”。在那个时代,子女婚姻听命于父母,个人没有发言权,在封建顽固势力眼中,自由恋爱的女子被认为是“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小说中,贾宝玉林黛玉二人真心相爱,但是,贾府的“一家之长”、林黛玉的外祖母、贾宝玉的祖母也就是贾母发觉林黛玉的举止不符合礼教的规范,在贾宝玉的婚配人选上放弃了林黛玉,选择了薛宝钗。林黛玉无意中听到贾宝玉与薛宝钗即将成亲的消息,多年的心病被触发,先是神情恍惚,继而吐了一口血晕倒在地,最终,在宝玉娶亲的那个夜晚,在远远传来的鼓乐声中孤独地死去。林黛玉恨贾宝玉无情,其实贾宝玉恰恰是最不值得她恨的人,但如果不能去恨贾宝玉,她又能去恨谁呢,林黛玉含恨而逝实际上是对封建压迫的控诉。同时,小说主人公被塑造成一个本性善良但也存在严重缺陷的人,对林黛玉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后四十回中,小说主人公的思想和性格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林黛玉之死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同时也推动了他的思想和性格的发展。薛宝钗则是小说中另一个主要人物,当时,薛蟠再一次惹上人命官司,薛家急需贾政在官场上的人脉来救薛蟠的命,当贾家提出让薛宝钗为贾宝玉冲喜时,薛姨妈无法拒绝,为了救哥哥的命,薛宝钗默默应下了这桩并非自己意愿且极不公平的婚姻,事实上牺牲了自己。小说作者给予林黛玉、薛宝钗深深的同情,明确主张人的个性和个人意愿应该得到尊重,反对封建压迫。


      IP属地:广东3楼2024-10-01 08:57
      回复
        【二】
        清末民初,“考证学”诞生了(名为考证实为穿凿附会),“考证学家”认为红楼梦前八十回是一部将真事隐去的自传,作者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雪芹”,作品的主线是家庭兴衰(其实就是“某某人家那年那些事”)。


        IP属地:广东4楼2024-10-01 08:57
        收起回复
          【三】
          自红楼梦问市以来,多数读者把这部作品当做“日常文”或者叫做“日常类小说”来读。“日常类小说”是一种以小说人物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小说类型。


          IP属地:广东5楼2024-10-01 08:58
          回复
            【附录一】
            不知从何时开始,在这个诞生了红楼梦的国度,歪曲、抹黑和丑化薛宝钗成了全社会的“共识”和“政治正确”,人们对薛宝钗最大的反感出自薛宝钗劝贾宝玉读书走科举之路,人们指责薛宝钗是拜金女,指责薛宝钗暗中谋求“夫荣妻贵”。在如何看待薛宝钗这一人物的问题上,人们对某一特定阶级的仇视心理表现得分外明显。


            IP属地:广东6楼2024-10-01 08:58
            回复
              【附录二】
              前文说到小说主人公被塑造成一个本性善良但也存在严重缺陷的人,严重缺陷指的是巨婴人格,“禄蠹论”的本质是抢占道德制高点,小说主人公卖弄的一个小聪明。


              IP属地:广东7楼2024-10-01 08:58
              回复
                【附录三】
                “还泪说”的意思是女子的生命由男子的“情”化生而成,因此女子一出生就被注定背负着债务必须以人的一生来偿还,为了报答男子的灌溉之恩而生,为了报答男子的灌溉之恩而死。在小说后四十回中,愚昧的“还泪说”被否定。


                IP属地:广东8楼2024-10-01 08:5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文章到此就结束了


                  IP属地:广东9楼2024-10-01 08: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