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29日漏签0天
漳县吧 关注:27,862贴子:668,792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3回复贴,共1页
<<返回漳县吧
>0< 加载中...

戏谈漳县盐寡呱呱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伊犁将军
  • 吧主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戏谈漳县“盐呱呱”
原创学良漳川智深
漳县是个好地方,至少有两三千年产盐的历史。有个说法,说漳县是因盐设县,“先有漳盐、后有漳县”,不知道确切不确切,没有细究过,不敢妄言。但是翻阅以前的史志,可以确切得知漳县周边甚至甘肃南部除了天水礼县也产盐之外,再就几乎没有产盐的区域,而且漳县的深井盐似乎比礼县的盐还要好一些。
放眼整个历史来看,盐是个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关系国泰民安和整个经济命脉,读一读《盐铁论》可以知道盐的重要性。除了盐之外,漳县还有一大战略资源,那就是漳县的交通。漳县地理位置特殊,不仅地理落差大,而且处于政权纷争要冲,古代历史上长期作为中原王朝的边陲地方而战争不断。鲈鱼关,也称石门关,在很长时期作为汉番关口而被誉为陇南锁钥。
翻阅现存的史志来看,漳县历来就是个辖域面积很小的县,康熙年间的《巩昌府志》可以看出,在当时礼县辖域面积很大,囊括了现在岷县东部大部分区域,甚至漳县四族镇、石川镇的许多地方都被包含在内,因此漳县还与礼县接壤;石门关以西广大区域几乎全部属于番区,漳县仅编户四乡。而就是这么个小县,却拥有着盐这种战略资源。
正是由于漳县有盐,周边各县嫉妒也好、羡慕也罢,恐怕更是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戏侃漳县人为“盐瓜瓜”,这三个字本义是指多次熬盐后粘在锅壁上的一层异常坚硬的、含有大量芒硝的盐锅巴和盐垢,但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原本的意思。外地人称呼漳县人“盐瓜瓜”,大概意思是说,你们漳县不是产盐吗,你们好好吃,把你们都吃“瓜”。因盐而吃瓜了的漳县人,就是“盐瓜瓜”。瓜,是方言,在西北地区很大范围里都通用,就是傻的意思。由此来说,盐瓜瓜这个称呼是带着很大的轻蔑和调侃意味的。现在加上了口字边,变成了“盐呱呱”,难不成这含义就转变了?
漳县人外出,免不了要和其他地方的人交流,更免不了被问及“仙乡何处”。你回答说是漳县人,知道底细的无耻之徒马上就会蹦出一句,原来是个盐瓜瓜。而无知的漳县人尚不自省,甚至在一些宣传视频里发出“漳县盐呱呱邀请大家来漳县游玩”的口号,属实叫人啼笑皆非。这就好比某地百姓自古就比漳县当川的百姓脑子转得快,据说经常能轻易骗取信任和财物,长此以往,某地百姓就有了个称呼叫做“某鬼”。鬼,是漳县方言,就是骂某地百姓心眼多、不实在、鬼精鬼精的,而且更加看重利益,经常玩弄老实人。你什么时候听见过某地百姓自称“某鬼”?你要是当面叫他们“某鬼”,说不定他们还想打你哩。
话说回来了,有些事情要多辨析,不能不分好赖。以人家的蔑称自居,恐怕极为不妥。漳县人还是要多一分钻研精神,少一分趋炎附势,只有脚踏实地,才能顶天立地。
需要说明的是,被称为“某鬼”的某地百姓是哪里的,我一时也搞不清楚,只是道听途说,更没有细究过,说不定是某些人杜撰的呢。
阅读293


  • 故乡黄昏001
  • 大名鼎鼎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么理解恐怕片面了,按此逻辑,天水名小吃呱呱、甘肃人做馓饭后锅底那层也叫呱呱的焦糊层,难道都是骂人的?


2025-07-29 21:02: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伊犁将军
  • 吧主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金线吊葫芦888
  •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漳县地名来自东汉,其它的都无法说清,那时称“鄣县” 。“因盐而立县”这一提法应该是错误的。因“鄣”与盐无关。


  • 金线吊葫芦888
  •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韩相五先生《重修漳县志》:“秦,设盐川镇。”一句查无实据 。


  • 金线吊葫芦888
  •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盐川”一词源自唐朝,其历史不是太遥远。宋朝才出现了“盐川镇” 。
元朝元世祖至元年间(十三或十七年),“漳县”一语才冒出并固定了下来。
以前人称“新寺诡”,实际上“诡”除了贬意之意,公认“诡”是聪明、能干、本事大之意,这与新寺镇“商业”发达有直接关系 。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3回复贴,共1页
<<返回漳县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