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是消费者,渔轮渔具如果只客观看待成商品,孰强孰弱还需要思考吗?一个是国际品牌扎根这个产业多少年了,产品被世界所承认;一个是只有国内部分玩家认同,所以你当全世界都是傻子唯你独醒?。要非要上升到爱国的角度,那任何不买国产的行为都是错的。
国内不是没有精尖的技术,只是没有好的产品,譬如光威这样的大厂生产的碳布国内首屈一指,但生产的路亚竿你用过吗?可倒是便宜了,便宜的垃圾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商业行为啊!渔竿才赚几个钱?用在飞机上能多赚多少?
有技术的企业尚且如此,那所谓的新生企业呢?想要赶超两大厂,起码东西要过硬吧,东西过硬之后,价格还依旧过硬吗?两大厂可以用时间做边际递减效应减少钻研和设计成本,国内企业要想做出同水平的东西,要做出更多的投入,那结果很明显了,成本高了价格必然高居不下,企业要赚钱的啊不然做慈善吗,既然价格高了那是否会影响到销售,哪个企业敢赌?产品赌赢了又要花费多少年的时间才能在国际上被承认,赌输了....
国内不是生产不出好东西,只是没必要,现在的蛋糕还够分,现在的所谓“爱国”还能变现,现在还有很多人把低廉当做性价比。
再说回我自己,我挣点钱不容易,也常空军,钓鱼对我来说是消遣而已,我希望我购买的产品有丝滑的摇轮体验,有稳定的性能,更好用更好看,甚至为了一点点虚荣心。我是一个消费者,我更看重的是商品本身,脱离了商品本身谈别的,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