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买了三个厨房秤玩,各有各的缺点,然后我在想这个问题正好也能迁移到万用表上。
然后就来个强迫症测试吧。
下面有三个表,而你手上有个有标定的源,但你不知道这三个表的校准方式。然后三个表分别表现如下:
(1) 三位半,全量程误差就是可重复性的尾数1个字。
(2) 四位半,全量程偏低0.07%,重复测量趋势统一。
(3) 四位半,基本上无比例误差,但是砍底数,尾数重复测量随机漂移范围4个字。
例如测7.00000V的LM399就是这个样子:
(1) 7.00, 7.00, 6.99, 7.00……
(2) 6.995, 6.994, 6.995, 6.994……
(3) 7.002, 6.999, 7.001, 6.998……
所以用起来是这样的感觉:
(1) 粗略测量还好比较省心,但总觉得不够准。
(2) 测完看着别扭,脑子里还要估算一个修正差值,加上去后才觉得测的是准的。
(3) 测完也感觉别扭,总是想重复测量几次看平均值,才觉得相对可靠。
所以我这强迫症是不是没救了?(虽然理性能说服我自己)
不要问我为啥没第4种选择,买个5位半开4位半模式保证可靠,一是我穷,二是真买了5位半我就要嫌第5位漂了。
另外再问一下,如果在你们面前摆着这3个表,在其他性能差不多的情况下,你们会选择哪一个?
然后就来个强迫症测试吧。
下面有三个表,而你手上有个有标定的源,但你不知道这三个表的校准方式。然后三个表分别表现如下:
(1) 三位半,全量程误差就是可重复性的尾数1个字。
(2) 四位半,全量程偏低0.07%,重复测量趋势统一。
(3) 四位半,基本上无比例误差,但是砍底数,尾数重复测量随机漂移范围4个字。
例如测7.00000V的LM399就是这个样子:
(1) 7.00, 7.00, 6.99, 7.00……
(2) 6.995, 6.994, 6.995, 6.994……
(3) 7.002, 6.999, 7.001, 6.998……
所以用起来是这样的感觉:
(1) 粗略测量还好比较省心,但总觉得不够准。
(2) 测完看着别扭,脑子里还要估算一个修正差值,加上去后才觉得测的是准的。
(3) 测完也感觉别扭,总是想重复测量几次看平均值,才觉得相对可靠。
所以我这强迫症是不是没救了?(虽然理性能说服我自己)
不要问我为啥没第4种选择,买个5位半开4位半模式保证可靠,一是我穷,二是真买了5位半我就要嫌第5位漂了。
另外再问一下,如果在你们面前摆着这3个表,在其他性能差不多的情况下,你们会选择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