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吧 关注:26,712贴子:211,821
求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请问这句话的出处和蕴含的主要含义。
有位老师告诉我说写这句话的人其实不知道马导师大大口中的实践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这位老师的评价?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04 03:05回复
    这个命题的原始出处应该是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一条,原文在那篇文章中有引用。另外,教员在1960年代的一个批示中写过与这个命题高度相似的话,主语只多了“社会”两个字:社会实践是…。不知那位老师对马大爷的实践观作何理解,无法评价。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1-04 08:02
    收起回复
      2025-08-03 08:57: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因为他当初引用这句话是为了给78年之后的事背书啊,他的逻辑是他先搞gk,搞出所谓的成绩之后说:看,这是我的实践,搞出成绩了,所以是真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1-07 07:55
      收起回复
        (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andliche〕真理性,这并不 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 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 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现实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
        但是,此处的实践的意思是:
        (一)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的主 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 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 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 却被唯心主义发展了,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 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 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 〔gegenstandliche〕活动。所以,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 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 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


        IP属地:四川4楼2025-01-07 09:22
        收起回复
          实践并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真理本身就是实践。真理本身就是生产实践。这在写这句话、这篇文章的人的眼中是完全无法理解的,写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人,完全理解不了真理性为什么是一个实践问题。对于写这篇文章的人而言,真理不是实践问题,真理是真理本身的问题,实践只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实践本身不是真理的运动。但马克思说“真理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实践本身就是真理的运动。


          IP属地:四川5楼2025-01-07 09:26
          收起回复
            真理,处于理论对自身的确定性不能完全的位置,他需要实践来补充,但实践作为真理对理论的补充,绝不是对真理的检验,就好像预先的有一个真理,而他的确定性预先的就存在于实践中一样,这样说是完全错误的。实践乃是唯一的真理。在实践之外并不存在预先的真理,任何理论活动,其本身也有一种实践的内容作为真理性设定着他们的运动。但当时有一些理论家过于沉醉于这项理论运动,惧怕重新回到实践的丰富内容中,去发展实践的真理活动,因此他就写下了这段话。


            IP属地:四川6楼2025-01-07 09:35
            收起回复
              对于感性,不仅过去的人们,今天的许多人对感性的理解也是抽象的,他们不是把感性当成具体的感性活动来理解,而是把感性当成一种对象,当成感受性,这样就将感性抽象化了。人的主观的实践活动,其本身就是客观真理的第一个运动。对感性活动的具体把握不同于将感性活动抽象的设定为、称呼为、言说为……例如“情绪价值”,这是对现实的感性活动的遮蔽,是依据资本的利益所做的遮蔽。现实的感性是包括思维活动在内的具有生产性的实践真理,它生产着包括理论活动在内的人的全部历史


              IP属地:四川7楼2025-01-07 09:42
              回复
                关于这个提纲中的这两条的历史背景,可以用1844年手稿中最后的那些话来加以澄明


                IP属地:四川8楼2025-01-07 09:52
                回复
                  2025-08-03 08:51: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三,这个过程必须有一个承担者、主体;但主体首先必须是 一个结果;因此,这个结果,即知道自己是绝对自我意识的主体,就 是神,绝对精神,就是知道自己并且实现自己的观念。现实的人和 现实的自然界不过成为这个隐秘的、非现实的人和这个非现实的 自然界的宾词、象征。因此,主词和宾词之间的关系被绝对地相互 颠倒了:这就是神秘的主体—客体,或笼罩在客体上的主体性,作 为过程的绝对主体,作为使自己外化并且从这种外化返回到自身 的、但同时又使外化回到自身的主体,以及作为这一过程的主体; 这就是在自身内部的纯粹的、不停息的旋转。


                  IP属地:四川9楼2025-01-07 09:54
                  回复
                    关于第一点:对人的自我产生的或自我对象化的行动的形式 的和抽象的理解。 因为黑格尔把人和自我意识等同起来,所以人的异化了的对 象,人的异化了的、本质的现实性,不外就是异化的意识,就是 异化的思想,是异化的抽象的因而无内容的和非现实的表现,即 否定。因此,外化的扬弃也不外是对这种无内容的抽象所作的抽 象的、无内容的扬弃,即否定的否定。因此,自我对象化的内容 丰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具体的活动,就成为这种活动的纯 粹抽象—— 绝对的否定性,而这种抽象也被抽象地固定下来并且 被想象为独立的活动,或者干脆被想象为活动。因为这种所谓否 定性无非就是上述现实的、活生生的行动的抽象的无内容的形式, 所以它的内容也只能是形式的、抽掉了一切内容而产生的内容。因 此,这就是普遍的,抽象的,适合任何内容的,从而既超脱任何 内容同时又正是对任何内容都通用的,脱离现实的精神和现实的 自然界的抽象形式、思维形式、逻辑范畴。(下文我们将阐明绝对的否定性的逻辑内容。)


                    IP属地:四川11楼2025-01-07 09:57
                    回复
                      黑格尔在这里、在他的思辨的逻辑学里所完成的积极的东西 在于:独立于自然界和精神的特定概念、普遍的固定的思维形式, 是人的本质普遍异化的必然结果,因而也是人的思维的必然结果; 因此,黑格尔把它们描绘成抽象过程的各个环节,把它们联贯起来 了。例如,扬弃了的存在是本质,扬弃了的本质是概念,扬弃了的概 念……是绝对观念。然而,绝对观念究竟是什么呢?如果绝对观念 不愿意再去从头经历全部抽象活动并满足于充当种种抽象的总体 或自我理解的抽象,那么,绝对观念也要再一次扬弃自身。但是,自 我理解为抽象的抽象,知道自己是无;它必须放弃自身即抽象,从 而达到了恰恰是它的对立面的本质,达到了自然界。因此,全部逻 辑学都证明,抽象思维本身是无,绝对观念本身是无,只有自然界 才是某物。


                      IP属地:四川12楼2025-01-07 09:59
                      回复
                        [XXIIX]绝对观念、抽象观念, “从它与自身统一这一方面来考察就是直观”(黑格尔《全书》第3版79第 222页),它“在自己的绝对真理中决心把自己的特殊性这一环节,或最初的 规定和异在这一环节,即作为自己的反映的直接观念,从自身释放出去,也就 是说,把自身作为自然界从自身释放出去”,(同上)


                        IP属地:四川13楼2025-01-07 09:59
                        回复
                          举动如此奇妙而怪诞、使黑格尔分子伤透了脑筋的整个观念, 无非就是抽象,即抽象思维者,这种抽象由于经验而变得聪明起 来,并且弄清了它的真相就决心在某些—— 虚假的甚至还是抽象 的—— 条件下放弃自身,而用自己的异在,即特殊的、特定的东西, 来代替自己的自在性、非存在,代替自己的普遍性和无规定 性;—— 决心把那只是作为抽象、作为思想物而隐藏在它里面的自 然界从自身释放出去,也就是说,决心抛弃抽象而看一看摆脱掉它的自然界。直接成为直观的抽象观念,无非就是那种放弃自身并且 决心成为直观的抽象思维。从逻辑学到自然哲学的这整个过渡,无 非就是对抽象思维者说来如此难以达到、因而由他作了如此牵强 附会的描述的从抽象到直观的过渡。有一种神秘的感觉驱使哲学 家从抽象思维进入直观,那就是厌烦,就是对内容的渴望。


                          IP属地:四川14楼2025-01-07 10:01
                          回复
                            (自身异化的人,也是同自己的本质即同自己的自然的和人的 本质相异化的思维者。因此,他的思想是居于自然界和人之外的僵 化的精灵。黑格尔把这一切僵化的精灵统统禁锢在他的逻辑学里, 先是把它们一个一个地看成否定,即人的思维的外化,然后又把它 们看成否定的否定,即看成这种外化的扬弃,看成人的思维的现实 的表现;但是这种否定的否定由于仍然被束缚在异化中,它一部分 是使原来那些僵化的精灵在它们的异化中恢复,一部分是停留在 最后的活动中,也就是在作为这些僵化的精灵的真实存在的外化 中自己同自己发生关系①;一部分则由于这种抽象理解了自身并 且对自身感到无限的厌烦,而要求放弃抽象的、只在思维中运动的 思维,即无眼、无牙、无耳、无一切的思维,在黑格尔那里,便表现为 决心承认自然界是本质并且埋头于直观。)


                            IP属地:四川15楼2025-01-07 10:02
                            回复
                              2025-08-03 08:45: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XXXIII]但是,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 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不言而喻,这位决心进入直观的抽象思维者是抽象地直观自然界的。正象自然界曾经被思维者禁锢在 他的绝对观念、思想物这种对他本身说来也是隐秘的和不可思议 的形式中一样,现在,当他把自然界从自身释放出去时,他实际上 从自身释放出去的只是这个抽象的自然界,只是自然界的思想物, 不过现在具有这样一种意义,即这个自然界是思想的异在,是现实 的、可以被直观的、有别于抽象思维的自然界。或者,如果用人的语 言来说,抽象思维者在他直观自然界时了解到,他在神灵的辩证法 中以为是从无、从纯抽象中创造出来的那些本质—— 在自身中转 动的并且在任何地方都不向现实看一看的思维劳动的纯粹产物 —— 无非就是自然界诸规定的抽象。因此,对他说来整个自然界不 过是在感性的、外在的形式下重复逻辑的抽象而已。他重新分析自 然界和这些抽象。因此,他对自然界的直观不过是他把自然直观抽 象化的确证活动,不过是他有意识地重复的他的抽象概念的产生 过程。例如,时间等于自己同自己发生关系的否定性(前引书,第 238页)。被扬弃了的运动即物质——在自然形式中—— 同被扬弃 了的生成即定在相符合。光是反射于自身的自然形式。象月亮和 彗星这样的物体,是对立物的自然形式,按照《逻辑学》,这种对立 物一方面是以自身为根据的肯定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又是以自身 为根据的否定的东西。地球是作为对立物的否定统一等等的逻辑 理由的自然形式。


                              IP属地:四川16楼2025-01-07 10: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