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并不是一种单位,而是一种刻度 (1-7)】
向天平上加砝码加多了,可以取下来;向量杯中加溶剂加多了,可以倒出来或者用移液枪取出来。然而,已经度过了的时间却没有任何返还的办法。这就是时间与其他所有的物理量之间的根本差别:时间是单向的,只增加不减少。因此,从最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时间并不是一种单位,因为对同一物体来说,没有任何一段时间可以完全地等同于另一段时间,它们各自都占据了该物体的时间轴上的一段绝对固定的位置。所以说,时间概念就本质来说其实是一种刻度。
但是,我们又确实经常有意无意地把时间当作一种单位来用。这当中的道理又在于何处呢?这一点只需要从小到大地审视一遍各种时间概念就可以清楚了。如果论到“秒”、“分”和“小时”,我们会发现它们几乎就和其他的类型的单位是一模一样的:你很难说清楚在这一秒和那一秒之间会因为时间是单向的而有什么区别。但是如果论到“天”、“周”和“月”,这种区别就渐渐开始显示出来了,因为很显然,我们不能把某个截止日之后的天拆借到截止期限之前来用,也不能在春天时就使用冬天的月份。但是如果只是在这个层面上来说,这些时间概念也总还是可以模模糊糊地近似作为单位来用的。而如果到了“年”、“年代”、“世纪”的层面上的话,时间概念作为一种刻度的本质就再清晰不过了。比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从这段话中就可以看到,时间的概念是一把带刻度的尺子。
总结这种规律的话,我们会发现当一种时间概念相比于我们人类的寿限来说小许多个数量级的话,我们就会难以感觉到它是一种刻度,而是经常感觉它和质量、长度、光强之类的单位是类似的;但是如果一种时间概念的长度接近乃至超过了我们的寿限,我们就会清晰地感觉到时间是一种刻度。
除了在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命历程中有这种现象外,在地球史的尺度上也是有这种现象的。请看如下的两张表:

表1-1用地球年来衡量地球史上的重要事件

表1-2 用银河年来衡量地球史上的重要事件
所谓“银河年”,它的定义是太阳系围绕银河中心旋转一圈所花费的时间。在此处计算时采取

的近似换算关系。
对比表1-1和表1-2,就会发现如果以地球年来衡量地球史的话,这一时间概念也很像一个单位。因为在以亿计的总时间长度上,实在是很难去想象多一年或者少一年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可是,如果改为用银河年来衡量呢?那就会在表1-2中发现时间再次变得像一把尺子了,每一个重要的地球史事件都被“栓”在了这把尺子的某个固定位置的刻度附近。
向天平上加砝码加多了,可以取下来;向量杯中加溶剂加多了,可以倒出来或者用移液枪取出来。然而,已经度过了的时间却没有任何返还的办法。这就是时间与其他所有的物理量之间的根本差别:时间是单向的,只增加不减少。因此,从最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时间并不是一种单位,因为对同一物体来说,没有任何一段时间可以完全地等同于另一段时间,它们各自都占据了该物体的时间轴上的一段绝对固定的位置。所以说,时间概念就本质来说其实是一种刻度。
但是,我们又确实经常有意无意地把时间当作一种单位来用。这当中的道理又在于何处呢?这一点只需要从小到大地审视一遍各种时间概念就可以清楚了。如果论到“秒”、“分”和“小时”,我们会发现它们几乎就和其他的类型的单位是一模一样的:你很难说清楚在这一秒和那一秒之间会因为时间是单向的而有什么区别。但是如果论到“天”、“周”和“月”,这种区别就渐渐开始显示出来了,因为很显然,我们不能把某个截止日之后的天拆借到截止期限之前来用,也不能在春天时就使用冬天的月份。但是如果只是在这个层面上来说,这些时间概念也总还是可以模模糊糊地近似作为单位来用的。而如果到了“年”、“年代”、“世纪”的层面上的话,时间概念作为一种刻度的本质就再清晰不过了。比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从这段话中就可以看到,时间的概念是一把带刻度的尺子。
总结这种规律的话,我们会发现当一种时间概念相比于我们人类的寿限来说小许多个数量级的话,我们就会难以感觉到它是一种刻度,而是经常感觉它和质量、长度、光强之类的单位是类似的;但是如果一种时间概念的长度接近乃至超过了我们的寿限,我们就会清晰地感觉到时间是一种刻度。
除了在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命历程中有这种现象外,在地球史的尺度上也是有这种现象的。请看如下的两张表:

表1-1用地球年来衡量地球史上的重要事件

表1-2 用银河年来衡量地球史上的重要事件
所谓“银河年”,它的定义是太阳系围绕银河中心旋转一圈所花费的时间。在此处计算时采取

的近似换算关系。
对比表1-1和表1-2,就会发现如果以地球年来衡量地球史的话,这一时间概念也很像一个单位。因为在以亿计的总时间长度上,实在是很难去想象多一年或者少一年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可是,如果改为用银河年来衡量呢?那就会在表1-2中发现时间再次变得像一把尺子了,每一个重要的地球史事件都被“栓”在了这把尺子的某个固定位置的刻度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