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827,594贴子:12,640,166
  • 256回复贴,共1

明史和颂天胪笔 大幅修改证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朝辽事实录》,明王在晋撰。17卷,卷首《总略》1卷。崇祯十一年(1638年)成书。记载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至天启七年(1627年)十一月的历史。历叙万历、泰昌、天启三朝辽东战书的战守梗慨,将士怯弱之状,朝廷门户之争以及兵饷要务等史事,具有较高史料价值。作者记载了很多自己的奏疏。清朝列为禁书。1930年由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据私藏本影印。


IP属地:上海1楼2025-01-11 15:30回复
    以本书为例
    以山海关建关为例
    《明史》的版本
    他提出以“抚虏(收买蒙古)、堵隘(再修一座关城)”作为守山海关的方略,因而与孙承宗发生争执,但《明史》与《三朝辽事实录》的记载极为不同。《明史》的版本孙承宗诘问王在晋,等八里铺重城修好了,是否把旧城现有的四万人都填进去守?王在晋答,要另外派四万。孙承宗问,旧城外为新城,旧城外的品坑地雷为敌人设,还是为自己设?新城如守不住,四万新兵怎么办?王经略回答说,他在山上留了三座山寨给溃军。孙承宗问,兵未溃而筑寨以待之,不是教他们溃败吗?孙承宗说:“今不为恢复计,画关而守,将尽撤藩篱,日哄堂奥,畿东其有宁宇乎!”之后王在晋无言以对,谈话就此结束。(在晋无以难)
    《三朝》的版本
    王在晋在自己编写的《三朝辽事实录》中引用了所谓孙承宗的奏疏。 在王在晋的引文中,未涉及“四万新军”来守卫重城的事情,大致内容如下:孙承宗在看过重城的部署以后向王在晋询问,新旧两城在八里之内,而旧城外又有城防壕沟和设施,如果重城的士卒发生溃散,那一不小心就会陷于自家的品坑地雷与坑壕之中,新旧两城之间,南面是水,北面是山,溃卒无路可逃,如果都拥于旧城之下,那到底是开门放他进来,还是不开门听任他们在外?王在晋告诉孙承宗,山上有三座山寨,若有逃溃可以奔向那里,而旧城也有三道关口可以进入。王在晋并称边兵易于逃跑,即使杀死逃兵亦不能制止,但大规模溃败时更回天乏术。“两城”的设置,既是依仗城池而稳定军心,又可借此达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消减边兵溃散的念头。之后,孙承宗无言以对,谈话就此结束。(臣遂无以应)


    IP属地:上海2楼2025-01-11 15:31
    回复
      2025-07-29 11:54: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宁远之战记载为例
      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十三:登抚袁可立题:奴酋逆天顺犯,于今七载。赖毛帅倡义,屡获奇捷,大张挞伐之气。据所报功级解验,前后大小三十余战,斩首共一千九十七级数逾,上捷者共五次,总获器械、弓箭等件共五万。当我圣主宵旰之时,人心危惧之日,海外有此奇功,其应陛应赏应恤之官兵相应敕部,行巡按御史覆勘,再为议序,以候俞旨施行。
      金日升:《颂天胪笔》(续修四库)卷二十二:天启六年正月,奴酋大举渡河,众至数万,其最劲者人被铁铠二重,号铁头子,鸷悍尤不可当,三坌至宁远四百余里列城六七,皆料不敌,尽敛士马入宁远城。辽兵辽将为多恨奴入骨,以故决意死守。廿三日,虏列营城下,次日疾攻东门,俱推坚车薄城,车用数寸厚板,冒以生牛革,斜盖其上,藏健酋于下,锤凿坏城十余处,矢石不能制,后拥铁骑,其酋长督率严酷,势颇张。宁前道袁公崇焕与诸将议架西洋大炮十一门,从城上击,周而不停,每炮所中,糜烂可数里,而诸火器无不尽发,发亦必伤,独城下未有以施,急束薥秸,灌脂,渗以鋴药,燃之,用铁钩投下,车鳞叠不得开,焚死甚众,毙其锦服者十余人,即彼所谓孤山牛鹿者也,虏号哭,㫒尸而去。是日自辰至晡,杀虏二三千人,虏少却。廿五日转攻西门,其势更悍,先登者更众,城中御之如前,虏冒死攻益力,而我兵所击杀更倍于昨,未晡,虏却。两日来,城中卒尽登陴用命,士女传餐饱之,每中虏,咸鼓掌欢呼,其勇可贾,虏自此竟退。袁公即夕募敢死士五十人缒城而下,悉焚其遗弃车械,次日,拾虏矢得十余万枝,见城上大小穴至七十余,而查硝黄库亦已尽,咸惊喜不置。辽民适有虏中归者,始知彼廿三(四)日督阵者李永芳,廿四(五)日佟养性也。
      李永芳(?-1634年),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人。明末将领。 [1]李永芳原为明军游击,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投降努尔哈赤,是明朝第一位投降后金的边将,被授为三等副将,并娶贝勒阿巴泰之女。后随努尔哈赤伐明,授三等总兵官。天聪元年(1627年),李永芳随贝勒阿敏征讨朝鲜,缔盟而回。天聪八年(1634年),李永芳病逝。子孙后代正蓝旗人
      佟养性(?-1633年),居佟佳,后迁居抚顺,辽东人,中国后金时期将领。 [11]佟养性早年迁居抚顺,为商贩,以资产雄厚为地方大族。后金建国后,佟养性暗地资助努尔哈赤,为明朝边吏所察觉,佟养性入狱。后归附后金,赐婚佟养性与宗室之女,号“施吾理额驸”,授三等副将。天命六年(1621年),从克辽阳,进二等总兵官,统领汉人。 [11]天聪五年(1631年)正月,佟养性任昂邦章京,负责督造红衣炮。红衣大炮制成后,由佟养性掌管。八月,在与明朝的大凌河之战中,佟养性所率炮营屡立奇功。次年,皇太极嘉奖其治军有功,并追奖其大凌河战功,赐雕鞍良马一、白金百。后佟养性请求增铸大炮。七月,佟养性逝世。其子普汉袭职,改袭二等昂邦章京。


      IP属地:上海3楼2025-01-11 15:32
      收起回复
        颂天胪笔,书名。明代金日升著。站在东林党立场上,记录明末党争的重要史料。书共二十卷,一二卷为圣谕圣旨,三四卷为召对,六~十卷为赠荫,十一、十二两卷为简恤,十三、十四两卷为起用,十五、十六两卷为启事,十七卷为戮珰,十八卷为抑党,十九卷为讼冤,二十卷为附记。主要记载明毅宗朱由检关于清除魏忠贤集团所下的谕旨,东林党人这一时期的相关奏折,以及高攀龙、叶向高、赵南星等著名东林人物的事迹。
        金日升 此人没有查到相关资料,作者:(明)金日升辑 (清)文秉撰
        续修四库全书 史部 续修四库可以找到本书


        IP属地:上海4楼2025-01-11 15:37
        回复
          如天启六年。宁前道袁自如守宁远。以西洋火炮击死建夷一万八千。诚得其力也。然可击远而不可击近。猝为建夷蜂湧至城下。以无台故势不能垂击。被其凿五十餘处。城几破矣。幸通判金启倧以万人敌烧却之。赖以成功。明年五月。建夷复攻锦州城二十日。城故圯颓。凿崩五丈餘。贼已登矣。将士以身为障。火器刀棍乱击退之。复下理塼石垒城以守。此时并无西洋大炮。乃总兵赵率教与诸将士死守之力耳。
          《战守全书》:明范景文撰。此书凡十八卷。分战部、守部。如卷一下有“军祭”、“军誓”、“禁喧”等目。乾隆年间,此书被列入军机处第八次奏进全毁书目,且书之批词云:“查《战守全书》系明范景文撰,所论用兵事宜,大都纸上空谈,其守部中有狂悖字句,应请销毁。《百将兵法》:明顾其言撰。此书以“大抵抄撮他书而成,甚为弇陋。其刘铤一传,尤多指斥字面,应请销毁”,列入乾隆年间军机处第十次奏进全毁书目内。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1-12 02:56
          回复
            周文郁《边事小纪》:
            拥众直突东南角,我兵奋力殊死战奴,奴奔北,见前处有承等兵,方立马无措,若承等合力向前,则奴已大创,不意承等徙阵南避,翻致奴众复回,径闯西面。一贼抡刀砍值公,适傍有材官袁升高以刀架隔,刃相对而折。公或免。时贼矢雨骤,公与余两肋如猬,赖有重甲不透。得南面大兵复合,贼始却。我兵亦倍奋砍杀,游击刘应国,罗景荣,千总窦浚等,直追贼至运河边。贼忙迫拥渡,冰陷,淹没者无数。此一战也,自午至酉,麋战三时,杀贼千计,内伤东奴伪六王子,及西虏名酋都令。我兵亦伤亡数百。
            盖九边尚首虏,每以争割首级误事。公深鉴陋规,于未战之先,与诸将士约,惟尽歼为期,不许割级,故将士得一意剿杀,以获此胜。是晚收兵,直至二鼓方毕。
            《边事小纪》是明周文郁撰军事史,此书四卷,乾隆年间被列入军机处奏准全毁书目内,民国间影印本收入《玄览室丛书续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1-12 02:56
            收起回复
              《皇明四朝成仁录》:“崇焕以骑九千人从间道驰 至都下。十一月十九 日,奴营广渠门外,崇 焕督战,自辰至申转战 十余里,斩首千人,伤 第六王子,追至运河, 奴多溺死者。奴移营南 海子,游击祖泽润,横 冲敌阵匝日始还,敌锋锐顿挫”。
              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录》,在雍正、乾隆年间两次被禁毁,仅有抄本流传于世。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1-12 02:56
              回复
                袁崇焕死后,毛文龙还是汉奸罪臣,到了你大清时,毛文龙不是汉奸罪臣,是牵制你大清功臣。说袁杀毛文龙,是明亡之论,是你们满人发明的。
                你满清《啸亭杂录》 :
                “袁崇焕之杀毛文龙,其事甚冤。世儒以崇 焕后死可悯,故尔掩饰其过,至谓毛文龙果有谋 叛诸状,非深知当日之事者也。文龙守皮岛多 年,虽有冒饷、抗据诸状,然其兵马强盛,将士多 出其门,本朝佟、张二将尽为彼害,使留之以拒 大兵,不无少补。崇焕乃不计其大事,冒昧诛 之,自失其助。遂使孔定南诸将阴怀二心,反为 本朝所用,此明代亡国之大机。岂可因其后日 之死,乃遂掩其过也。 ”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1-12 03:10
                收起回复
                  2025-07-29 11:48: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5-01-12 06:04
                  回复
                    狮子座的雪月 :“论镇江一动,四卫大扰,管大藩舟师适至,王绍勋水兵俱集,奴兵分御,辽阳遂空,海州止真夷二千,河上止辽兵三千。”
                    这是王化贞说的,是广宁之战时的奏本。而王绍勋参与辽南之战后,升为应援朝鲜副总兵,后调天津副总兵。你搞清楚时间了吗?
                    天启二年八月“两路之师须与文龙会合,并王绍勋、管大藩俱听登莱抚臣(袁可立)催督,结纵连衡,相为犄角。”——(《三朝辽事实录》)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
                    “应援朝鲜副总兵王绍勋为天津副总兵江西都司掌印包良拭为涿州参将。”
                    你蒙骗无知,妖言惑众,倒是有一手,我要截你妖言图才行。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1-12 16:09
                    收起回复
                      看清楚: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十》:
                      “王化贞又奏旧将韩宗功王绍勋迹虽陷虏志在匡复或差人投递禀帖或同朝鲜使臣来报宜阴收为用兵部覆言近据监军胡嘉栋揭极口称韩宗功为贼踞城
                      【王绍勋系李永芳姻戚种种叛形】
                      与抚臣所奏悬殊应行彼中严查情寔以无堕奸计奉旨督抚官查明确报且诏使见在朝鲜来信何以未及一并行查具奏”。
                      《大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十三》:【参将王绍勋监军胡嘉栋揭称绍勋系李永芳姻戚不可信】。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 “应援朝鲜副总兵王绍勋为天津副总兵江西都司掌印包良拭为涿州参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1-12 16:28
                      收起回复
                        毛文龙上奏原文 卷八十三
                        乙卯,平辽总兵毛文龙疏言:臣做事惟认真直前,不能傥私剂诡,无奈恩宠极。且。优崇,而输发偏似吝惜,或从中制,或就旁观,致臣愤激,号呼,取憎当事。始犹偏护以养恶,寻其恣谤以害成。盖缘侵克多饷之吴宗武等,为臣提算,花费粮银之丁至德等,为臣怒诃,每不合于旧抚,武之望,辄加诋诬。尢可异者,高丽逆贼韩闰等,降虏搆丽,臣驰报,欲使防奸,旧抚又以前憾,行文丽国,阴泄其谋。他如徐敷奏之诱逃,郑继魁等之飏去,李𨱆偕弟矿之劫夺,高万重及刘章之遁走,法在不赦。而今尚有为之极口原情者,惟登抚李嵩,总镇杨国栋二臣实相怜矜悯,愿诸臣之勿丛妒积疑也。
                        得旨:该镇孤军远悬,率枵腹之卒,犹能建斩馘之功,朕所深加,亦所深悯。览奏掣于旧抚,粮遏饷匮,𬺈于奸弁,将逸兵逃,深可痛恨。高万重、李矿、徐敷奏等按军法处分。登、莱粮运,催儹关洋,刻期接济,俱已有旨。
                        该镇尚益励肝胆,深相机宜,御虏保鲜,以慰朕怀。


                        IP属地:上海22楼2025-02-21 14: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