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吧 关注:442,035贴子:3,335,215

【没有人比我更懂】有史以来最科学的美日英14寸炮穿深对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镇楼图:美日英三国的14英寸穿甲弹结构图


IP属地:上海1楼2025-01-24 16:10回复
    不同的国家,在计算射表和穿深表时使用的计算方式,是各不相同的。
    例如在计算射表时,每个国家使用的发射药温度、大气密度参数各不相同,在计算穿深表时,所使用的穿甲公式及所依赖的实弹测试结果也是不同的。
    正因如此,如果想要跨国比较不同国家的火炮穿深,就需要尽可能在统一的条件下开展。
    本文试图使用统一的射表、统一的穿甲公式、以及尽可能统一的穿甲实测修正值,来对比各国火炮的穿甲性能。
    射表来源:Common Ground on Shifting Sands Standardized Range Tables and Penetration Probabilities,作者José Medina, W. J. Jurens,这篇文章中给出了按照统一标准修正过的射表。
    穿甲计算公式:统一使用美国经验式,并代入实测结果修正值。
    穿甲实测修正值来源:全部依据官方资料得出,具体见下文。


    IP属地:上海2楼2025-01-24 16:11
    回复
      2025-07-31 04:48: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英国14英寸/45倍径火炮对比美国14英寸/50倍径火炮的穿深对比
      根据NPG 4-47,在30度入射角下,对抗编号为No. 11851的13.5英寸厚度的美国硬化装甲时,英国哈德菲尔德公司生产的14英寸Mark I B/NT型穿甲弹的弹道极限是经验式计算值的88±1%,而美国14英寸Mark 16 Mod 8型穿甲弹的弹道极限是经验式计算值的90±1%。并且双方炮弹在达成美国海军标准的完整穿透后,都能够有效起爆。
      根据统一标准的射表数据,英国14英寸/45倍径火炮,发射1590磅重的炮弹时,在20km距离上的落角是19.6度,着速是471米/秒。需要说明的是,14英寸Mark I B/NT型穿甲弹的弹重实际为1595磅,但5磅的弹重只会造成非常轻微的落角和着速变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作为对比,美国14英寸/50倍径火炮,发射1500磅重的炮弹时,在20km距离上的落角是19.2度,着速是458米/秒。
      将射表数据与穿甲实测数据代入美国经验式,可得:英国14英寸/45倍径火炮,发射英国哈德菲尔德公司生产的14英寸Mark I B/NT型穿甲弹时,在20km距离上,只要航向角不超过23度,都可以完整穿透13.5英寸厚度的美国硬化装甲,并有效起爆。而美国14英寸/50倍径火炮,发射美国14英寸Mark 16 Mod 8型穿甲弹时,在20km距离上,只要航向角不超过14度,都可以完整穿透13.5英寸厚度的美国硬化装甲,并有效起爆。
      相关资料展示:




      IP属地:上海3楼2025-01-24 16:12
      回复
        二、美国14英寸/45倍径火炮与日本14英寸/45倍径火炮的穿深对比
        根据NPG 5-47,在30度入射角下,对抗编号为JE-50-3124的13英寸厚度的日本硬化装甲时,美国14英寸Mark 16 Mod 8型穿甲弹的弹道极限是经验式计算值的87±1%。并且在达成美国海军标准的完整穿透后,能够有效起爆。
        根据USNTMJ O-19,日本14英寸91式穿甲弹的验收规格,是在20度入射角下,以485米/秒的速度,完整穿透13英寸厚度的日本硬化装甲。相同条件下的弹道极限,则约为445米/秒。因此其验收规格对应的经验式比值是101%,而弹道极限对应的则是93%。
        根据统一标准的射表数据,美国14英寸/45倍径火炮,发射1500磅重的炮弹时,在20km距离上的落角是20.9度,着速是442米/秒。作为对比,日本14英寸/45倍径火炮,发射1485磅重的炮弹时,在20km距离上的落角是20.2度,着速是453米/秒。
        将射表数据与穿甲实测数据代入美国经验式,可得:美国14英寸/45倍径火炮,发射美国14英寸Mark 16 Mod 8型穿甲弹时,在20km距离上,只要航向角不超过16度,都可以完整穿透13英寸厚度的日本硬化装甲,并有效起爆。而日本14英寸/45倍径火炮,发射日本14英寸91式穿甲弹时,在20km距离上,即便在没有航向角的情况下,大概率也只能以弹体破碎的状态穿透13英寸厚度的日本硬化装甲。
        相关资料展示:





        IP属地:上海4楼2025-01-24 16:15
        收起回复
          结论:
          在20km距离上对抗13.5英寸厚度的美国装甲时,英国14英寸/45倍径火炮发射的二战晚期英国14英寸穿甲弹,优于美国14英寸/50倍径火炮发射的二战晚期美国14英寸穿甲弹
          在20km距离上对抗13英寸厚度的日本装甲时,美国14英寸/45倍径火炮发射的二战晚期美国14英寸穿甲弹,优于日本14英寸/45倍径火炮发射的日本14英寸穿甲弹
          再考虑到英国炮弹的装药量明显大于美日炮弹,因此可以认为,在接近实战环境的衡量条件下,英14英寸>美14英寸>日14英寸。


          IP属地:上海5楼2025-01-24 16:19
          回复
            3、4楼哪去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1-24 16:32
            回复
              3楼内容重发
              一、英国14英寸/45倍径火炮对比美国14英寸/50倍径火炮的穿深对比
              根据NPG 4-47,在30度入射角下,对抗编号为No. 11851的13.5英寸厚度的美国硬化装甲时,英国哈德菲尔德公司生产的14英寸Mark I B/NT型穿甲弹的弹道极限是经验式计算值的88±1%,而美国14英寸Mark 16 Mod 8型穿甲弹的弹道极限是经验式计算值的90±1%。并且双方炮弹在达成美国海军标准的完整穿透后,都能够有效起爆。
              根据统一标准的射表数据,英国14英寸/45倍径火炮,发射1590磅重的炮弹时,在20km距离上的落角是19.6度,着速是471米/秒。需要说明的是,14英寸Mark I B/NT型穿甲弹的弹重实际为1595磅,但5磅的弹重只会造成非常轻微的落角和着速变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作为对比,美国14英寸/50倍径火炮,发射1500磅重的炮弹时,在20km距离上的落角是19.2度,着速是458米/秒。
              将射表数据与穿甲实测数据代入美国经验式,可得:英国14英寸/45倍径火炮,发射英国哈德菲尔德公司生产的14英寸Mark I B/NT型穿甲弹时,在20km距离上,只要航向角不超过23度,都可以完整穿透13.5英寸厚度的美国硬化装甲,并有效起爆。而美国14英寸/50倍径火炮,发射美国14英寸Mark 16 Mod 8型穿甲弹时,在20km距离上,只要航向角不超过14度,都可以完整穿透13.5英寸厚度的美国硬化装甲,并有效起爆。
              相关资料展示: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1-24 16:40
              回复
                4楼内容重发
                二、美国14英寸/45倍径火炮与日本14英寸/45倍径火炮的穿深对比
                根据NPG 5-47,在30度入射角下,对抗编号为JE-50-3124的13英寸厚度的日本硬化装甲时,美国14英寸Mark 16 Mod 8型穿甲弹的弹道极限是经验式计算值的87±1%。并且在达成美国海军标准的完整穿透后,能够有效起爆。
                根据USNTMJ O-19,日本14英寸91式穿甲弹的验收规格,是在20度入射角下,以485米/秒的速度,完整穿透13英寸厚度的日本硬化装甲。相同条件下的弹道极限,则约为445米/秒。因此其验收规格对应的经验式比值是101%,而弹道极限对应的则是93%。
                根据统一标准的射表数据,美国14英寸/45倍径火炮,发射1500磅重的炮弹时,在20km距离上的落角是20.9度,着速是442米/秒。作为对比,日本14英寸/45倍径火炮,发射1485磅重的炮弹时,在20km距离上的落角是20.2度,着速是453米/秒。
                将射表数据与穿甲实测数据代入美国经验式,可得:美国14英寸/45倍径火炮,发射美国14英寸Mark 16 Mod 8型穿甲弹时,在20km距离上,只要航向角不超过16度,都可以完整穿透13英寸厚度的日本硬化装甲,并有效起爆。而日本14英寸/45倍径火炮,发射日本14英寸91式穿甲弹时,在20km距离上,即便在没有航向角的情况下,大概率也只能以弹体破碎的状态穿透13英寸厚度的日本硬化装甲。
                相关资料展示: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1-24 16:41
                回复
                  2025-07-31 04:42: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美14寸的风阻有些烂,即使考虑温度修正,炮口初速也应该比英14寸高60mps左右,然而20000米处反而不如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1-24 16:42
                  收起回复
                    这个英14寸应该就是乔5那个炮/弹,对吗?具体穿深上比美国356打的那个Mk16弹强很多吗?反正这个弹我在战雷里经常玩到,密西西比号上就有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1-24 16:44
                    收起回复
                      补充说明下,射表来源的那篇文章,是发表在warship international期刊,2022年第2期的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5-01-24 16:50
                      回复
                        再补充说明一下,根据NPG 4-47,在40度入射角下对抗13.5英寸厚度的老款美国硬化装甲时,英国14英寸炮弹不如美国14英寸炮弹。在30度入射角下对抗17英寸厚度的美国硬化装甲时,英国14英寸炮弹也不如美国14英寸炮弹。但是在这两个条件下,美国炮弹都需要670米/秒以上的速度才能完整穿透装甲,对应的射击距离不超过6km,比瓜岛夜战的距离还要低不少,也要低于北角海战的距离,因此不太能代表常见交战环境。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5-01-24 19:42
                        回复
                          好贴啊,膜拜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5-01-24 21:31
                          回复
                            请问其他口径的对比有吗?


                            IP属地:辽宁15楼2025-01-24 23:06
                            回复
                              2025-07-31 04:36: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有无英国外贸智利的拉克雷海军上将的老14英寸和外贸IJN的14英寸对比?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1-24 23: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