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甲吧 关注:58,050贴子:741,467
  • 37回复贴,共1

一件有点让我有点惊讶的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兽吞、凤翅、圆盘护镜、捍腰、两侧椭圆的臂甲胫甲,这些成为现在中国甲胄特点的部件没想到都有来自中西亚的渊源,感觉甲胄的文化交流比大家想象的更加频繁
(以上的知识都是楼主自己在网上了解到的,如果有不对的欢迎评论说出自己的观点)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14 20:14回复
    有证据 证明 凤翅来自中西亚么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3-14 20:33
    收起回复
      2025-08-11 01:44: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然后呢?你想表达什么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14 20:44
      收起回复
        鞑清末年的中华西来论真是贻害万年,文化之间的交流肯定广泛存在,但不至于啥也得找个国外起源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3-14 20:59
        收起回复
          怕被误会再回来补充一下:我没有想表达中国文化西来说之流,只是单纯的有点感慨和惊讶,想到日本的甲胄受中国影响从头到尾就没停过,但依然走出自己民族审美风格,当然我国也一样,如果对比初唐天王像和明清天王像就下意识感觉完全是两种风格,只能说哪怕是外来的元素经过时间的冲刷坑定会被本土化(兽吞在粟特人那里还是狼首来着,到中国就添加了龙首虎首)当然如果有8U能够通过手头上的资料反驳这些说法那就更好了
          顺便在提及一些其他的:关于汉剑的影响力确实影响到了中亚至东欧,不过我看的原视频好像并没有提及到罗马,应该是我记忆搞混了。以及我眼疾手快把西周打错成东周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14 22:02
          收起回复
            肯定啊,军人是最务实的,两边一打发现你的比我好用肯定学来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3-15 00:49
            回复
              按照那些说法,倒不全是楼主所说的“甲胄的文化交流”,因为有些部件的源头并不是甲胄,缝合进甲胄里反而是中国的特色了,不过捍腰和臂甲来自中西亚我还真是没印象了,楼主能否分享一下来源?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3-15 00:57
              收起回复
                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借鉴,算是个很正常的现象。
                不过,如果遇到一些说什么东西是国外传来的说法或者是文章等,需要保持一份警惕与谨慎,当然,作为普通人要去论证也很难。一来,西方世界历史学界长期以来,存在造假,或者是掺假,不少理论后来发现经不住推敲。二来,文明之间相互影响,一般是文明发展程度更高的对发展程度较低的输出和影响会更多。特别是像古代中国这样的大帝国,人多地多,各方面技术水平,文化元素之丰富多彩,绝不是一般小国或者草原游牧民族能够媲美的。
                当然,并不是说只有中国影响国外而国外没有影响中国,中国人是最善于学习的。别人有好东西,为啥不拿来用。例如胡琴,并不是汉人最早发明的乐器。
                以上我所说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辩证地思考各类信息,哪怕自己不能证明是非对错,起码对一些可能有目的的信息保持一份理性。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3-15 06:24
                回复
                  2025-08-11 01:38: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啥都是中西亚的文化辐射,你干脆说中华文明是波斯文明的次生文明算了八字没一撇的事情说得跟实锤了似的,就不能是趋同演化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3-15 09:44
                  收起回复
                    让西来论洗脑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3-15 09:56
                    回复
                      札甲、库班式盔、青铜板甲、鱼鳞甲我国最早出现所以西边类似的也是我们传过去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3-15 10:17
                      收起回复
                        考古考据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不是说某物在A地出现比B地早,就确认是从A地传到B地的,要考察出完整的传播路线、途径才能成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3-15 13:30
                        回复
                          可以提出一种新的模型
                          古代技术交流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
                          B文明从A文明学了个器物,改了10%,大量装备,C又从B这里学了 B化的A器物,改了10%,最后转了100手。。。
                          B改了10%的同时,不仅传给了C,还传回了A。A又改了10%,再传给B,再到C....
                          最终形成了根本无法计量的庞大交流网
                          依靠考古发现的那点物料,占总物料比例太小,基本不可能还原出技术交流的细节。可以勾勒大概脉络,但发明人是谁,谁先发明的,基本上断言“不可能搞清楚”。这个认知在古生物学好像有个类似的理论,叫啥不知道。
                          ~
                          5世纪后期成型的汉地蹀躞带带头发展史就能体现这个模型。
                          5世纪蹀躞带 带头和现代皮带日字扣很像。
                          而汉地在秦始皇陵就有看上去类似扣头的针扣型带头,但也可能是带鐍;
                          满城汉墓出土了活针扣类型的带头,外形“前圆后方带针扣”。其他地方也有出土这类带扣。
                          于是有观点认为后来草原针扣头是模仿的汉地产物。发展路径秦王陵—汉墓—草原—反传回汉地。
                          但是又发现,在石板墓也有类似外形的扣头,只是没活针扣。所以扣头的外形不见得是谁模仿的谁。
                          有可能是汉地(春秋)模仿了草原的“石板墓带扣”——加了活针——反传回草原——再传回汉地。
                          ~
                          西汉前期这些活扣都是车马具,
                          两汉后期才出现了活动针扣融合大牌饰的腰带扣。这个大牌饰,直接传自西汉早期巨大腰带牌饰——后者又是汉地对匈奴带扣的模仿,比如狮子山汉楚王的草原风大带。
                          早期图案是草原猛兽博斗图,后期图案是汉地龙凤之类的纹样,前者是纯匈奴风格,后者汉化产物,笑。
                          于是乎,除了车马具的活扣,人用的带扣也经过了汉匈一轮一轮的不断交互改进。
                          ~
                          蹀躞带出现于2世纪早期,带扣仍然是汉匈那几种(匈奴带鐍形,石板墓形,汉版牌饰+针扣形等等)
                          而到了5世纪,新式带头突然出现,没有了巨大的牌饰,直接一个日字扣+合页,有的连合页也没了。这一版和现代带头基本一致。
                          这东西居然和
                          和AD10年罗马帝国环片甲上的带头,罗马常见的军绶腰带的带头,或者更早的地中海别针,几乎一样。
                          匈奴墓里有明显出自希腊工匠的银盘(风格明显接近爱琴海而非巴克特里亚的希腊化),罗马东部或希腊化国家的蓝色玻璃碗,琐罗亚斯的题材的绢画。这些匈奴墓在70AD之前,蓝色玻璃大概在公元元年以后才流行。
                          可见匈奴和西方有联系,而且不算非常滞后。
                          鲜卑人的蹀躞带 日字形带头和罗马文化的有渊源吗?我认为有,但是没有研究过中间路径。
                          ~
                          有趣的是,罗马文化针扣型带头是个隐学,蹀躞带大抵也是个隐学,罗马皮带扣上的雕刻倒是个显学,你想了解必须自己整理多种语言的考古报告
                          ~
                          也有可能匈奴老早就有使用蹀躞带,但是匈奴墓100%被盗,文物寥寥啊。


                          IP属地:河北14楼2025-03-15 18: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