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抽卡游戏都在米池(p5x里叫随机池)的基础上添加了不歪池(精准池)的选项,可供玩家选择。在这里,想跟大家探讨一下这两种池子的本质差异,各自的优劣,以帮助大家能更好的结合自己的情况在两种池子间做出选择。
在讲差异之前,先简单讲讲卡池的所谓保底机制的底层逻辑。大家都知道保底是用所谓“伪随机”的机制来降低真随机带来的不同人之间可能的结果(欧非)的差异(也就是降低方差),这种降低差异在短期数值层面上是有代价的。拿p5x的卡池举例,单抽获得5星的综合概率是1.8%,也就是说理论上玩家平均每抽应该获得0.018个五星角色。但是,实际单抽在触发概率增长之前(五六十抽之前,具体数字不重要),玩家获得5星的概率(基础概率)只有0.8%,也就是每抽只有0.008个,这少掉的1%个角色去哪里了呢?答案是:存起来了。保底机制其实就类似于一种“零存整取”的定期存款,你每一次抽卡,都只有一部分用来(随机)获取商品,另一部分则存起来,当存款金额到达一定数量,满足一定条件时,再(按概率)一次性支取并转换为商品。
然后再说一下不歪池的设计原则,其实很简单,就是要保证不歪池获取UP角色与非UP角色期望都与米池完全一致。也就是对于玩家来说,长期抽卡的收益期望,两种池子是一模一样的。注意这里说的是长期抽卡,抽多少算长期呢,理论上需要趋于无穷,但实际上抽数达到大几百的量级两者已经差异不太明显了(我没有算具体的数字,感兴趣的可以自行计算或搜索别人的文章)。但这也就意味着当抽数较少时,两者还是会有较明显的差异的。
下面从抽卡结果的方差和期望两方面说说两种卡池的差异。
首先方差的差异是很明显的,而且这种差异跟短期或长期没有关系,不歪池就是能更稳定的获得UP角色。也就是要获得指定数量的UP角色,不歪池需求的抽数分布更集中,极端的非酋和欧皇都被屏蔽掉了,处于米池和明码标价售卖的中间态。玩家可以根据自己对于随机性的好恶程度来选择两种卡池,相对厌恶风险的选不歪池,喜欢以小博大的选米池。其中有一种情况是非常推荐使用不歪池的,就是当你一定要获得某个金数的UP,但你可使用的抽数在抽米池时达成目标的概率显著低于不歪池时。
然后重点说说中短期的期望差异,这个是比较少被提到的。目前的不歪池设计,是把UP角色的获取和非UP角色的获取隔离开,每一抽的价值里,2/3用于获取UP角色(因为米池每一金只有2/3概率为UP角色),1/3用于获取非UP角色,这也就是为什么不歪池出金的抽数期望是米池的3/2,也就是1.5倍(米池出金期望55抽,不歪池82抽),因为要保证每抽的UP期望是一样的。于是,不歪池里获取UP角色变为一个期望抽数是米池1.5倍的卡池,获取非UP角色要么变为一个期望抽数是米池3倍,也就是165抽的卡池,要么像p5x一样直接固定抽数给。在数值上,米池与不歪池严丝合缝,并没有哪个更便宜,但是,两者还有一项显著的差异,那就是:不歪池把原来的一个存款账户,变成了两个(一个UP角色的存款,一个非UP的存款),而且,这两个账户的取款周期并不一致。
存款账户一个变两个,首先意味着存款的比例变高了,粗略的算一下,当刚开始抽卡还未提升概率时,且不考虑4星及以下商品,米池每抽有1%/1.8%=55%的价值被存起来了,而不歪池呢,首先非UP的那部分1/3的价值是完全存起来的,UP的2/3部分则有(1.2%-0.2%)/1.2%=83.3%被存起来,综合存款率是88.9%,只有11.1%的价值能即时享用。当然这只是第一抽的情况,数字是让大家有个相对直观的感受,实际玩家在各种抽卡状态下,存款比例不会有那么高,但不歪池的平均存款比例一定是远高于米池的。当然存款比例高不一定是坏事,相反对于很多人来说,存款比例高意味着延迟享受,意味着更稳定的长期结果,这个因人而异。
除了存款比例变高,另一个影响更为显著的问题,是两个账户的取款周期无法(或者说很难)对齐。对于米池来说,由于只有一个存款账户,每次出金就会把存款全部支付转化为收益从而清零。而不歪池的两个账户则有着两个完全不同且毫无关联的取款周期(毕竟这不是现实中的存款,想取就能取),这意味着几乎在任何时候,你的账户中都会有无法支取的存款(除非你在非UP 165抽累积满的同时刚好出金),结合上一条不歪池的存款比例更高,这意味着当你离开游戏时,不歪池会让你浪费掉更多的抽数。或者说,假设有不继承抽数的特殊卡池,不歪池会让玩家浪费更多的抽数。
以上就是我对米池和不歪池的一些看法,两种卡池各有优劣,不存在好坏之分,对于不同人来说,就是萝卜青菜的区别。硬要推荐的话,就个人喜好而言,比较推荐在新手期对常驻角色有较高需求的时候抽随机池,待常驻的需求降低以后,改抽精准池,以便更好的做卡池规划。
以上。
在讲差异之前,先简单讲讲卡池的所谓保底机制的底层逻辑。大家都知道保底是用所谓“伪随机”的机制来降低真随机带来的不同人之间可能的结果(欧非)的差异(也就是降低方差),这种降低差异在短期数值层面上是有代价的。拿p5x的卡池举例,单抽获得5星的综合概率是1.8%,也就是说理论上玩家平均每抽应该获得0.018个五星角色。但是,实际单抽在触发概率增长之前(五六十抽之前,具体数字不重要),玩家获得5星的概率(基础概率)只有0.8%,也就是每抽只有0.008个,这少掉的1%个角色去哪里了呢?答案是:存起来了。保底机制其实就类似于一种“零存整取”的定期存款,你每一次抽卡,都只有一部分用来(随机)获取商品,另一部分则存起来,当存款金额到达一定数量,满足一定条件时,再(按概率)一次性支取并转换为商品。
然后再说一下不歪池的设计原则,其实很简单,就是要保证不歪池获取UP角色与非UP角色期望都与米池完全一致。也就是对于玩家来说,长期抽卡的收益期望,两种池子是一模一样的。注意这里说的是长期抽卡,抽多少算长期呢,理论上需要趋于无穷,但实际上抽数达到大几百的量级两者已经差异不太明显了(我没有算具体的数字,感兴趣的可以自行计算或搜索别人的文章)。但这也就意味着当抽数较少时,两者还是会有较明显的差异的。
下面从抽卡结果的方差和期望两方面说说两种卡池的差异。
首先方差的差异是很明显的,而且这种差异跟短期或长期没有关系,不歪池就是能更稳定的获得UP角色。也就是要获得指定数量的UP角色,不歪池需求的抽数分布更集中,极端的非酋和欧皇都被屏蔽掉了,处于米池和明码标价售卖的中间态。玩家可以根据自己对于随机性的好恶程度来选择两种卡池,相对厌恶风险的选不歪池,喜欢以小博大的选米池。其中有一种情况是非常推荐使用不歪池的,就是当你一定要获得某个金数的UP,但你可使用的抽数在抽米池时达成目标的概率显著低于不歪池时。
然后重点说说中短期的期望差异,这个是比较少被提到的。目前的不歪池设计,是把UP角色的获取和非UP角色的获取隔离开,每一抽的价值里,2/3用于获取UP角色(因为米池每一金只有2/3概率为UP角色),1/3用于获取非UP角色,这也就是为什么不歪池出金的抽数期望是米池的3/2,也就是1.5倍(米池出金期望55抽,不歪池82抽),因为要保证每抽的UP期望是一样的。于是,不歪池里获取UP角色变为一个期望抽数是米池1.5倍的卡池,获取非UP角色要么变为一个期望抽数是米池3倍,也就是165抽的卡池,要么像p5x一样直接固定抽数给。在数值上,米池与不歪池严丝合缝,并没有哪个更便宜,但是,两者还有一项显著的差异,那就是:不歪池把原来的一个存款账户,变成了两个(一个UP角色的存款,一个非UP的存款),而且,这两个账户的取款周期并不一致。
存款账户一个变两个,首先意味着存款的比例变高了,粗略的算一下,当刚开始抽卡还未提升概率时,且不考虑4星及以下商品,米池每抽有1%/1.8%=55%的价值被存起来了,而不歪池呢,首先非UP的那部分1/3的价值是完全存起来的,UP的2/3部分则有(1.2%-0.2%)/1.2%=83.3%被存起来,综合存款率是88.9%,只有11.1%的价值能即时享用。当然这只是第一抽的情况,数字是让大家有个相对直观的感受,实际玩家在各种抽卡状态下,存款比例不会有那么高,但不歪池的平均存款比例一定是远高于米池的。当然存款比例高不一定是坏事,相反对于很多人来说,存款比例高意味着延迟享受,意味着更稳定的长期结果,这个因人而异。
除了存款比例变高,另一个影响更为显著的问题,是两个账户的取款周期无法(或者说很难)对齐。对于米池来说,由于只有一个存款账户,每次出金就会把存款全部支付转化为收益从而清零。而不歪池的两个账户则有着两个完全不同且毫无关联的取款周期(毕竟这不是现实中的存款,想取就能取),这意味着几乎在任何时候,你的账户中都会有无法支取的存款(除非你在非UP 165抽累积满的同时刚好出金),结合上一条不歪池的存款比例更高,这意味着当你离开游戏时,不歪池会让你浪费掉更多的抽数。或者说,假设有不继承抽数的特殊卡池,不歪池会让玩家浪费更多的抽数。
以上就是我对米池和不歪池的一些看法,两种卡池各有优劣,不存在好坏之分,对于不同人来说,就是萝卜青菜的区别。硬要推荐的话,就个人喜好而言,比较推荐在新手期对常驻角色有较高需求的时候抽随机池,待常驻的需求降低以后,改抽精准池,以便更好的做卡池规划。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