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补完《拜托!明天和我恋爱吧》的评测。我觉得现在回头看,这是很值得一提的一部作品,也是被场外因素埋没了的一款作品。我打算用几个关键词总结一下。
1. 欧洲风格。如果说《完蛋》前传、《学习》、《你好》都是典型的校园风,《完蛋》本体是典型中国北方海滨城市风格(建筑等,甚至包括郑梓妍),那么《拜托!明天》因为发生在上海,田甜恬给你做的家乡菜都是鱼、蟹等典型江浙一带的菜肴,整体呈现出一种不同于其他影游的视觉感受。比如俞老师的甜品店,你和褚楚约会的西餐厅,甚至褚楚整条线的BGM,都有一种很西方的感觉。
2. 影视剧风格。这个不用多说了,毕竟出品方在那。放在游戏里给人感觉有些拖沓,爽度不够,但是尤其褚楚线是有较高的文学功底的。其他角色也能看出成长,比如田甜恬。
3. 科幻风格,集中体现在倪可儿线,我觉得这个尝试是值得鼓励的,我也没想到影游很快就有人这么玩(类似桥段我在国产AVG《真探》见过)。在影游动辄穿越的当下,还没有哪款游戏是用这样一种世界观去解释的,相比穿越这也很西方,风格是很统一的。
4. 游戏性尝试。《拜托!明天》在游戏性上有了很多尝试,包括相对独立的手机聊天系统,在场景中收集二维码,还有不同的QTE机制。他们不一定都是好的,但是值得鼓励。
最后必须单独说说褚楚的一条线,我觉得是非常有文学色彩的一条线,能够看出来两个人相互的成长。我觉得单看这一条线是不亚于《完蛋》本体的。加上出乎意料的倪可儿线和温馨的俞安然线,我觉得整个作品可以打到85分。(同时期的《完蛋》厦门DLC除了短,质量也没有差到被《拜托!明天》碾压,所以我给他也涨了5分)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这部作品在当时没有引起特别大的反响,但是放在去年全年来看他的质量绝对是在中上档的。如果说《学习》是在《完蛋》后找到了自己的出路,《都要》是在同时期把模仿《完蛋》做到了极致,那么《拜托!明天》无疑是在《学习》之前,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走出了自己的风格,到今天也是独树一帜的。当然,他最大的贡献还是让大家认识了方瑾这样一名优秀的演员,从而影响了后续影游圈的生态。

附:个人纯主观打分表
《完蛋》本体 90分
《你好》 88分
《拜托!明天》 85分
《命运游戏1》 85分
《咸鱼殿下》 82分
《完蛋》厦门DLC 75分
《命运游戏2》 65分
1. 欧洲风格。如果说《完蛋》前传、《学习》、《你好》都是典型的校园风,《完蛋》本体是典型中国北方海滨城市风格(建筑等,甚至包括郑梓妍),那么《拜托!明天》因为发生在上海,田甜恬给你做的家乡菜都是鱼、蟹等典型江浙一带的菜肴,整体呈现出一种不同于其他影游的视觉感受。比如俞老师的甜品店,你和褚楚约会的西餐厅,甚至褚楚整条线的BGM,都有一种很西方的感觉。
2. 影视剧风格。这个不用多说了,毕竟出品方在那。放在游戏里给人感觉有些拖沓,爽度不够,但是尤其褚楚线是有较高的文学功底的。其他角色也能看出成长,比如田甜恬。
3. 科幻风格,集中体现在倪可儿线,我觉得这个尝试是值得鼓励的,我也没想到影游很快就有人这么玩(类似桥段我在国产AVG《真探》见过)。在影游动辄穿越的当下,还没有哪款游戏是用这样一种世界观去解释的,相比穿越这也很西方,风格是很统一的。
4. 游戏性尝试。《拜托!明天》在游戏性上有了很多尝试,包括相对独立的手机聊天系统,在场景中收集二维码,还有不同的QTE机制。他们不一定都是好的,但是值得鼓励。
最后必须单独说说褚楚的一条线,我觉得是非常有文学色彩的一条线,能够看出来两个人相互的成长。我觉得单看这一条线是不亚于《完蛋》本体的。加上出乎意料的倪可儿线和温馨的俞安然线,我觉得整个作品可以打到85分。(同时期的《完蛋》厦门DLC除了短,质量也没有差到被《拜托!明天》碾压,所以我给他也涨了5分)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这部作品在当时没有引起特别大的反响,但是放在去年全年来看他的质量绝对是在中上档的。如果说《学习》是在《完蛋》后找到了自己的出路,《都要》是在同时期把模仿《完蛋》做到了极致,那么《拜托!明天》无疑是在《学习》之前,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走出了自己的风格,到今天也是独树一帜的。当然,他最大的贡献还是让大家认识了方瑾这样一名优秀的演员,从而影响了后续影游圈的生态。

附:个人纯主观打分表
《完蛋》本体 90分
《你好》 88分
《拜托!明天》 85分
《命运游戏1》 85分
《咸鱼殿下》 82分
《完蛋》厦门DLC 75分
《命运游戏2》 6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