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历史吧 关注:6贴子:110
  • 0回复贴,共1

司马迁与李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司马迁与李陵:司马迁与李陵的关系并非班固说的是求情的关系,而是张守节、卫宏等说的荐举的关系,只有具体了解了司马迁生卒年代,才能准确理解司马迁与李陵的关系。司马迁生于前165年,卒于前101年的证据在文献中很多,最常用的是他的著作《三王本纪》没有记载天汉四年昌邑王册封内容,证明在天汉四年前司马迁就去世了,他并非被汉武帝“下狱死”,因为王允、班固、魏明帝等都说汉武帝没杀他,汉武帝崇尚迷信鬼神,是不可能杀代表天地神鬼的天官太史公。只是在现代赵生群教授严格考证了太史公的职务和《史记》年限在太初以后,才准确判明司马迁是在太初末年病逝,不再继续写《史记》。他和李陵的关系是荐举因此才更可信,司马迁是李陵长辈才能荐举,李陵只是在司马迁去世后,没有了太史公作荐举人和靠山才会被奸臣陷害,孤军作战被俘,全家遇害不能再返回中原。司马迁在生前已经是太史公、中书令,在宫廷领导尚书替汉武帝负责中书,他是“尊宠任职”的地位,要是像后世说的受刑、触犯汉武帝是不可能担任中书令那么重要的职务。太史公的职权已经包括选拔尚书、御史、史书令史等官员;从事祈福、祭祀天地神鬼等工作,不可能像《西汉旧仪注》中说的仅是史官,写汉景帝本纪不合汉武帝意而被杀,西汉皇帝是不能生前去查看史官的记录内容,现存《史记》中有很多批评汉武帝的内容并没有删削,可见汉武帝没看《史记》。司马迁也只是在“君言必录”古制下客观记载所见所闻,他记载的内容真实性得到包括班固父子、汉明帝等反对司马迁的人在内多数人赞同。西汉还不像东汉皇帝直接干预历史记载。《汉旧仪》有些注解比班固写的内容更贬低司马迁,位在丞相上的太史公不会“下狱死”,班固形容他尊宠任职,东汉初卫宏不会贬低他,更像东汉末三国时代对司马迁态度更差时期别人在卫宏著作中注解的。东汉末王允公开评论汉武帝应杀司马迁,比汉明帝贬低司马迁更厉害,三国时魏明帝也指责司马迁,表示切齿痛恨,王肃客观替司马迁辩解。编造司马迁被汉武帝杀害应该是在东汉末、三国时期,也是对司马迁和李陵关系错误认识最严重时期。司马迁荐举了李陵是可信的,不仅有司马迁写《李广传》与李氏关系密切,就是从李陵与苏武等关系密切也能想象,苏武的父亲是苏建,也是司马迁的朋友,司马迁记载的很多卫青、霍去病的言行都是苏建告诉司马迁的,可见司马迁与苏建同辈份,苏建的儿子苏武与李陵是同辈份,司马迁荐举晚辈李陵是正常的。贬低司马迁、李陵也是在宣扬效忠君权或忠于汉室舆论的环境下发生的,从班固伪造司马迁和李陵关系,就是继承汉明帝批判司马迁民主思想,强调效忠汉室,不仅不承认李陵入匈奴的合理性,同时也否定了司马迁对匈奴等兄弟民族的观点,突出班固把兄弟民族当“禽兽”的立场。东汉时期对司马迁、李陵和兄弟民族的态度,与汉武帝时期实际封众多匈奴降将为侯,重用从匈奴返回中原的韩王信后代韩嫣、韩说、赵破奴等天差地别,从汉武帝执行司马迁的民族政策也可知他不会因司马迁替李陵被俘说情治罪,何况当时是司马迁后人当太史公,李陵是家人被陷害遇难才不能归汉。


IP属地:北京1楼2025-04-02 08:0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