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认为三国无义战,谁也不比谁道德高尚。有些人天天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孙权集团背叛同盟,有依据,还是粉丝圈贼喊捉贼?我觉得是后者,请容我说一说。其实孙权和刘备并没有书面盟约,都是口头协定,具体看三国志,并没歃血为盟之类的书面盟约,效力几乎没有,所以刘备也一直没把孙权当盟友,一直在对孙权坑蒙拐骗。
孙权集团在赤壁之战,拯救了刘备集团,有人说孙权不是出于大公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去援助的刘备和刘琦,确实如此,哪怕二战互同盟国相援助也是有私心的。但孙权集团拯救了刘备集团这是客观事实,所以不苛求刘备集团对孙权感恩戴德吧,但至少别坑害谋划孙权。但刘备集团怎么做的呢?
一 拒绝孙权求援 濡须口之战的时候,只有7要部队,孙权面对更强大有二十多万的曹操一个人抵抗自然是凶险异常,所以他向刘备求援了,这个时候不应该报答赤壁之战的恩情吗?哪怕为了自己也得去援救孙权啊,万一孙权灭了,下一个不是自己?但刘备干的啥事?他拒绝孙权求援,反而觉得曹操和孙权对峙互殴,是个打益州的好机会,趁机去攻打益州把刘璋灭了。孙权独木难支,选择了名义上向朝廷投降,卖曹操一个面子,曹操得了面子,也知道一时拿不下孙权,所以退军了,也让孙权缓了一口气。所以这个时候,孙权已经投降曹操,名义上已经成为朝廷的人,这个是刘备的锅,你不打刘璋过来援助孙权,孙权能投降曹操?孙权投降曹操后即使书面联盟也自动解除了,何况口头约定?
二 批发入山 孙权君臣讨论攻打益州,孙权很信任刘备,就咨询刘备的意思,刘备说刘璋是兄弟,你要打我就批发入山,隐归山林,还派诸葛亮关羽等在孙权借给地盘上武力阻拦孙权军队进去益州,武力阻拦孙权军队通过,其实就是动武了,孙权只能做罢,然后刘备自己打了拿下益州,这里已经就是背盟了,这种欺诈不压于孙权欺诈曹丕称大魏吴王,如果是曹丕,可能曹丕被欺诈这个时候就翻脸攻打刘备了。孙权知道被欺诈了之后,其实也把刘备当敌人了,怒骂滑虏乃敢携诈,“滑虏”就是狡猾的敌人的意思,所以这个时候孙权已经认定刘备为敌人了,只是孙权还要面对更强大的曹操,所以选择了忍气吞声。但这个时候实际上联盟已经破裂,孙权也已经不把刘备当盟友了,反而是“虏”,意思就是敌人。即使这个时候孙权攻伐刘备,刘备和其粉丝哪里来的脸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
三 借地不还 孙权捏着鼻子认了刘备拿下益州,也感受到了蜀国威胁,对刘璋都能那样,搞不好也把自己灭了,但那个时候孙权没有信心同时对抗刘备和曹操,所以并没彻底撕破脸,反而是为了消除刘备威胁,想把荆州要回来。但结果可想而知,刘备拒绝归还,虽然他承认有这笔账,但觉得自己翅膀硬了,拒绝归还。这个时候孙权觉得你既然认这三个郡的账,我先派官员上任,没想到官员都被关羽驱逐了。孙权再也忍不住,不顾曹操的威胁,派鲁肃和吕蒙武力拿下关羽镇守的三郡。怎么这能怪孙权集团?这不是刘备言而无信,借地不还导致的?连一贯主张交好刘备的鲁肃都单刀赴会,当着关羽的面怒骂刘备和关羽,而联盟也以武力相向而结束。
孙权集团在赤壁之战,拯救了刘备集团,有人说孙权不是出于大公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去援助的刘备和刘琦,确实如此,哪怕二战互同盟国相援助也是有私心的。但孙权集团拯救了刘备集团这是客观事实,所以不苛求刘备集团对孙权感恩戴德吧,但至少别坑害谋划孙权。但刘备集团怎么做的呢?
一 拒绝孙权求援 濡须口之战的时候,只有7要部队,孙权面对更强大有二十多万的曹操一个人抵抗自然是凶险异常,所以他向刘备求援了,这个时候不应该报答赤壁之战的恩情吗?哪怕为了自己也得去援救孙权啊,万一孙权灭了,下一个不是自己?但刘备干的啥事?他拒绝孙权求援,反而觉得曹操和孙权对峙互殴,是个打益州的好机会,趁机去攻打益州把刘璋灭了。孙权独木难支,选择了名义上向朝廷投降,卖曹操一个面子,曹操得了面子,也知道一时拿不下孙权,所以退军了,也让孙权缓了一口气。所以这个时候,孙权已经投降曹操,名义上已经成为朝廷的人,这个是刘备的锅,你不打刘璋过来援助孙权,孙权能投降曹操?孙权投降曹操后即使书面联盟也自动解除了,何况口头约定?
二 批发入山 孙权君臣讨论攻打益州,孙权很信任刘备,就咨询刘备的意思,刘备说刘璋是兄弟,你要打我就批发入山,隐归山林,还派诸葛亮关羽等在孙权借给地盘上武力阻拦孙权军队进去益州,武力阻拦孙权军队通过,其实就是动武了,孙权只能做罢,然后刘备自己打了拿下益州,这里已经就是背盟了,这种欺诈不压于孙权欺诈曹丕称大魏吴王,如果是曹丕,可能曹丕被欺诈这个时候就翻脸攻打刘备了。孙权知道被欺诈了之后,其实也把刘备当敌人了,怒骂滑虏乃敢携诈,“滑虏”就是狡猾的敌人的意思,所以这个时候孙权已经认定刘备为敌人了,只是孙权还要面对更强大的曹操,所以选择了忍气吞声。但这个时候实际上联盟已经破裂,孙权也已经不把刘备当盟友了,反而是“虏”,意思就是敌人。即使这个时候孙权攻伐刘备,刘备和其粉丝哪里来的脸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
三 借地不还 孙权捏着鼻子认了刘备拿下益州,也感受到了蜀国威胁,对刘璋都能那样,搞不好也把自己灭了,但那个时候孙权没有信心同时对抗刘备和曹操,所以并没彻底撕破脸,反而是为了消除刘备威胁,想把荆州要回来。但结果可想而知,刘备拒绝归还,虽然他承认有这笔账,但觉得自己翅膀硬了,拒绝归还。这个时候孙权觉得你既然认这三个郡的账,我先派官员上任,没想到官员都被关羽驱逐了。孙权再也忍不住,不顾曹操的威胁,派鲁肃和吕蒙武力拿下关羽镇守的三郡。怎么这能怪孙权集团?这不是刘备言而无信,借地不还导致的?连一贯主张交好刘备的鲁肃都单刀赴会,当着关羽的面怒骂刘备和关羽,而联盟也以武力相向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