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声明,本贴并非为了指导或者批评谁,只是为了告诉你和别人讨论的时候为什么自己或者别人会产生怎样的观点,减少精神内耗,思维不钻牛角尖。
游戏王作为1v1的PVP游戏,不摇背后灵的话,打好一局游戏通常只是你一个人的事情,而游戏王卡组多样,同系列的构筑也会有所差异,所以经常会有经常玩一个构筑的人对原有理解产生路径依赖,对一些卡和卡组产生错误的判断,就先从最近讨论最凶的独角兽说起吧。
一、独角兽、贴纸、白银城为什么被人讨厌
吧里对独角兽最多的两种观点
①独角兽就应该被禁止
②为什么不砍主流砍独角兽,怕独角兽的卡组应该被淘汰
我觉得独角兽是没有争议的强,一卡伪两场值还大身材,带一废件,不管是2+1还是3+1(天魔世界劣等于1独角兽)都是强力小轴,即使没有飞对手的额外,在t2无法造成场面上的阻抗,牌效也是很多卡组的本家都比不上的了,本身就有应该吃①的含金量,和砍不砍主流没关系。
不过更多的人恶心的是飞额外的效果,0帧起手跳下来,丢g就要飞两额外,诚然我即使被飞额外也有胜算,但我的卡组本来就应该这样运转,你ban了我的战术,降低了我的卡组质量,严重一点的情况,整个卡组都不成立了。所以有人说宁愿看到主流无坑速动也不想看到独角兽,我可以用弱卡组挑战主流,不代表我愿意被断掉一臂再挑战,贴纸也是同理,卡组破坏和封锁简单暴力地削减我的游戏体验,这把游戏自然也没意思了。
至于白银城,吧里对城的评价总是有高有低的,玩城的觉得城一灰死,被城掏炮轰死的觉得城太强,实际上并不冲突,城本家一卡动不了,小绿单卡动要丢手,还慢一回合,加速大欢迎只有一炸,一灰拦停,但是两个炮和城相性好,二姐能任意调度,额外占用和前场阻抗少,本家阻抗固然弱,但只带高质量红坑还有蛊惑谋陷,掏到的概率也不小了,再加上城续航还算可以,相对不怎么怕g,赢下一个回合刷一下资源就可以宣告胜利了。所以城绝对是强卡组,只是和刻蛇这种一卡最大场轴小手坑自由位超多的牌效怪物比,胜率还是差了一头。
不过如果你说我这个月是贴纸俱舍大师1,贴纸狗不配裱白银城,那我只能说我三个md号加起来90+个卡组,我只是想打牌,你想禁止什么,当什么卡组孝子和我没关系。
二、环境是如何改变你的游戏理解的
我比较喜欢竞技一点的环境,但没那么多时间打巅峰赛,所以我每个月集中打游戏王的时间就是月初了,我不喜欢用t1卡组,玩过强的卡组赢起来没意思。月初属于高压环境,适合用来当卡组的试金石,我觉得比月末乱赢更有思考量和乐趣。
上个月月初数量较多的白森和千年,这个月明显减少,刻蛇和天杯依然是顶流,mb、城、俱舍变多,白龙加入环境 ,白森综合实力不如蛇眼,所以变少了,红坑系和天杯有主王系加入,在环境里表现优秀,但这也是一个极端的环境,后手面对主流和mb,难以突破,投入解牌又容易被天杯吃分,所以这环境不玩刻蛇或者天杯上分,我觉得需要转换思路,后手胜率难以提高,就该提升先手胜率,至少不能丢掉天杯送的分。
这个月的大师一统计贴里,天杯的数量非常多,绝不是某些人口里的谁都打不过,说实话,只有一直玩主流卡组才会给主流哭弱,只玩主流的游戏理解太过局限。而大师一的天杯基本都是手坑杯,被吹捧的闪刀杯在高压环境下明显不如手坑杯,投入闪刀就会减少手坑,减少手坑就要看对面展开坐牢,除了吃锁鸟的问题,通过过牌才能得到的牌效和直接在手里的牌效是两码事,闪刀轴不一定能做到一换多。
千年出来的时候贴吧也吹得厉害,但我觉得这卡组轴大笨重,废件多上限低,高压环境就不是很够看了,确实能靠贴纸+魔陷康win,但超二十卡的本家也挤占了其他卡的投入,不是很合适月初坐牢。
说这些并不是想说月初狮1才有游戏理解,只是想说明为什么月中末上大师1比较多的卡组在月初比较少,如果你把思维固化在某个环境,那就是被自己局限了。
三、手坑投入和增殖的G依赖症
你太依赖蟑螂了。对很多人来说,这就是事实。但并不是所有卡组都需要携带蟑螂,也不是所有卡组都需要携带手坑。
我上个月月初大师1使用的是54烙印,除了3萨隆整个卡组就没有别的手坑了。如果是动点多主轴小的卡组,下满灰g三指依然有很多自由卡位,那他爱带多少手坑都是对的。不投入g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卡组主轴太大了,没有其他手坑的卡位,投入增g不能过到其他手坑,只能作为威慑手段,实用性不如直接投入大杀伤性的手坑了(锁鸟、大宇宙人之类的),不过硬要带增g也没啥问题,毕竟是最强怪兽,后手扔出来对手一般还是会尊重你的。
不带手坑,一般是废件多的先手爆展和传统后攻卡组(除了天杯)的选择,手坑先攻无用,后攻拦不住,手坑扔一张就少一张手牌,对于手牌质量本来就不高的卡组来说提升不如三战一滴超融合这些解牌,但不投入手坑的弊端就是面对爆展只能干看他展开。具体怎么投入,还得看实战对局体验,我仅仅是告诉你,不带手坑的思路是可以考虑的。
暂时想说的就这些了。

游戏王作为1v1的PVP游戏,不摇背后灵的话,打好一局游戏通常只是你一个人的事情,而游戏王卡组多样,同系列的构筑也会有所差异,所以经常会有经常玩一个构筑的人对原有理解产生路径依赖,对一些卡和卡组产生错误的判断,就先从最近讨论最凶的独角兽说起吧。
一、独角兽、贴纸、白银城为什么被人讨厌
吧里对独角兽最多的两种观点
①独角兽就应该被禁止
②为什么不砍主流砍独角兽,怕独角兽的卡组应该被淘汰
我觉得独角兽是没有争议的强,一卡伪两场值还大身材,带一废件,不管是2+1还是3+1(天魔世界劣等于1独角兽)都是强力小轴,即使没有飞对手的额外,在t2无法造成场面上的阻抗,牌效也是很多卡组的本家都比不上的了,本身就有应该吃①的含金量,和砍不砍主流没关系。
不过更多的人恶心的是飞额外的效果,0帧起手跳下来,丢g就要飞两额外,诚然我即使被飞额外也有胜算,但我的卡组本来就应该这样运转,你ban了我的战术,降低了我的卡组质量,严重一点的情况,整个卡组都不成立了。所以有人说宁愿看到主流无坑速动也不想看到独角兽,我可以用弱卡组挑战主流,不代表我愿意被断掉一臂再挑战,贴纸也是同理,卡组破坏和封锁简单暴力地削减我的游戏体验,这把游戏自然也没意思了。
至于白银城,吧里对城的评价总是有高有低的,玩城的觉得城一灰死,被城掏炮轰死的觉得城太强,实际上并不冲突,城本家一卡动不了,小绿单卡动要丢手,还慢一回合,加速大欢迎只有一炸,一灰拦停,但是两个炮和城相性好,二姐能任意调度,额外占用和前场阻抗少,本家阻抗固然弱,但只带高质量红坑还有蛊惑谋陷,掏到的概率也不小了,再加上城续航还算可以,相对不怎么怕g,赢下一个回合刷一下资源就可以宣告胜利了。所以城绝对是强卡组,只是和刻蛇这种一卡最大场轴小手坑自由位超多的牌效怪物比,胜率还是差了一头。
不过如果你说我这个月是贴纸俱舍大师1,贴纸狗不配裱白银城,那我只能说我三个md号加起来90+个卡组,我只是想打牌,你想禁止什么,当什么卡组孝子和我没关系。
二、环境是如何改变你的游戏理解的
我比较喜欢竞技一点的环境,但没那么多时间打巅峰赛,所以我每个月集中打游戏王的时间就是月初了,我不喜欢用t1卡组,玩过强的卡组赢起来没意思。月初属于高压环境,适合用来当卡组的试金石,我觉得比月末乱赢更有思考量和乐趣。
上个月月初数量较多的白森和千年,这个月明显减少,刻蛇和天杯依然是顶流,mb、城、俱舍变多,白龙加入环境 ,白森综合实力不如蛇眼,所以变少了,红坑系和天杯有主王系加入,在环境里表现优秀,但这也是一个极端的环境,后手面对主流和mb,难以突破,投入解牌又容易被天杯吃分,所以这环境不玩刻蛇或者天杯上分,我觉得需要转换思路,后手胜率难以提高,就该提升先手胜率,至少不能丢掉天杯送的分。
这个月的大师一统计贴里,天杯的数量非常多,绝不是某些人口里的谁都打不过,说实话,只有一直玩主流卡组才会给主流哭弱,只玩主流的游戏理解太过局限。而大师一的天杯基本都是手坑杯,被吹捧的闪刀杯在高压环境下明显不如手坑杯,投入闪刀就会减少手坑,减少手坑就要看对面展开坐牢,除了吃锁鸟的问题,通过过牌才能得到的牌效和直接在手里的牌效是两码事,闪刀轴不一定能做到一换多。
千年出来的时候贴吧也吹得厉害,但我觉得这卡组轴大笨重,废件多上限低,高压环境就不是很够看了,确实能靠贴纸+魔陷康win,但超二十卡的本家也挤占了其他卡的投入,不是很合适月初坐牢。
说这些并不是想说月初狮1才有游戏理解,只是想说明为什么月中末上大师1比较多的卡组在月初比较少,如果你把思维固化在某个环境,那就是被自己局限了。
三、手坑投入和增殖的G依赖症
你太依赖蟑螂了。对很多人来说,这就是事实。但并不是所有卡组都需要携带蟑螂,也不是所有卡组都需要携带手坑。
我上个月月初大师1使用的是54烙印,除了3萨隆整个卡组就没有别的手坑了。如果是动点多主轴小的卡组,下满灰g三指依然有很多自由卡位,那他爱带多少手坑都是对的。不投入g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卡组主轴太大了,没有其他手坑的卡位,投入增g不能过到其他手坑,只能作为威慑手段,实用性不如直接投入大杀伤性的手坑了(锁鸟、大宇宙人之类的),不过硬要带增g也没啥问题,毕竟是最强怪兽,后手扔出来对手一般还是会尊重你的。
不带手坑,一般是废件多的先手爆展和传统后攻卡组(除了天杯)的选择,手坑先攻无用,后攻拦不住,手坑扔一张就少一张手牌,对于手牌质量本来就不高的卡组来说提升不如三战一滴超融合这些解牌,但不投入手坑的弊端就是面对爆展只能干看他展开。具体怎么投入,还得看实战对局体验,我仅仅是告诉你,不带手坑的思路是可以考虑的。
暂时想说的就这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