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莲花池为中国十大名园之一,始建于金元之交(1227年),初名 “雪香园”,为私第园林。
明代为官府花园,因园内池中荷花茂盛称“古莲花池”,有“水鉴公署”之称。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莲池书院。乾隆十年(1745年),直隶总督方观承建皇帝行宫。十四年(1749年),增建亭台楼阁,形成十二景,被誉为“城市蓬菜”。
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乾隆皇帝一生七次巡幸古莲花池,嘉庆、光绪皇帝及慈禧太后也曾在此驻跸。1900年10月,英、法、德、意四国联军入侵保定,把园内珍贵文物洗劫一空,亭、台、楼、阁化为灰烬。
迎门便是十二景之“春午坡”,是古莲花池当门而立的一道秀美屏障。春晴日午时节,南坡的数百株牡丹盛开,“暖春延袖”,故造园者以苏轼诗 《雨中看牡丹三首》中“午景发浓艳”之意,命名为“春午坡°。
古莲花池整体布局以池水为主体,亭、台、楼、阁等一组组古典式建筑环池而建。
1、春午坡,即进门处的假山。
2、花南研北草堂 笑予无事一身老,研北花南幽兴长
3、万卷楼 南北之书皆入侯府,不啻数万卷焉
4.高芬阁 道徽忠劲,高芬远映
5、宛虹亭
6、藻泳楼
7、寒绿轩 竹色君子德,猗猗寒更绿
8、篇留洞 清篇留峡洞
9、含沧亭 每凭风延咏,如闻濯缨之歌
10.鹤柴
11、蕊幢精舍
12、绎堂
明代为官府花园,因园内池中荷花茂盛称“古莲花池”,有“水鉴公署”之称。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莲池书院。乾隆十年(1745年),直隶总督方观承建皇帝行宫。十四年(1749年),增建亭台楼阁,形成十二景,被誉为“城市蓬菜”。
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乾隆皇帝一生七次巡幸古莲花池,嘉庆、光绪皇帝及慈禧太后也曾在此驻跸。1900年10月,英、法、德、意四国联军入侵保定,把园内珍贵文物洗劫一空,亭、台、楼、阁化为灰烬。
迎门便是十二景之“春午坡”,是古莲花池当门而立的一道秀美屏障。春晴日午时节,南坡的数百株牡丹盛开,“暖春延袖”,故造园者以苏轼诗 《雨中看牡丹三首》中“午景发浓艳”之意,命名为“春午坡°。
古莲花池整体布局以池水为主体,亭、台、楼、阁等一组组古典式建筑环池而建。
1、春午坡,即进门处的假山。
2、花南研北草堂 笑予无事一身老,研北花南幽兴长
3、万卷楼 南北之书皆入侯府,不啻数万卷焉
4.高芬阁 道徽忠劲,高芬远映
5、宛虹亭
6、藻泳楼
7、寒绿轩 竹色君子德,猗猗寒更绿
8、篇留洞 清篇留峡洞
9、含沧亭 每凭风延咏,如闻濯缨之歌
10.鹤柴
11、蕊幢精舍
12、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