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577,624贴子:16,940,574

回复:关于康德哲学的困惑与请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康德哲学其实就是儒学经典《大学》的格物→自知→正心→诚意!方法就是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也!这个道是自然之道(人的先天判断)与规范衜的辨证统一,物有本末,是客观的,正利而为谓之事,这个事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以使客体符合主体的需要,而有去粗取精,精益求精,因此,是主客观辩证统一的,或者说是辨证唯物的!但自然之道与规范之衜的矛盾,虽然孔夫子有从心所欲,率性而为(自然之道),不逾矩(这个距是规范的衜)的认识与主张,显然,这是缺乏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故而有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对规范衜的批判,并重新审视了如何建立规范的衜的问题,从而产生了为主客体立法,并如何通过主体赋予对象以形式,使存在被构造来改变对象!这就比孔夫子的道以及衜更为具体!
然而,传统哲学并非对形式不重视,反对形式主义的东施效颦,削足适履,反对礼法制度对人们自然自由的影响,也是常见性的哲学观点,特别是道家对儒家的批判,也不谓是不深刻的!并因此,而有了综合诸子百家的荀子思想!在天人关系的辩析中,充分显现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康德不过也是如此而已!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5-04-12 11:14
收起回复
    如果说你说的【主体】是人(对于事物认识的人),而人对于所认识的【对象】是事物的本质的话。
    那【康德认为主体赋予对象以形式,因此存在即被构造】的意思是:
    人对于事物本质的主观认识,产生了这个时候人对于这个事物本质的认识,而此时是人对于这个事物本质的主观认识,只是此时人所能达到的暂时的认识,而这个主观认识仅仅是这个客观事物(原文中的【对象】)本质的一个局部的暂时的现象而已。
    【因此存在即被构造】中的【存在】就是人所能认识到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在人的主观认识中被构造为客观的事物(其实还是一种暂时的主观认识)。
    不知我的理解是否可以解决你的困惑?


    IP属地:辽宁35楼2025-04-12 12:16
    收起回复
      2025-10-03 20:33: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更创造客观世界-列宁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5-04-12 13:24
      回复
        试思考存在与时间的关系、矛盾,存在如何才能开始存在,“存在之前”。希望对你有帮助。


        IP属地:马来西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5-04-12 15:05
        回复
          物自体的作为认知边界的自洽楼上已有吧友提及,物自体不可知却存在的矛盾或独断也有哲学观点提及,这些或都不难通过大模型了解到。
          而运动的问题,我们所认知、讨论的一般还是作为现象的运动,而非物自体的运动。
          在康德那,现象里的因果关系也是需要姑且说是主体的认知结构去支撑的,由此或不难想到现象的运动也是类似的情况。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5-04-12 15:16
          收起回复
            所有人都是感性的,所有人也都是理性的。感性是因为没有经验,理性是因为有经验的理性,不管是感性还是理性,都是被创造的感觉,感觉可以有所不同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40楼2025-04-15 07:50
            回复
              加为精品贴,欢迎继续讨论。


              钢铁拳渣
              贴吧拳王争霸赛中累计获取10场胜利,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25-04-16 07:03
              回复
                我有些久没看纯批了,“运动是被主体构造出来的”是原句吗?运动在康德那里本来就是呈现在现象的范畴,运动这个概念之所以被认识,本身也是经由先天直观的中介,你说的由现象的运动推导到物自体的运动,我觉得暗含了现象与本质的那种内外之分,本质并不是物自体,物自体是人类认识的界限,可以理解为实在无法被理解的那部分残余吧,所以说物自体是非时空的。物自体和现象的关系不应该理解为现象与本质那种。运动确实是客观独立于主体的,但也无法脱离主体一侧的直观,这是康德给物理数学的合法性来源。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25-05-07 00:11
                收起回复
                  2025-10-03 20:27: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佛法中能所不二,是说这个的。能,即心力。所即在心上显现的现象。
                  离开了万物万象,心存在于哪里?心只能以万物万象万法显现自己的。
                  如果离开了心,万象万物万法,如何显现?万象万法是心灵大海的波浪,没海就没有波浪。
                  如果问心和物,谁发生了谁?康德说心给物建立了概念。马克思说心通过概念反映了物的本质。
                  康德,马克思都是地前菩萨,在思维心物的实相,都已接近到王阳明了。
                  一旦突破心灵的知识禁锢,彻了实际究竟,就是禅宗的明心见性。


                  IP属地:河南43楼2025-05-07 20:16
                  回复
                    被西方文化体系洗脑真可怕。。。这里是中国,逆也是中国人,为什么回被这些理论洗脑。。


                    IP属地:广西44楼2025-05-07 21:49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25-07-29 00:06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25-07-29 00:06
                        回复
                          内在世界的前符号和外在世界的符号,并不是本质对应或者是强兑换的。他们是微妙的关联的。当然我所说的那个符号是指外在的一些基本或者元素的。不过肯定这些都是假设存在。我是说外在世界拥有本质存在的基本单元是假设的。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25-08-15 01:30
                          回复
                            怎么感觉这么复杂呀?弄的各种东西,看不懂,这就是哲学吗?整一些乱七八糟的词放上面,感觉没什么逻辑,或者说我水平太低。不应该是大道至简吗?为啥这么繁琐复杂,从这些里面拿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来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25-08-27 21: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