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本人:某IP地985大学(我就不透露自己是老师还是学生了)内部人员,今年来旁观了学校多起学术不端案件的处理全过程。我就用QA的方式来写吧,欢迎吧友一块探讨。
Q:研究生毕业论文学术不端会导致延毕、丢掉学位吗?
A:大概率不会。如果是程度较轻的学术不端比如图片误用,最多也就是改改后仍然能过。如果是程度比较重的如论文抄袭,数据编造,则取决于你导师的态度,因为学院领导本质上是和你导师是利益共同体,只要你导师说让你过那学院就一定会让你过。反之如果你导师说要严肃处理那也就一定会严肃处理。不过大部分情况下导师都不愿意延毕学生,一方面是传出去对自己名声不好,另一方面你导师其实也懒得跟烂人计较。
Q:答辩专家、盲审专家会查论文造假吗?
A:不会。先说第一点,查造假查抄袭根本不是专家们的责任,按照流程只要查重过了就默认是没有抄袭问题的。不是自己的责任,也不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没人会愿意管。另外,那些专家大概率都不是你的小领域同行,不够专业,无法看出问题来。
Q:小论文抄袭,毕业论文造假违反《学位法》吗?
A:不一定。在咱们国家,法律规定有一个隐藏的前提,那就是只有人的行为产生了后果,损害了他人或集体的利益,才够成违法。如果你的论文是造假的,但没投稿、或没发表、或没正式进入毕业答辩、或者没人查出来、或没人举报,那么就都不构成违法。对于学术不端案件而言,权益被侵害的主体有两类:一类是被抄袭的原作者(知识产权被侵害),一类是你的学校(名誉权被侵害),理论上只有这两类主体有权依《学位法》对你进行起诉。
Q:前段时间不是有C9马院副教授论文抄袭被开除吗?为什么这件事的违法处理就这么快?
A:首先,这个事的处理本质上是行正问题,而非法律问题。这个事虽然违反《学位法》但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人试图从法律途径解决此案。无论是C9大学光速开除该教授,还是期刊编辑发公告表示谴责,这都是行正手段,而非法律手段,就连一开始网友举报信里也压根没提《学位法》三个字。
Q:在什么情况下学术不端的涉事单位会采取行正手段来处理当事人?
A:大家一定要记住,在瓷国,一切事物都是在挡的领导下进行。因此,只有一件事情威胁到了挡的利益,挡才会处理。所谓挡,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具体的挡内领导。那么挡内领导对谁负责?挡内领导本质上只对上级负责。由此可以得知,挡最害怕的就是两件事,一是行正上访、二是网络舆情。因此只有在面临这两件事的威胁时,单位才会处理当事人。
Q:行正上访怎么处理学术不端?
A:假如你的论文被别人抄袭了,作为权益被侵害的主体,你有权采取行正上访。单位领导为啥怕上访呢,因为一旦涉事单位没有处理好学术不端案情被别人上访了,先别说上访者有理没理,被上访的单位领导首先很麻烦,按照流程要反复地、当面地+书面地跟上级领导解释这件事,非常累人。所以一旦一件本来可以依法依规办好的事,单位领导不愿意依法依规办理,那你就威胁他说要上访,他大概率光速滑跪(但除非万不得已不建议真的上访,撕破脸不说,还会拖慢你的事的处理进度)。
Q:网络舆情怎么处理学术不端?
A:C9马院副教授就是经典的网络舆情案。此案是因为某利益无关网友偶然间发现了该教授的抄袭行为,并发在了网上引起舆情,上了热搜,学校在周末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做出了开除决定并发了通告。如果不是舆情的力量,你敢相信一家体制内单位有这样的行正效率吗?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挡非常害怕网络舆情。因为在自媒体时代,挡发现自己对网络舆情的掌控能力大大减弱了,这对挡的统智地位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因此现在体制内领导遇到事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叫当事人不要发到网上去。那么反过来,如果你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你也可以以发到网上相威胁(但不建议你真发网上,因为未出鞘的宝剑才最锋利)。
Q:有学术不端问题的论文会被教育部抽检查到吗?
A:几乎不可能。首先被抽中的概率就和买彩票差不多。其次就算被抽中了 检查专家大概率也不懂你的研究领域,无法查出你的学术不端问题。
Q:有学术不端问题的论文要是挂到知网上被网友发现了咋办。
A:根本不可能。首先,99%的硕士毕业论文都不会上知网,学校只会挑选那些极端优秀的毕业论文上传知网,其他论文你作为校外人员都不可能查的到,即便你是校内人员,要查毕业论文只能到图书馆某一特定区域,不能带手机和照相机,必须在工作人员的监视下你才能看得到毕业论文。这种安排就是防止往年论文被查出问题,影响学校声誉。
Q:如果有上访+有舆情+证据确凿,能100%惩罚学术不端当事人吗?
A:不能。请参考THU施b辰一案。为啥没有处理?因为施b辰对THU有利用价值,而且这么年轻能上青拔,背后大概率是有院士级别的靠山/保护伞的。
总之,这就是我们瓷国目前的学术不端处理现状。当你看到了一两只老鼠时,周围大概率已经老鼠泛滥成灾了。诸位网友且行且珍重。
Q:研究生毕业论文学术不端会导致延毕、丢掉学位吗?
A:大概率不会。如果是程度较轻的学术不端比如图片误用,最多也就是改改后仍然能过。如果是程度比较重的如论文抄袭,数据编造,则取决于你导师的态度,因为学院领导本质上是和你导师是利益共同体,只要你导师说让你过那学院就一定会让你过。反之如果你导师说要严肃处理那也就一定会严肃处理。不过大部分情况下导师都不愿意延毕学生,一方面是传出去对自己名声不好,另一方面你导师其实也懒得跟烂人计较。
Q:答辩专家、盲审专家会查论文造假吗?
A:不会。先说第一点,查造假查抄袭根本不是专家们的责任,按照流程只要查重过了就默认是没有抄袭问题的。不是自己的责任,也不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没人会愿意管。另外,那些专家大概率都不是你的小领域同行,不够专业,无法看出问题来。
Q:小论文抄袭,毕业论文造假违反《学位法》吗?
A:不一定。在咱们国家,法律规定有一个隐藏的前提,那就是只有人的行为产生了后果,损害了他人或集体的利益,才够成违法。如果你的论文是造假的,但没投稿、或没发表、或没正式进入毕业答辩、或者没人查出来、或没人举报,那么就都不构成违法。对于学术不端案件而言,权益被侵害的主体有两类:一类是被抄袭的原作者(知识产权被侵害),一类是你的学校(名誉权被侵害),理论上只有这两类主体有权依《学位法》对你进行起诉。
Q:前段时间不是有C9马院副教授论文抄袭被开除吗?为什么这件事的违法处理就这么快?
A:首先,这个事的处理本质上是行正问题,而非法律问题。这个事虽然违反《学位法》但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人试图从法律途径解决此案。无论是C9大学光速开除该教授,还是期刊编辑发公告表示谴责,这都是行正手段,而非法律手段,就连一开始网友举报信里也压根没提《学位法》三个字。
Q:在什么情况下学术不端的涉事单位会采取行正手段来处理当事人?
A:大家一定要记住,在瓷国,一切事物都是在挡的领导下进行。因此,只有一件事情威胁到了挡的利益,挡才会处理。所谓挡,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具体的挡内领导。那么挡内领导对谁负责?挡内领导本质上只对上级负责。由此可以得知,挡最害怕的就是两件事,一是行正上访、二是网络舆情。因此只有在面临这两件事的威胁时,单位才会处理当事人。
Q:行正上访怎么处理学术不端?
A:假如你的论文被别人抄袭了,作为权益被侵害的主体,你有权采取行正上访。单位领导为啥怕上访呢,因为一旦涉事单位没有处理好学术不端案情被别人上访了,先别说上访者有理没理,被上访的单位领导首先很麻烦,按照流程要反复地、当面地+书面地跟上级领导解释这件事,非常累人。所以一旦一件本来可以依法依规办好的事,单位领导不愿意依法依规办理,那你就威胁他说要上访,他大概率光速滑跪(但除非万不得已不建议真的上访,撕破脸不说,还会拖慢你的事的处理进度)。
Q:网络舆情怎么处理学术不端?
A:C9马院副教授就是经典的网络舆情案。此案是因为某利益无关网友偶然间发现了该教授的抄袭行为,并发在了网上引起舆情,上了热搜,学校在周末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做出了开除决定并发了通告。如果不是舆情的力量,你敢相信一家体制内单位有这样的行正效率吗?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挡非常害怕网络舆情。因为在自媒体时代,挡发现自己对网络舆情的掌控能力大大减弱了,这对挡的统智地位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因此现在体制内领导遇到事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叫当事人不要发到网上去。那么反过来,如果你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你也可以以发到网上相威胁(但不建议你真发网上,因为未出鞘的宝剑才最锋利)。
Q:有学术不端问题的论文会被教育部抽检查到吗?
A:几乎不可能。首先被抽中的概率就和买彩票差不多。其次就算被抽中了 检查专家大概率也不懂你的研究领域,无法查出你的学术不端问题。
Q:有学术不端问题的论文要是挂到知网上被网友发现了咋办。
A:根本不可能。首先,99%的硕士毕业论文都不会上知网,学校只会挑选那些极端优秀的毕业论文上传知网,其他论文你作为校外人员都不可能查的到,即便你是校内人员,要查毕业论文只能到图书馆某一特定区域,不能带手机和照相机,必须在工作人员的监视下你才能看得到毕业论文。这种安排就是防止往年论文被查出问题,影响学校声誉。
Q:如果有上访+有舆情+证据确凿,能100%惩罚学术不端当事人吗?
A:不能。请参考THU施b辰一案。为啥没有处理?因为施b辰对THU有利用价值,而且这么年轻能上青拔,背后大概率是有院士级别的靠山/保护伞的。
总之,这就是我们瓷国目前的学术不端处理现状。当你看到了一两只老鼠时,周围大概率已经老鼠泛滥成灾了。诸位网友且行且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