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回复贴,共1

《痰湿一去百病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二、湿的感受以及它的共同点
其实上面提到的湿,主要是形容一种湿度比较大的自然环境,当然了,中间也掺杂了一些人体的主观感受,但主要是讲气候。
可是本书主要讲的是湿对于人体产生的损害,以及人体由此而产生的主观感觉及客观检查的异常。
既然对人体有损害,那么这种致病的因素,就可以称为“湿邪”。
湿为阴邪,损伤阳气,凡致病且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就称为“湿邪”。
凡因湿邪侵袭人体,或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致水湿潴留体内,所表现水湿停滞的病证,称为湿病。(《中医湿病证治学》路志正主编)所以,讲湿的气候的时候,大多时候只有南方人能体会。但是讲到湿邪致病,让人难受的时候,那全国的人都有可能体会到。大家心中就会存疑,我们北方,气候不湿,为啥也会有湿邪?北方人的湿,又是从哪里来的?这就要讲到一个概念,叫内生五邪。内生五邪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等病理变化。因为病起于内,又与风、寒、湿、燥、火外邪所致病的临床征象类似,故分别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
其中一个内生的湿邪,就是北方人湿气的主要来源。
对自然界湿之气候,大家有了直观的感受。
可人体的湿气,又是什么呢?
湿邪有四个特性,凡与这四个特性沾边的,都可以归为湿邪。
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
2.湿性重浊;
3.湿性黏滞,阻遏气机;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有一天,我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
Q:从您个人的生活经验中,如何去感受描述“湿”?自然的、人体的都行。
以下是接受调查的朋友和读者在微信朋友圈、微博回答以后的汇总。
A1:感觉皮肤是湿的。
A2:深圳的夏天,裸露的手臂就没干爽过,永远黏不啦叽的。但是对于干性皮肤比较友好,保湿。
A3:水嗒嗒,湿漉漉,黏糊糊。
A4:坐飞机回深圳,到家就发现脚上湿疹又犯了。
A5:我是做服装设计的,从我专业上来说说哦,所有面料浸湿都会颜色变深,所以人体有水汽也会面色黧黑吧。另外,面料湿后最大的特点是重坠,无法塑型,所以湿气重的人怎么支棱得起来呢(摊手),有的纤维遇水还会变皱变硬,羊毛这些卷曲的天然纤维会缩短僵硬,真丝过水多了会变得暗淡无光。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4-21 19:0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