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开篇说点感性的。距离上大学那年,已经过去了21个年头,那时自己是个少年,现在已然不惑之年。2004年 ,父母送我由长江坐游船,经由宜昌→重庆,而后入川,这一趟旅途着实的绕了一个大远,目的是父母想让我领略下长江三峡的毓秀和俊美,毕竟长江三峡集合了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定义,是一趟很修养身心的自然文化之旅。当时,入川乘坐的是“观光6号”游船,四夜五天,宜昌出发最终抵达重庆朝天门,历经葛洲坝、三游洞、三峡、神农架、三峡人家、白帝城、石宝寨等地。
在乘船途中,突然异常的轰鸣声从船后传来,定神一看,一个“怪物”怒吼着划过平静的江面,快速从我船超越而过。经与船员沟通得知,这东西就是今天的主角,前苏联于20世纪60年代设计生产的“流星”水翼船。这种特殊的产品,可以说印证了长江三峡的社会经济发展,在重庆与宜昌(途径的万州、涪陵、云阳等地)没有开通高速公路前,这种水翼船,是不折不扣的“水上高速巴士”,设计最高时速90公里,通常经济运行速度60公里。在川江(四川宜昌—湖北宜昌)航段内,这个“怪物”是不折不扣的霸道存在,一方面为需要通勤的人员提供了快速的交通出行方式,另一方面也为想游览长江三峡但没有好几天时间的游客提供了一个快速的“快餐游”选择。
这种三峡(川江)段内的水翼船,中国自1993年引进自俄罗斯,从第一批4艘(总价1600万元),最终发展至2000年,先后总计引进达40余艘,先后至少六七家公司均有引进,从最初的日均承载乘客1200余人,到最后日薄西山日均客流100人,前后7年的时间,从引流时尚的很飒,到日薄西山的门可罗雀,见证了一段川江航运史的特殊时代和特殊船型。最终,随着重庆至湖北宜昌高速公路的不断健全,在2014年12月,全部退役,流星水翼船结束了在川江穿梭飞翔的历史使命。
对于钢盾这款,特殊的“船”,谈几点感受。
一、产品素质非常不错,开模打印很犀利,品质好评。
二、作为1/700比例的模型,不用做任何的拼装和黏贴,但因为体积非常的狭小,只有037猎潜艇一半的体量,加之参照了长江运行的水翼船涂装,即便是最简单的涂装,遮盖也是非常吃力的事。参考真实的长江水翼船涂装,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涂装是甲板以下全水线红色的,所以要分色,就要在非常狭小的甲板下部位操作,碍于水翼船下面翼刀非常复杂的结构,所以遮盖成了一个要吐血的工作。这这也是这艘船全部工作8成时间的耗费处。
三、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题材,因为也是亲眼见过它的亲历者,所以是很有代入感的,涂装参照了长江曾经的“飞鸿6号”涂装,图一为参照图。
最后,手艺太渣,这个“怪物”着实太小了,请大家见谅。









在乘船途中,突然异常的轰鸣声从船后传来,定神一看,一个“怪物”怒吼着划过平静的江面,快速从我船超越而过。经与船员沟通得知,这东西就是今天的主角,前苏联于20世纪60年代设计生产的“流星”水翼船。这种特殊的产品,可以说印证了长江三峡的社会经济发展,在重庆与宜昌(途径的万州、涪陵、云阳等地)没有开通高速公路前,这种水翼船,是不折不扣的“水上高速巴士”,设计最高时速90公里,通常经济运行速度60公里。在川江(四川宜昌—湖北宜昌)航段内,这个“怪物”是不折不扣的霸道存在,一方面为需要通勤的人员提供了快速的交通出行方式,另一方面也为想游览长江三峡但没有好几天时间的游客提供了一个快速的“快餐游”选择。
这种三峡(川江)段内的水翼船,中国自1993年引进自俄罗斯,从第一批4艘(总价1600万元),最终发展至2000年,先后总计引进达40余艘,先后至少六七家公司均有引进,从最初的日均承载乘客1200余人,到最后日薄西山日均客流100人,前后7年的时间,从引流时尚的很飒,到日薄西山的门可罗雀,见证了一段川江航运史的特殊时代和特殊船型。最终,随着重庆至湖北宜昌高速公路的不断健全,在2014年12月,全部退役,流星水翼船结束了在川江穿梭飞翔的历史使命。
对于钢盾这款,特殊的“船”,谈几点感受。
一、产品素质非常不错,开模打印很犀利,品质好评。
二、作为1/700比例的模型,不用做任何的拼装和黏贴,但因为体积非常的狭小,只有037猎潜艇一半的体量,加之参照了长江运行的水翼船涂装,即便是最简单的涂装,遮盖也是非常吃力的事。参考真实的长江水翼船涂装,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涂装是甲板以下全水线红色的,所以要分色,就要在非常狭小的甲板下部位操作,碍于水翼船下面翼刀非常复杂的结构,所以遮盖成了一个要吐血的工作。这这也是这艘船全部工作8成时间的耗费处。
三、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题材,因为也是亲眼见过它的亲历者,所以是很有代入感的,涂装参照了长江曾经的“飞鸿6号”涂装,图一为参照图。
最后,手艺太渣,这个“怪物”着实太小了,请大家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