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吧 关注:153,491贴子:2,307,160
  • 24回复贴,共1

来个理论大佬求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人为经济学专业大学生,最近在学习资本论,看到西尼尔的最后一小时,很是迷惑,有没有大佬解释一下西尼尔的错误在哪里,以及马是怎么反驳的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4-23 19:56回复
    然后后面呢?马克笔怎么说的,放全呀。
    我先说说我的看法,我没读过资本论。这么分析毫无疑问是把人看作机械人,多生产一小时就能使利润翻倍,他忽略了工人长时间工作后的效率下降,事实是,8小时的工作比12小时工作制更有效率,实现资本家和工人"双赢"。资本论问世前,资本家都认为,只要增加工时就能提高利润,这太机械了。
    我的拙见,仅供参考,很巧我也是经济学专业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4-23 23:37
    收起回复
      2025-08-09 09:57: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因为减少劳动时间本身就会减少机器的消耗和原材料的消耗,就算是只考虑原材料情况下,比如说劳动者每小时工作效率不变的情况下10小时消耗了100元的原材料,那么8小时只需要消耗80元的原材料,这还是不算电费和机器维修的费用,工厂的成本本身就会减少,依旧有利润。只不过为了更高的利润,辩护士做出了比同行还“庸俗”的见解而已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4-24 00:50
      回复
        最后一小时的意思是,前面11个小时都是成本(工人工资+材料+机械损耗等等),只有最后一个小时滋苯佳才能获取利润,而马的解释是,降低的工人劳动时长,同时也会降低成本(材料+机械损耗),利润应该是来自于工人劳动的每个小时。或者可以更简单粗暴来讲,工人每时每刻都在制造利润,而最后一小时把利润从前十一个小时完全剥离出来,从12个小时都在消耗成本,创造利润,到前11个小时全是成本,最后一个小时才在创造利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4-24 07:29
        收起回复
          哪怕他能够捅穿最后一层窗户纸发现边际价值呢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4-24 07:59
          回复
            就是这样,他认为工人一天前几小时的劳动其实是补偿成本的,机器磨损,棉料损失,棉料使用,棉料购买,反正一大堆的。把这些前几小时劳动干完了,后几小时的劳动才是产生利润的,比如一天干10小时,9小时是用来补偿成本的,就1小时纯利润。
            那干11小时,按这个理论来说就是利润翻倍了,因为11-9=2,产生利润的时间是1小时的两倍,那利润也是两倍,在效率一致的情况下,但你全局一看就知道这荒谬无比,已经无需解释了,纯是这人在狡辩。
            就是赤裸裸说我要剥削,他通过各种不动资产投资和雇佣工人获得了羊毛商品,但这样是赚不了钱的,顶多投进去多少钱,就获得价值多少的羊毛商,他必须强迫工人以10小时的工资干13小时的活,并以没有利润(实际已经获得羊毛商品)为借口强迫劳动剥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4-24 08:05
            收起回复
              工厂主无时无刻不在剥削工人,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4-24 08:27
              回复
                这里我正好学过,通俗易懂的来讲就是,工人劳动时间简短,消耗的不变资本(原材料)也会减少。“最后一小时创造的才是利润”是以现有劳动时间和原材料消耗为基础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4-24 10:16
                回复
                  2025-08-09 09:51: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人不是利润的机器,这是根本立场的问题,劳动和生产是为了人生活地更好,而不是为了资本增值,而站在资本市场内部竞争的角度看,工人只是生产的成本,而非活生生的人,如果没有制衡的力量,人就是工厂里的耗材,这也是黑工厂的底层逻辑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4-24 12:16
                  回复
                    图里这个逻辑纯纯骗人用的
                    没学过经济学,纯从逻辑角度分析:工人每干一小时的活,都会赚回比成本更多的钱,和成本一样多的钱用于补回成本,比成本多的这部分成为厂长的利润。注意!这是实打实产生出的“纯利润”,而不该用于填补下一个小时的“生产成本”。图里的人把上前几个小时生产出的所有价值都用于填补“成本”,忽视了只要生产就会有利润产生,从而搞出了“最后一个小时生产出的价值不囊括成本而是纯利润”的笑话。要是工人前面时间的生产不产生任何利润,那他咋不让工人只在最后一个“生产纯利润的小时”上班呢,看看还能不能产生相同的利润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辅助理解。假设我买了100股五块的,过了几天它涨到每股十块了,我总不能说前50股没赚钱纯填回本金,只有后50股为我提供收益吧。前50是躺赢🐶,后50是mvp是吧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4-24 13:52
                    回复
                      最后一小时和最后一个馒头吃饱差不多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4-24 14:17
                      回复
                        你投产的成本算在工人身上?那厂子倒闭以后机器卖的钱你给工人吗?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4-24 15:45
                        收起回复
                          这不就跟吃第五个饼才开始饱一样吗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4-24 16: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