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802,605贴子:12,607,485

为什么说明朝的灭亡和崇祯有很大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把崇祯当时的位置换给历史上其他的平庸皇帝,如后主刘禅、宋高宗赵构、清朝的咸丰等人,会不会做的比他更好?
答案显然是会
与咸丰对比:
我们就拿咸丰举例,咸丰是出了名的菜鸡皇帝,胆子小身体虚,而且他在位的形势,并不比崇祯强。那时候内有太平天国,外有英法联军。这两大势力的危险程度可不比崇祯时期的皇太极和李自成小
但是两人在很多抉择上,却有非常大的不同!曾格林沁在八里桥惨败,曾国藩被石达开打得想跳水自尽,咸丰照样对他们委以重任,信赖有加!要换成崇祯,你看看卢象升、袁崇焕他们的结局就知道了……
满清得国不正,咸丰却敢放任地方大兴团练
大明得国最正,崇祯却对自家的宗室亲族都严防死守
英法打进北京,咸丰二话不说拔腿就跑,他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崇祯呢?犹犹豫豫、既当又立,想让百官给他台阶下又不好意思开口,最后被闯军包了饺子
太平天国强盛时,清朝把最富庶的江南都丢了。咸丰还是能用厘金的方式给曾国藩等人筹到前线军费。崇祯时,江南地区完好的掌握在大明手中,可崇祯连自己老丈人的钱都收不上来……
别跟我说崇祯死的很“悲壮”,当皇帝菜就是原罪!
崇祯的用人之道:
而且我觉得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明末的局势虽然危如累卵,但大明并不是没有中兴的机会。当时大明的忠臣良将可不少!像孙传庭、卢象升、杨嗣昌、孙承宗乃至袁崇焕,这些人哪个不是能力超群、独当一面,同时又忠心耿耿的存在呢?可这些人在崇祯手底下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袁崇焕因为没实现当年吹的五年平辽计划,再加上之前的一系列不当行为,被崇祯直接押到京城给活剐了!我们这里先不讨论袁崇焕死的冤不冤,但是阵前斩大将,而且都不给这个曾经的国家功臣留一点体面,这真的好吗?你说你砍了他的脑袋就行了,干嘛非要凌迟呢?你这么做自己是出气了,但有没有想过手底下那些活着的大臣得有多寒心了?
除了袁崇焕以外,崇祯在位十七年。换了50位内阁大学士,18位内阁首辅,处死了31个六部尚书,22个总督和巡抚,他这个人非常的苛刻无情,在他手底下哪怕你曾立过天大的汗马功劳。但后面只要一件小事没办好。他立马就会翻脸,定要将你整死!而且他刚愎自用,好大喜功,又极为要面子!当年他扛不住了,私下跟陈新甲商量与后金议和,没想到计划暴露后,崇祯第一时间想的不是把责任扛起来,而是把所有黑锅全丢给陈新甲,直接杀人灭口
我想问各位如果你追随的领导是这样的,你还会对他死心塌地,尽忠职守吗?所以在即将亡国之际,当崇祯喊出那句“百官误我”的时候,他有没有想过那些愿意给他卖命的官员都被他杀光了……剩下的都是些明哲保身、唯唯诺诺、见风使舵之辈
对宗室的提防:
不仅对官员处处打压,崇祯对诸朱姓宗史同样是百般提防!当年后金入关,京师危在旦夕!唐王朱聿建组织人马进京勤王,本来满腔忠心的他,还以为能得到崇祯的嘉奖,谁知道等来的却是被遣散回去,贬为庶人后圈禁起来的牢底坐穿!从此宗室们明白了,相比较后金和农民起义军,皇上更忌惮的是他们,所以一直到崇祯死之前。再也没人敢做出头鸟了!就这样,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候,崇祯做的不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去度过这个难关,而是还在那疑神疑鬼,防这个防那个,跟得了受迫害妄想症一样,把所有人都当成敌人和反贼,这要是不亡国就见鬼了
难怪有人会说,当时在皇帝的宝座上,就是把崇祯换成一条狗,大明都不会亡这么快
崇祯就是干的“太多”了。他要是什么都不干,明朝兴许还能延续下去!这就跟某些富二代一样,不怕你败家就怕你创业!明朝的灭亡可以说和崇祯关系非常大
崇祯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那种“又菜又爱”玩的“微操高手”!人品差,能力差,并且没有半点自知之明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4-25 08:22回复
    别,再来一次宋徽宗牢汉的脊梁骨就彻底断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4-25 09:0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很中肯,志大才疏的典型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4-25 09:06
      收起回复
        赵构可是一点也不平庸……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4-25 09:22
        收起回复
          我觉得楼主讲的挺有道理的,没发现什么槽点,崇祯皇帝就是勤政过头起反作用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4-25 09:34
          收起回复
            笑死,咸丰时局势拿头比崇祯,英法联军要的是通商贸易不杀人,太平天国主力在南方对京师没威胁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4-25 10:46
            收起回复
              亡国之君有啥争议,100%他的责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4-25 11:04
              收起回复
                条件环境不一样,无论是清末还是南宋都没发生小冰河期的饥荒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4-25 12:16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而且清之后大量引进了高产量农作物,像玉米番薯,基本解决了饥荒问题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4-25 12:18
                  收起回复
                    跟吐蕃崛起一样,土拨那几年气候很异常,异常的温暖导致农作物大增,然后人口也大增,这是吐蕃崛起的基本条件,而到了明末也出现了气候异常。气温出现了罕见的下降,导致北方颗粒无收这种东西没办法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4-25 12:21
                    收起回复
                      主要是他命令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火速勤王太晚了,吴三桂走到半路北京已经陷落,如果早一点,吴三桂先前到达北京情况会好很多,毕竟关宁军是精锐,无论是保驾退往江南还是什么,都有很多选择


                      IP属地:湖北11楼2025-04-25 12:29
                      回复
                        真TM搞笑。
                        崇祯上台18年前7年和后4年。
                        用12年都是天灾不断。
                        而且最搞笑的是轻推用一个17世纪到18世纪。近代的国家去跟一个13~15世纪的古代国家相比。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4-25 12:32
                        收起回复
                          不行,明朝那个局面不改革就等着慢性死亡,明朝基本是死路一条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4-25 12:41
                          收起回复
                            崇祯确实是菜,宗室,忠臣,被他疏远、弃用。导致一堆辣鸡身居高位,大批投降。要是重用宗室,忠臣,不说中兴,至少保下半壁江山是没问题的。但是因为从朱棣开始的藩王夺位,而且他自己也就是个不懂治国的王爷,导致他对宗室的防范比李闯、鞑清还要过分。最后绝境时的骨气黑不了,就算纸上谈兵的赵括,死的时候还是有点风度,临阵脱逃的马谡也没法碰瓷,只是菜是原罪。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4-25 13:17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明粉第一个不同意,必须都要怪到野猪皮身上,一切都是野猪皮的错,明粉好恨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4-25 13: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