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一世纪吧 关注:6贴子:322
  • 0回复贴,共1

贝母瓜蒌散解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贝母瓜蒌散解析
出处:程国彭《医学心悟》
主治:燥痰咳嗽证(肺燥津伤,痰阻气滞)
功效:润肺清热 + 理气化痰(润燥不助痰,化痰不伤津)
核心症状
咳嗽,咯痰不爽:燥痰黏滞,胶着难咯。
痰涩难出,咽喉干燥哽痛:燥热伤津,咽喉失润,痰滞气道。
舌脉:苔白而干(燥痰内蕴,非湿热之黄腻),脉细数或弦滑。
组方配伍特点
复制保存到WPS
药物
作用机理
配伍意义
贝母(君)
润肺化痰,清热散结
主攻燥痰,兼清肺热
瓜蒌(君)
清热润燥,宽胸化痰
稀释燥痰,利气通便
天花粉(臣)
生津润燥,清热化痰
助贝母润肺,增液以消燥痰
橘红(佐)
理气化痰,醒脾和胃
行气导滞,防痰凝气壅
茯苓(佐)
健脾渗湿,兼顾生痰之源
防润药滋腻,健脾以绝痰湿
桔梗(使)
宣肺利咽,载药上行
开宣肺气,利咽喉,助排痰
配伍特点:
润燥与化痰并重:贝母、瓜蒌、天花粉润肺化痰,橘红、桔梗理气宣肺。
润而不滞:茯苓健脾渗湿,防润药碍脾;桔梗宣通肺气,避免痰壅气闭。
肺脾同调:既润肺燥,又健脾运,标本兼顾。
方歌解读
原文:
“贝母瓜蒌臣花粉,橘红茯苓加姜枣,
肺燥有痰咳难出,润肺化痰此方珍。”
解析:
主药:贝母、瓜蒌为君,润燥化痰。
辅药:天花粉生津,橘红、茯苓理气健脾。
加减:原方无姜枣,方歌提及可加生姜、大枣调和脾胃,增强培土生金之力。
病机:肺燥痰黏,治以润燥化痰,宣利肺气。
临床应用
慢性支气管炎:干咳少痰,痰黏难咯,咽喉干燥。
咽喉炎:燥痰阻滞,咽干哽痛,声音嘶哑。
肺炎恢复期:余热未清,肺燥痰黏,咳嗽迁延。
肺结核:阴虚肺燥,痰中带血(加沙参、麦冬)。
使用注意
禁忌:
寒痰咳嗽(痰白清稀、舌淡苔滑)或湿痰壅盛(痰多易咯、苔厚腻)禁用。
脾虚便溏者慎用(瓜蒌润肠通便)。
煎服法:贝母研末冲服或入煎剂,瓜蒌宜打碎以增药效。
加减方向:
燥热甚:加沙参、麦冬。
痰中带血:加白及、阿胶。
咽喉肿痛:加玄参、射干。
现代拓展
药理作用:
贝母:镇咳、祛痰、抗菌。
瓜蒌:扩张支气管、调节免疫。
天花粉:抗炎、促进唾液分泌。
延伸应用:
放射性肺炎:放疗后肺燥痰黏,胸痛干咳。
干燥综合征:燥痰阻肺,口眼干燥。
类方对比
复制保存到WPS
方剂
主治
特点
清燥救肺汤
温燥伤肺重证
益气生津,清燥救肺
桑杏汤
外感温燥轻证
轻宣凉润,偏治表证
养阴清肺汤
阴虚肺燥白喉
养阴凉血,解毒利咽
本方为“润燥化痰法”代表方,适用于肺燥痰黏、气机不畅之证,强调润燥与行气相辅相成。需注意燥痰与阴虚、湿热痰的鉴别。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


IP属地:山西1楼2025-04-25 08:4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