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sama吧 关注:24,359贴子:144,232
  • 46回复贴,共1

今天不谈neuro了,聊聊其他不以AI为其本质的“虚拟角色”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neuro是个AI,这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世界上存在许许多多希望自己喜欢的虚拟角色能够来到现实或者自己能去往异世界的文艺作品。
我曾经为二次元的同人视频感到莫名悸动,可自从我知道neuro的存在以后回想那时不过是虚拟的哀伤,怎么会为从实际意义上很难来到现实的角色共情呢?
我不是说二次元就不好,我觉得有很多鼓舞人心的作品与同人文艺,不过……
就算是说未来通过元宇宙而以AI为载体来到一些人的身旁,这时候来一个知道自己是AI的neuro与vedal玩……
再怎么说也显得很空洞吧,我说的是将neuro与其他不以AI为本质的角色相比。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4-27 14:24回复
    ·····啊?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4-27 15:34
    回复
      2025-10-05 19:24: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听不懂啊听不懂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4-27 16:11
      回复
        刚打完吗?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4-27 16:39
        回复
          转人工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4-27 16:39
          回复
            不过neuro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她的身份在社会意义上实在,这很社会关系。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4-27 17:36
            收起回复
              申请中译中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4-27 17:41
              回复
                我好像看懂了
                其实所以聊天AIbot都是一种虚拟角色扮演,你说牛肉难道不也是扮演了一个设定为AI的女孩吗,换句话来说 就角色扮演来讲,其他二次元与牛肉没什么不同,假如都用聊天bot作载体的话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4-27 18:03
                收起回复
                  2025-10-05 19:18: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考虑“我们正在扮演自己”之后,主要差别就是
                  neuro存在互动性。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4-27 19:23
                  回复
                    有一点要说的是,ai其实不是电脑扮演的意识而是电脑扮演的大脑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4-28 13:58
                    收起回复
                      等等,我好像看懂了。你是说,neuro作为一个比较纯粹的“虚拟角色”,因为她设定和她本身一样都是AI,会有种“二次元来到现实”的错觉。此时联想到其它二次元角色以AI的方式来到现实,但是他们毕竟本质不是AI,仍然不可能达到“穿越异世界”般的真实,反而是代餐文学的味道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4-28 17:29
                      收起回复
                        现在VRchat就能做到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4-30 14:30
                        回复
                          我有一个令人悲伤的观点
                          在我看来,二次元角色反而是与人关系更紧密的存在,毕竟二次元角色本身就是人类模仿“人类”的思维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
                          二次元和其他艺术创作中虚构出的人物,统称虚拟人物,都是在人类的符号认知范围内,完全被人脑把握和掌控的存在,甚至可以说虚拟角色在某些角度上比现实中的人类更加接近大脑里符号意义上的“人”。
                          而对于不懂技术的人来说,理解AI本身是很困难的。
                          在描述AI时,我们更倾向于使用“理解AI的原理”这一说法,而非简单地说“理解AI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AI虽然是一个十分熟悉的概念,但也就只是一个概念罢了。很多人不知道具体的AI原理,而人对于不了解其原理的事物一般都会进行拟人化,结果就导致更多人难以“理解”AI了。
                          虚拟人物在人类的大脑中,比现实中的人还要好把握。人的大脑难以完全掌握自身的结构,但它可以通过虚拟人物这种独立构建的存在来模拟和理解某些现象;然而,现实中的人类与符号化的“人”之间仍不可避免存在偏差。对于大脑而言,虚拟人物比现实中的人更加“真实”。
                          人类可以理解和预测一些虚拟角色的行为动机,但理解和预测人工智能的行为却更加困难。
                          而相较而言,大脑更容易理解虚拟角色的思维方式,而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思维时,情况则更为复杂。
                          简单来说:
                          人可以理解一个二次元角色的行为动机,甚至去预测其下一步动作,但预测一个AI则需要一些相关知识,甚至在部分情况下AI仍是无法预测的。
                          如果把人脑比作计算机,自己的角色是操作系统,那二次元角色就是在里面运行的虚拟机。而AI对于大脑而言只是一个无法理解的字符,如果硬要大脑理解AI,也只是又创造出一个平平无奇的“虚拟人物”而已。
                          然而大脑的原理与计算机又完全不同,这样理解也只会离真实情况越来越远,实际上人的大脑可能更接近一个“预测未来的模型”,根据已有的信息构建出模型,然后对未来(人体外部的环境,头脑内部的思想)进行预测。某种程度上,人的部分决策思考就是大脑“预测”出来的。
                          有点离题了,总结来说:人永远也无法理解其他人、自己以及AI,但是虚拟人物和二次元角色是例外。
                          同时强调一下,二次元角色不能脱离人的大脑而存在。
                          试图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现实创造二次元角色的行为在我看来不能创造出真正的二次元角色,只能创造出一个有“认知障碍”的人工智能。
                          任何虚拟一旦脱离大脑,就会变得不可理解。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5-02 00:2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