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31日漏签0天
山东高校吧 关注:22,509贴子:517,608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15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山东高校吧
>0< 加载中...

记录山东大学25年院士增选情况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清河压梦
  • 四年级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由于潘邓蒋王几位院士早逝,断了传承、影响深远,院士增选一直是严重短板,期待今年能有收获。后面会阶段性介绍候选人资料(年龄、重要奖项、历史参评情况、科研成果、相对竞争优势劣势、是否是学部优先方向或特定名额)。欢迎理性讨论,帮忙补充不全信息,不喜感性吵架,喜欢村妇骂街、地狱互喷的请移步别处。
(一)往年参赛选手:
①概率>50%:张承慧、徐现刚
②概率=50%:冯世庆、刘建亚
③概率<50%:陈增敬、梁作堂、张友明、赵国群…
(二)尚未参赛选手(有较大潜力):孙金鹏、吴臻、王美琴、张澄、秦莹莹…


  • 清河压梦
  • 四年级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张承慧,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新能源优化控制”国家级工程中心主任,IEEE Fellow,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中国电源学会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新能源系统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控制组)、教育部科技委信息学部委员等职务。带领团队入选“新能源发电系统优化控制”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要从事新能源系统控制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均排第1)、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均排第1),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中国工程院)、全国创新争先奖、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还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21年、2023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2025-07-31 22:11: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清河压梦
  • 四年级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徐现刚,山东大学教授、博导,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研究院院长、南砂晶圆联合创始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负责人。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863”计划半导体照明工程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自1989年至今一直从事MOCVD化合物半导体薄膜材料外延及器件研究工作,应用到半导体激光器、发光二极管、异质结晶体管等多种半导体器件。自2000年开始进行SiC单晶生长、加工研发及产业化工作,先后突破了2-8英寸SiC单晶生长技术,解决了超硬SiC单晶衬底的加工难题。先后承担多项科技部重大项目、863、97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自然科学基金等,解决了宽禁带SiC单晶制备和衬底超精密加工难题,推动了国产半绝缘SiC单晶衬底的国产化。攻克了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灾变损伤及热饱和两大难题,实现砷化镓基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外延材料和芯片的国产化。研究成果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获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长期从事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研究,面向军用雷达和激光武器的国防战略需求,开拓了以碳化硅单晶与砷化镓基薄膜材料制备及应用为特色的研究方向,解决了相关理论、装备、材料等方面关键问题,并实现产业化,填补国内空白。突破了半绝缘碳化硅单晶衬底制备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满足了军用雷达核心材料急需,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后全球第二个掌握高纯半绝缘碳化硅制备技术的国家;攻克砷化镓基高功率半导体激光材料及芯片技术壁垒,满足了高能激光武器的重大需求。签订军令状,承担了7**工程国家重大攻关任务“8英寸***”,单项经费5亿元。+ t6


  • 清河压梦
  • 四年级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冯世庆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神经修复领域专家,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国家脊髓损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第十届国际神经修复学会(IANR)主席,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委会主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等课题23项;在Science、Advanced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发表SCI论文220篇;主编、参编著作、教材18部;授权专利32项;获中国工程院第十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2019)、天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2021)和一等奖2项(2017、2012)等科技奖励10项。


  • 清河压梦
  • 四年级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刘建亚,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副校长、威海校区校长、国家级领军人才。他致力于将经典数论问题与现代数学工具相结合,率先进入现代数论核心领域,证明了二面体形式的量子唯一遍历猜想(Quantum Unique Ergodicity);独辟蹊径,搭建“数学之桥",将高阶自守形式应用于素数分布,解决了高维高次的哥德巴赫问题(Birch-Goldbach problems)。学术成就得到了包括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得主在内的国际同行的广泛引用,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并引领了中国解析数论的现代化。他长期担任数论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教育部科技重大项目等负责人,带领的“数论”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山东省最高科技奖等重要奖励,被授予首批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 清河压梦
  • 四年级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陈增敬,山东大学教授,山东大学中泰证券金融研究院院长,山东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金融数学、倒向随机微分方程、非线性期望、计量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先后在概率统计顶刊Annals of Probability、JRSSB;经济顶刊 Econometrica、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Economic Theory;控制顶刊Automatica和应用数学Advanc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等期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在彭实戈提出的非线性期望框架下,研究了非独立条件下的大数定理和中心极限定理,发现和得到了非线性正态分布分布密度的显示表达式。研究成果被俄罗斯概率专家称为非线性 Chen-Epstein 中心极限定理(Nonlinear Chen-Epstein CLT)和 Chen-Epstein 分布(Chen-Epstein distribution)。利用这些结果,证明了Felman猜想和双臂机器人中存在Parrondo悖论的猜想。进一步地,将非线性期望理论和方法应用到经济金融理论之中,发展了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 Lucas的资产定价公式,得到了被称为 Chen-Epstein范式(Chen-Epstein formulation)的资产定价公式。研究成果受到了包括两位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 Hansen和Sargent的高度评价,美国联邦储备委员(美联储)和欧洲中心的专家公开发文提倡使用该公式。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 Hansen 在其获奖演说中(Nobel Lecture)称为“Another insightful formulation is given by Chen and Epstein”。陈增敬也被经济学界称为是第一个在国际经济三大顶级期刊之一《Econometrica》发表论文的大陆学者。曾先后获得第十四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五一”劳动奖章等奖项。目前正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一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一项;曾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一项。


  • 清河压梦
  • 四年级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张友明,德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国家QR计划专家,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DNA分子及基因组改造技术或基因编辑操纵技术研发,原创性的发明了Red/ET重组工程技术和阐明了其原理,成为基因组及大片段DNA分子克隆操纵的必备工具,此技术是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基石技术之一,被全球生物医药公司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广泛使用。回国后领导的科研团队主持和承担国家级项目20多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1项和国际合作重点项目3项)。总共获得国际发明专利13项,申报国内专利43项,获授权26项。在包括Nature, Nature Genetics, 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Nanotechnology等杂志上发表230余篇科研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15100。


  • 清河压梦
  • 四年级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刘文剑,2001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为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8年12月起为山东大学讲席教授、青岛理论与计算科学研究院创院院长。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亚太理论与计算化学家协会会士、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5个国际奖项获得者。长期从事相对论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算法研究与程序开发,被国际同行誉为相对论量子化学领域的“学术权威”和“关键人物”。刘文剑教授长期从事相对论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算法研究与程序开发,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他提出了系列相对论多电子哈密顿量,并建立起一个连续完整的“哈密顿量梯子”;发展了系列新的描述强相关电子的波函数方法(SDSPT2、SDSCI、iCI、iCIPT2、iCAS、iCISCF、SOiCI、iCISO、SOiCISCF等);系统发展了相对论、自旋匹配、非绝热耦合、线性标度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提出了全新的核磁共振(NMR)相对论理论,解决了该领域长达40年悬而未决的一个重大难题;提出了核自旋-转动(NSR)的严格相对论理论,并创新地建立了NMR与实验NSR之间的“相对论映射关系”,填补了该领域长达60余年的空白;发展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化学计算软件包BDF(已经商业化)。
基于深厚的学术造诣,刘文剑教授也获得了诸多学术荣誉,例如:CMOA“明日之星科学家奖”(2001);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1;第四批);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奖(2006;对40岁以下青年理论化学家的最高国际奖项,中国唯一获奖者);亚太理论与计算化学家协会Pople奖(2006);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德国洪堡基金会Bessel奖(2007);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2014;国际理论化学界的最高学术组织);亚太理论与计算化学家协会Fukui奖(2017);亚太理论与计算化学家协会会士(2017);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9);欧洲科学院(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院士(2019);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2020);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2021)。


2025-07-31 22:05: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清河压梦
  • 四年级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赵国群,中共党员,山东临朐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主要从事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研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和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5项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材料学部委员,全国锻压设备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工程师协会名誉会长,ChemPhysMater杂志副主编、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编委,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rering 和机械工程学报编委等。


  • 清河压梦
  • 四年级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梁作堂,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粒子物理与粒
子辐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自旋物理委员会
(International Spin Physics Committee)委员,《中国科学》编委会成员、《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编委会成员,中国物理学会监事会成员。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9年获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第六届、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专业组成员(2012-2017);第十一届山东物理学会理事长。
梁作堂于1980年9月至1987年7月,在山东大学物理系连续攻读并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1月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学习并于1994年2月获得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始终坚定以好学笃行为桨,以求实创新做帆,泛舟于“粒子物理与核物理”这片浩瀚海洋。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粒子物理理论,在高能反应意外自旋效应的起源与核子结构的研究中,早期就与合作者揭示出自旋轨道耦合与高能反应意外自旋效应的关系,发展了量子色动力学(QCD)描写核子结构和碎裂函数的理论框架,揭示高能反应单自旋不对称与超子极化的关系,曾被同行称为“Zuo-Tang模型”;2005年与合作者王新年教授原创性地提出了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整体极化效应。十二年后,理论预言相继被系列大型国际合作实验所证实。比如,2017年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STAR实验首次证实了QGP整体极化效应,并将实验结果在Nature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得到国内外同行迅速积极响应;2023年关于矢量介子整体极化的实验结果再次在Nature发表,为QCD相变和QGP性质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梁作堂教授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课题等十余项;发表本领域科研论文100余篇;参加国际和全国学术会议百余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及国内学术会议数十次,并多次在Quark Matter,Spin Physics等国际学术会议做大会特邀报告。2016年,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 清河压梦
  • 四年级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秦莹莹,1977年11月,山东大学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院长,生殖医学与子代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生殖内分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级领军人才、青年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秦莹莹教授长期致力于提高女性生殖健康与防治出生缺陷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揭示POI致病新机制,建立中国女性卵巢储备评估体系,创新卵泡体内、体外激活干预策略,开展高水平多中心临床研究,提供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检测临床应用的循证医学I级证据。研究成果发表在N Engl J Med、Nat Med、J Clin Invest、PNAS等国际一流期刊上,曾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树兰医学青年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


  • 清河压梦
  • 四年级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比较有希望的校友有:曹务春、别朝红…


  • 清河压梦
  • 四年级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徐现刚教授自2000年开始进行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单晶的研究,在碳化硅生长机理、高纯半绝缘创制、装备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系列创造性成果。针对碳化硅单晶“长不出、长不好、难加工”的重大挑战,提出了成核控制、能级补偿和位错复合的学术思想,发展了气相单晶生长和宽禁带半导体能级调控理论,先后突破了2-12英寸碳化硅单晶生长技术,在我国首次攻克了高纯半绝缘碳化硅晶体制备系列技术壁垒,获得了高纯半绝缘碳化硅,应用于雷达系统的核心器件,已全面列装到歼-20战机、空警500A预警机、航空母舰和东风导弹等我军主力装备。专利成果先后转让天岳先进和南砂晶圆等龙头企业,培养了本领域一批产业领军人才,打破国外封锁,实现自主可控,为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做出重大贡献。承担科技部重大攻关***任务、核心电子器件重大专项、973计划、重点研发计划及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自1989年至今一直从事化合物半导体薄膜材料外延及器件研究工作,应用到半导体激光器、发光二极管、异质结晶体管等多种半导体器件,攻克了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腔面灾变损伤及热饱和两大难题,实现了砷化镓基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外延材料和芯片的国产化,服务激光武器等国家重大工程。


  • 清河压梦
  • 四年级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中国自动化学会,以无记名方式投票选举产生180位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和7位第二届监事会监事。以无记名方式投票选举产生59位第十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选举杨孟飞同志为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长,陈虹、高会军、侯增广、孙彦广、辛景民、阳春华、袁利、张承慧、赵延龙、周杰10位同志为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王飞跃同志为学会第二届监事会监事长,陈积明同志和孙长银同志为学会第二届监事会副监事长,一致同意聘任张楠同志为第十二届理事会秘书长。


2025-07-31 21:59: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清河压梦
  • 四年级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张承慧,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讲席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新能源控制”国家级工程中心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IEEE Fellow,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中国电源学会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新能源系统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控制组),教育部科技委信息学部委员等职务。带领团队入选“新能源发电系统优化控制”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主要从事新能源系统控制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与教学成果奖励5项(均排第1),其中,2016、2020、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014、2018年度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何2021年度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2年度光华工程科技奖(中国工程院),2023年度全国创新争先奖,202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017年度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十三五”期间资助项目优秀成果(每5年遴选一次,每个学科仅征集4-5项成果,近22万项中遴选188项),入选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成果巡礼(新能源控制领域唯一,入选率仅为0.2%)。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榜单,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21年、2023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15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山东高校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