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94,692贴子:16,789,592
  • 7回复贴,共1

关于时间的本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时间始于一种观察事物变化的经验现象,演变成知识就是一种抽象的属性概念,这种抽象的概念,又自发形成了一种恒定有序的感觉经验,当时间利用钟表记时,那么常常看表的人就会把时间这种抽象的概念代入到具体的钟表上,以至于可以忘掉时间本是一个抽象的描述概念。以上感觉经验和概念都不足以让我们对时间产生很深刻的认识,那么时间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想要更准确的描述时间,我们就需要一个更稳定的事物去和时间产生联系,这件事物越稳定,对时间的认知就更加可靠。现实中,这种最可靠的事物就是光。光进入眼球形成直观经验与我们产生联系,是我们观察世界的基础手段。
观察与频率:回归时间描述事物变化的特性,观察事物发生变化的本质是一种感觉经验,是一种静态的感觉事物转变成另一种静态感觉事物的感觉记录全过程,与观察、思维、记忆相关,思维判定事物的静态,观察与事物发生联系,记忆记录过程并形成认知。以观察甲态事物到乙态事物为例,中间没别的静态事物发生时,频率为1,中间插入1次静态事物时,频率为1+1,插入N次不连续相同的静止事物时,频率为1+N。频率的发生天然具备观察与认知的有序性,观察者自身恒定不可进行再切割。光被观察到时,它的距离属性(波长)与空间相关,颜色和频率属性与观察者相关,速度属性是观察者、光、空间三者关系的结果。当空间稳定时,光速不变就意味着光的观察频率没变,由此可以把时间这种概念具体放到光的发生频率上来进行客观世界的运动描述。频率是本质现象,时间是抽象描述,自然生命的时间长短本质上是频率发生的次数高低。频率的本质一种运动描述,空间的本质也是一种运动描述,运动形成了意识和认知,物质与发生频率的总和,本质上是一种意识的空间
意识与时感:1.感觉的快慢,人处于放松时,人与客观世界的联系趋于一个平稳的状态,人自身的发生频率恒定,受到惊吓时,会拉长对客观世界的体验过程,这种拉长需要意识以一个更快的自身发生频率去感受客观的频率,当自身发生频率足够快,所看到的世界便会趋于静止,然而这种感觉我们做不到,是因为受限于人的肌体对频率的识别能力,2.不同生物拥有不同的反应能力,这是由于生物肌体天然的固定时感不同,这个固定时感有细微调节范围,受到惊吓会心跳加速,加快自身的新陈代谢节奏,以实现意识的快速反应条件。3.若生物的自然寿命即自身发生频率固定,那么过度受到惊吓和过度专注,都会导致生命的流失速度加快,自然寿命缩短


IP属地:重庆1楼2025-05-01 16:07回复
    生命与运动:关于如何理解生命的运动,其实我想了很久,尝试用一种纯粹的感悟进行理解,不需要依赖任何外物来反证自己,它超脱出了思维的逻辑和理性却包含理性。
    1.首先需要一个静态起点,既有的起点,存在为实,物质为实,实为确定,伴随意识,物质与意识之间存在一个相容的链接规则;
    2.变化的来源,既一种静态到另一种静态的转变,转变需要一个维度结界把两种事物分割开,从甲状态转变到乙状态,物质部分为实,必须完全转化到乙态,意识部分对甲态有记忆联系,是一种不完全转化到乙态,意识必为半虚,实为确定的静态,虚为不确定的自由态。变化是一个整体的自我切割产生的碎片,并在碎片之间转变,这个被切割的整体是一种高维,一种静态,被切割的碎片是一种低维的确定态,碎片状态的维持由规则结界保持;
    3.意识改变物质的运动需要虚实变幻,意识为半虚,.物质为实,实的物质链接半虚的意识,意识把实的部分留到大脑,通过对意识本体虚实的改造来实现大脑里面实的物质状态变化,最终通过大脑对身体发出的不同信号实现生物运动,虚实变化本质上是一种意识操控物质自由活动的一种需要,过去为虚,现在为实,未来是一种不确定的叠加态,当意识对未来不确定的物质进行坍缩,坍缩到一个唯一的状态时,就完成了未来到现在的虚化实转变;


    IP属地:重庆2楼2025-05-01 17:3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为了方便理解,提供一些超越经验的概念:
      1.能:动势;2.量:动势的维持态;3.能量:动势态;4.混沌:未确定事物;5.静:无动势态;6.动:有维持量态的动势;7.静态事物:无能事物形态;8.动态事物运动:有能事物到对应静态的动态转变;9.寂灭:静而消失;
      10.无:净化存在;11.无量:净化态;12:实:同维度下的显化事物;13.意识体:同维度下显化生命体的生命能量;14:天赋:意识的偏好;15:偏好:意识链接事物的强度;16.物质的自在态:定量不定位状态;17.自由方体:定质不定形物体;18.生命本源:维持生命活动的本源能量


      IP属地:重庆4楼2025-05-01 18:17
      回复
        1.本源能量是支持对应事物从某个起点走向终点动势维持态;
        2.意识天然伴生无量的能力,是湮灭事物存在的基本能力,湮灭不确定的物质,使其成为确定的物质,由虚转实;湮灭真实的实质,使其成为虚态,由实转虚。自我怀疑,是意识进行自我湮灭,是重塑自身的前半准备;
        3.时间是生命体的维度结界,也是意识存在于生命体的一种空间条件,当意识的频率脱离了生命体的频率,生命体便失去意识。


        IP属地:重庆5楼2025-05-01 18:47
        回复
          如果是相对真实的时间就其本质而论,是以点为均匀间隔流逝的,与一切他因无关,就像均匀流淌的水流,时间是运动着的永恒,就好比猫会生猫直到永远,如果生出狗就不是永恒了。只有永恒运动时,时间是什么就顿悟了,任何不客观的存在都无法精准描述时间。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5-01 19:28
          收起回复
            补楼上关于时间与永恒的看法,时间对生命有意义,对物质无意义,永恒一瞬,一瞬永恒,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物质是处于静态的,熵增寂灭,能量归零,甚至物质都不需要运动,以前面提到的自由方体模型理解就是,一个物体(自由方体),它的体积形态,可以是球形,可以是方体,可以是多面体,也可以是不规则方体,它是一种量子纠缠不确定态的宏观体现,当然这个方体实际上都不一定算得上是一个方体,但当我们给他施加一个规则,内部必须凝实时,才呈现出了自由方体形态,而这个不确定的自由方体要被意识认知,可能需要从球、正方体、各种长方体,多面体等进行逐个演变,而这个演变过程需要意识记录才可以被感知,所以时间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空间、意识空间,有序才能形成清晰的认知,无序只会导致意识混乱,当生命消亡,时间容纳意识的空间结界便溃散,想象中的比生命更加长久的永恒无意义,一个永生的生命体,能想象出的永恒必然长于这种永生,然而这种长于永生生命长度的永恒对生命本身来说无意义。


            IP属地:重庆7楼2025-05-01 20:10
            回复
              世间一切的本质就是能量,即宗教的上帝、安拉、老子的道、佛教的空。空间是能量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时间的本质是运动,运动的本质就能量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5-01 20: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