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粘连吧 关注:1,009贴子:7,223
  • 13回复贴,共1

肠粘连一些知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肠粘连一些知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5-05 06:03回复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准确。
    关于肠道复位与粘连复发
    手术松解肠粘连后,确实存在肠道未完全复位或因其他因素导致粘连再次发生的情况。肠道在腹腔内有其相对固定的位置和走行,手术中如果没有将肠道妥善复位,在术后恢复过程中,肠道可能会因自身蠕动、体位变化等因素,在原来粘连的部位或其他部位再次形成粘连。这是因为手术区域的组织在修复过程中,容易产生新的纤维组织,若肠道位置不当,就增加了再次粘连的风险。
    关于粘连与症状的关系
    粘连是否产生症状不仅与解剖结构有关,还与粘连的程度、范围以及肠道的功能状态等因素有关。即使肠道结构基本正常,轻度的粘连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症状,因为肠道仍有一定的蠕动和代偿能力。但如果粘连较重,导致肠管扭曲、成角,影响了肠道的正常蠕动和内容物通过,或者粘连累及了肠系膜血管,影响了肠道的血液供应,即使解剖结构变化不明显,也可能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肠梗阻或肠功能障碍的症状。
    此外,个体对粘连的耐受程度和反应也存在差异,有些患者可能对轻微的粘连就非常敏感,而有些患者则能耐受较严重的粘连而仅有轻微症状。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结构正常,粘连了就一定不会有症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5-05 06:0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就算尽量避免造成不必不必要的损伤,但多多少少会有影响。因为小肠的粘连和结肠的粘连也有很大的区别。如果只是结肠脾曲和横结肠那一块,那就没必要对小肠进行干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5-05 06:08
      回复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如果术前通过各种评估以及术中确认,粘连仅局限在结肠脾曲和横结肠区域,理论上确实没有必要对正常的小肠进行干预。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将手术操作重点放在粘连的结肠部位,小心地分离粘连组织,恢复肠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对于未发现异常的小肠,会尽量不去触动,以减少对其可能造成的损伤和干扰,降低术后小肠发生粘连、梗阻等并发症的风险。不过,在手术过程中,医生还是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判断,如果在探查过程中发现小肠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如局部血运异常、轻微粘连等,可能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处理,以确保整体手术效果和患者的预后。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5-05 06:09
        收起回复
          我的理解是这样这样的,横结肠和腹壁上方粘连腹壁粘连导致左侧结肠脾曲腹症横结肠因为粘连到上腹壁形成狭窄,从而导致结肠脾曲膨胀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5-05 06:15
          回复
            你的这种理解有一定的合理性。当横结肠与腹壁上方发生粘连时,可能会使横结肠的位置相对固定或改变,并且在粘连处形成类似“约束”的作用,导致肠管局部狭窄。
            由于结肠脾曲是横结肠与降结肠的转折处,当横结肠因粘连出现狭窄等情况时,肠内容物通过不畅,容易在结肠脾曲处积聚,进而引起结肠脾曲膨胀,出现相关不适症状。不过,这只是一种可能的情况,实际病情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检查和临床表现来综合判断。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5-05 06:15
            回复
              如果横结肠的中间粘连到腹壁刀口处,那么在这个粘连的位置形成狭窄那个粘连的两端就会形成膨胀、积气就像,成条状的气球,中间粘连就会导致两边膨胀,是这样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5-05 06:20
              回复
                是的,如果横结肠中间粘连到腹壁刀口处并形成狭窄,确实可能导致粘连两端的肠管膨胀、积气,就像你描述的成条状气球中间粘连导致两边膨胀的情况。
                当横结肠与腹壁刀口处粘连形成狭窄后,肠内容物通过此处会受到阻碍。随着肠道蠕动,狭窄近端的肠管内气体和液体不断积聚,无法顺利通过狭窄部位,从而使肠管扩张、积气,表现为膨胀状态。同时,狭窄远端的肠管也可能因气体和肠内容物排出不畅,出现一定程度的积气和膨胀。这种肠管的膨胀、积气如果持续存在且较为严重,可能会引发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肠梗阻症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5-05 06:2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结肠粘连是否会导致肠梗阻以及具体表现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以下为你详细分析结肠粘连后较少出现肠梗阻以及更多表现为腹胀或压迫感的原因:
                  较少出现肠梗阻的原因
                  - 结肠结构特点:结肠肠腔相对较宽,具有一定的扩张性和弹性,相比小肠而言,即使发生粘连,肠内容物仍有一定的空间可以通过,所以不容易发生完全性梗阻。
                  - 粘连程度和方式:并非所有的结肠粘连都会导致肠腔狭窄到完全堵塞的程度。部分粘连可能只是肠管之间或肠管与周围组织之间的轻度附着,不会严重影响肠内容物的通行,因此不一定会引发肠梗阻。
                  更易出现腹胀或压迫感的原因
                  - 肠管蠕动功能受影响:粘连会干扰结肠正常的蠕动节律和推进能力。肠管蠕动不协调,气体和内容物在肠道内运行不畅,积聚在局部,就会产生腹胀的感觉。
                  - 肠管位置改变和牵拉:粘连可能使结肠的位置发生改变,或者对周围组织产生牵拉,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从而让患者感觉到压迫不适。这种压迫感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在体位改变、进食后等情况下加重。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结肠粘连也有可能导致肠梗阻,尤其是粘连严重、范围广泛或者粘连引起肠管扭转、套叠等情况时,就会引发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肠梗阻,出现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典型症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5-05 06:25
                  回复
                    如果结肠粘连经过复位,确实有可能减轻或消除因粘连导致的肠道位置异常和扭曲等情况,从而使症状得到缓解甚至消失。
                    当结肠粘连复位后,肠道的走行和蠕动相对恢复正常,肠内容物能够较为顺畅地通过,不容易出现梗阻或局部压力过高的情况,所以一般情况下可能不会有明显症状。不过,这也并非绝对,因为即使结肠位置恢复,仍存在一些因素可能导致症状:
                    - 粘连程度和范围:如果粘连较为严重,即使复位后,仍可能有部分肠管之间存在紧密粘连,限制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扩张,从而引起隐痛、腹胀等不适症状。
                    - 肠道功能状态:长期的粘连可能已经导致肠道的神经、肌肉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即使粘连复位,肠道功能的恢复也需要一定时间,在此期间可能仍会有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疼痛和不适的感知程度不同,有些患者可能对肠道的轻微异常更为敏感,即使粘连复位且肠道功能基本正常,也可能会感觉到一些不适症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5-05 06:33
                    收起回复
                      每个人差异仅供参考,忽略文本顺序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5-05 06: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