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巨蜥吧 关注:14,565贴子:88,543
  • 7回复贴,共1

平原科普,纯属摘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平原巨蜥是巨蜥科巨蜥属的爬行动物,以下是关于它的介绍:
• 外形特征 身体粗壮,头宽颈短,尾也较短,头部有两条脊,尾长为鼻端到肛门长度的90%-120%,尾根起尾背面三分之一处有双脊。体色从灰色到褐色不等,背部有深色边缘的黄色圆斑,尾部有棕色及黄色的圆环,腹面和腿内侧为较浅的黄色,舌头为蓝色。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5-11 03:49回复
    ·分布地区 平原巨蜥栖息于撒哈拉地区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稀树草原/荒漠平原地带,及西部热带雨林边缘地区,包括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厄利垂亚、肯亚、塞内加尔、坦桑尼亚、加纳、苏丹、茅利塔尼亚、乍得、多哥、马里、尼日、尼日尼亚、甘比亚、乌干达、布基那法索、贝南。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5-05-11 03:51
    回复
      2025-08-01 12:39: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热带草原,也见于多岩石的荒漠地带、开阔森林和河边林地。作为日行性动物,活动时间一般在早上9时至下午16时30分,喜欢在洞穴附近晒太阳以提高体温,环境温度超过38摄氏度时会躲在洞穴中避暑。此外,该蜥蜴还具有较强的领地意识,雄性会积极保护领地。
      • 食性特点 属于肉食性动物,食物包括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两栖动物以及爬行动物和鸟类的蛋等。幼体多以昆虫为食,成体则可以吃外壳较硬的软体动物,如蜗牛,偶尔也会进食腐肉甚至较小个体的同类。 幼年的平原巨蜥需要每日进食,而成年个体的进食频率则可以降低到每周2-3次。同时需根据个体大小调整食量,例如幼年(长1米)可吃大约1-4只粉皮的老鼠或1只白霜老鼠,并辅以一些昆虫;成年(超过1米)每周应吃2-3只成年老鼠,并辅以一些昆虫。
      • 繁殖方式 卵生,通常在每年7-10月的雨季繁殖。雌性在交配后4-6周会产卵,会自己挖巢,或利用树洞、白蚁巢及其他动物的废弃巢穴产卵,巢深一般为15-30厘米,产卵数一般为6-29枚,卵的孵化率较高,在32摄氏度时,孵化期约为127-132天。
      • 保护现状 在非洲中西部的分布地较为常见,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无危(LC)。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5-11 03:52
      回复
        平原巨蜥需要宽敞的栖息环境,刚孵化或幼年蜥蜴推荐使用80cm长*40cm宽*40cm高的饲养箱,但因其生长速度快,这个大小的饲养环境仅能支持平原生长至亚成体,成体饲养环境的长度至少需要平原巨蜥的1.5-2倍,所以成年平原巨蜥的饲养环境需更大,最低标准为120cm长*60cm宽*60cm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5-11 03:57
        回复
          温度调控对它们的代谢和活动至关重要,白天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8-33℃,晒点温度在33-38℃之间,夜间则需控制在24-30℃。
          UVB和UVA照明设备必不可少,由于平原巨蜥处于弗格森4区的高强度光照需求范围,所以需要高百分比的 UVB 输出灯泡(8-15%),需每天开启10-12小时,以模拟自然光照环境,并每6个月-1年更换一次灯泡。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5-11 03:58
          回复
            饲养时要避免误食垫材的风险,推荐使用不会造成堵塞消化道的垫材,包括纸巾、报纸、瓷砖、尿垫等易于清洁的材料更加适合具攻击性的平原巨蜥。比较温顺的个体可以尝试使用沙子、泥炭土,树皮,沙砾的混合垫材,它们可以钻入垫材超过60cm深,垫材深度建议不低于20cm,以满足其钻洞需求。用过或弄脏的垫材需要定期更换,至少每两周更换一次,以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5-11 03:59
            回复
              虽然平原🦎在性格、饲养和互动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它们并不适合新手或资源有限的饲养者。首先它们属于附录二的保护物种,而人工繁殖尚未完全普及;其次巨蜥在野生环境下活动量大,需要广阔的活动空间和高昂的维护费用。巨蜥体型较大,食性复杂,很多巨蜥因饮食不当而早逝,脂肪肝就是其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虽然圈养条件下可以改善某些不适宜的特征,但繁殖难度大,养殖费用也极高。即使为巨蜥提供足够的空间、食物和正确的栖息环境,维持它们的长期健康仍是一个挑战。在全球范围内,捕捉野生巨蜥进行交易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尤其是在非洲被捕捉的个体。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影响了物种的自然生态,也给饲养者带来许多道德和实际问题。即便如此,很多人工饲养的个体仍难以长时间存活或繁殖。如果无法提供好的环境和资源,巨蜥可能难以在圈养中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5-05-11 04:00
              回复
                你卖吗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6-18 03: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