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22日漏签0天
家庭教育吧 关注:18,929贴子:126,594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家庭教育吧
>0< 加载中...

值得借鉴的西方教育方式 转贴

  • 收藏

  • 回复
  • Q666_666
  • 默默无闻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记   者:您是对东西方都有相当了解人,在您看来,西方家长教子方式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呢?
    
     陶宏开:我2002年才退休回国,在美国生活、工作了18年,这几年也是经常出国,可以说,我对西方人还是比较了解。
    
     在美国,孩子一生下来就有相对独立生活环境。在孩子出生前,父母就开始布置婴儿房了。孩子从小就有自己婴儿房、婴儿床。父母定时、定量喂孩子、照料孩子。婴儿房不是总有人,孩子从小就养成独处习惯
    中国婴儿大都是跟父母睡在一起。西方孩子生下来就有自己独立空间,睡醒了,没有人在身边就自己玩。孩子习惯了没有人时时守着、护着生活环境,慢慢胆子大了,独立性就增强了。中国孩子睁开眼睛就有几个家长守在身边,孩子没有独立时间和空间,从小就形成对父母一种下意识依赖。
    
     中国家长一天到晚都和孩子粘在一起,会逐渐使孩子感到厌烦;西方父母不是每时每刻都和孩子在一起,这也就是所谓距离产生美,使孩子对父母有一种渴求,见了面会感到很亲热。
    
     中国孩子从小就习惯了在几个家长面前周旋,要吃要喝要零花钱,得不到满足就哭就闹。在美国,一般是不许孩子跟父母要东西、要钱。美国家长都有自己预算,一个星期,一个月花多少钱,该给孩子买什么、做什么都是计算好了。家长生活很有条理,就使得孩子从小就习惯有条理、有规律生活。
    
     中国家长喜欢用钱来表达自己爱。过年、过节,一般家长都习惯给孩子红包,亲戚、朋友也习惯了见面就给孩子红包。这样会使得孩子往往以给钱多少来衡量长辈对他爱。刚刚富裕起来中国人不知道,给红包对孩子是有害无益。比我们更富裕西方人是不兴给孩子红包,而是习惯于给孩子礼品。给什么礼品是有原则、有计划、有讲究,不用孩子说,家长到时就会给孩子买回来。
    
     美国孩子想有自己零花钱,就得自己打工挣钱。一般孩子都会在外面送报纸、帮人看孩子、除草、遛狗、当小工、看守房子等,自己挣零花钱。我美国教授朋友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她们在读中学时就用节假日给别人看孩子,每小时两美元。中国孩子开口就是向家长要钱,动不动就是“你给不给?”家长不给就像犯了罪一样难堪。西方孩子是不能随便向父母提要求。父母给孩子多少钱是有计划、有要求,需要孩子说清用途,结果也要一一汇报。
    
     西方孩子,小时候独立精神就很强,到了18岁,更是彻底独立了


  • Q666_666
  • 默默无闻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记  者:西方家长对大孩子是怎么管理呢?
    
    陶宏开:有一次,我去温哥华看望在那里读大学侄女。那是一个星期天,我以为学校里会没有多少学生。哪知道,一进学校,到处都是人:教室里、图书馆里是学生,走廊里席地而坐是学生,餐厅里也是学生,到处都是勤学苦读学生。很多人都不理解,现在西方大学生,看起来比中国学生更用功,这是为什么?


2025-08-22 10:59: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Q666_666
  • 默默无闻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有人说:“这是生存压力。”难道中国学生就没有压力吗?这么多人争饭碗,工作越来越难找,压力不是更大吗?为什么西方孩子会那么自觉地努力呢?
    
    从经济原因来讲,西方孩子都知道,自己长大之后,在社会上立足是第一位。现在中国孩子很少认真思考这些,他们习惯了父母为他们打理一切。以前,中国孩子可以顶职来接父母班,现在虽不行了,但中国父母依然会说:“孩子,你别怕,天塌下来,有父母给你顶着。”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家庭教育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