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鲍照《拟行路难其四》时突发奇想。前两句“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中的“泻水置平地”为什么不能改成“如水泻平地”,读了几遍觉得不好。但不知原因,仔细考虑了一下,不考虑格律的话,用“泻水置平地”更符合逻辑
个人理解:若用“如水泻平地”,则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然山川景色,大水倾泻而下。既然是自然之水,便不可能同时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流去,与下文衔接不自然。若用“泻水置平地”,则凸现了“人为”而不是“自然”,便使人联想到将一盆水倾倒于空中,水落到地上后自然向四边流,顺理成章。
以上为个人猜测,问一下各位大佬是怎么看的,别喷我
这只是一个高中牲在晚自习的yy罢了

个人理解:若用“如水泻平地”,则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然山川景色,大水倾泻而下。既然是自然之水,便不可能同时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流去,与下文衔接不自然。若用“泻水置平地”,则凸现了“人为”而不是“自然”,便使人联想到将一盆水倾倒于空中,水落到地上后自然向四边流,顺理成章。
以上为个人猜测,问一下各位大佬是怎么看的,别喷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