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毫米深弓门,其实也就是无弓门多了个撑头和冠状沟的高度,下午打了百多发,大部分时间都正常,并且不会打弓门,
不过也发现一个问题:这种几乎无弓臂的弓型,感觉是带动皮筋的弓臂短了,甩手带动皮筋的距离就短了,用以前长弓臂深弓门那时候的甩手节奏,会发现总是甩手过早,然后没有带动到皮筋,却把皮筋指向带歪了,继而把弹丸带偏,落点一直偏持弓手方向,越远越明显。
结论:刚开始使用这种弓型时,需要刻意把甩手节奏放慢一些,才能打出甩手的感觉,然而,甩太慢了,又会容易打到弓门,所以这个节奏需要时间来逐步适应,或许,这就是这种超浅弓门弓不易使用的原因吧。。。


不过也发现一个问题:这种几乎无弓臂的弓型,感觉是带动皮筋的弓臂短了,甩手带动皮筋的距离就短了,用以前长弓臂深弓门那时候的甩手节奏,会发现总是甩手过早,然后没有带动到皮筋,却把皮筋指向带歪了,继而把弹丸带偏,落点一直偏持弓手方向,越远越明显。
结论:刚开始使用这种弓型时,需要刻意把甩手节奏放慢一些,才能打出甩手的感觉,然而,甩太慢了,又会容易打到弓门,所以这个节奏需要时间来逐步适应,或许,这就是这种超浅弓门弓不易使用的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