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出问题很常见。
环境、水质、体质、天气、风、饲养调理节奏等等...
除非你本身有经验,能够大概率缩小问题原因至一定的小范围,否则别人肯定无法通过三言两语给断案。
。
我的建议是 仔细观察,生病就治。
有经验就结合自己条件去调整。
。
分享个个人案例吧:
我有个去年的4cm苗子,去年11月底冬眠到今年4月出眠。
一开始是好好的,后来就侧浮,虽然也经常上晒台,但是还进食,也活跃。
。
当时是遇到那几天降温,温度异常。
但因为我养过过很多、很多,遇到过很多轻微的这种,天气转好后,都能自愈。
毕竟我水体也是老绿水,菌群和水体自净是均衡的,而且苗子本身就不是弱苗。
所以就没在意,想着过几天自己就好了。
。
但是那段时间天气一直也没好,它也越来越严重,发展到彻底沉不下去水,嘴边吐粘液、吐泡泡(呼吸道/肺部有炎症)、伸头张嘴呼吸(前一个问题导致的呼吸困难)。
。
注射的抗生素药类因为我几乎不往龟了,也没有准备。
就把一年多前用剩下的氟苯尼考,将就给它用用。(怕药物因为时间久失效,我用了以前的双倍)
大概3-4次用药吧,它就没有那些症状了,而且从第一次开始,它都是进食的。
之后大概继续又用药3-4次(总共5-8次左右)
看它没有任何的异常,我就放回去了。
。
放回去后,正常喂食一段时间,它开纹很多,图一、图二、里是它开纹的程度。
而且它也很肥啊。
。
前几天呢,又有几天下雨和阴天。
大概三天前?还是两天前.....我忘了。
我观察到它在水里游动是侧浮的,而且浮的姿态有略微的头重脚轻。
但我想着它都那么壮、而且虽然有下雨什么的,但温度不算低。就没管。
。
然后今天再看,虽然依然进食,但看到它有伸头、扩张四肢去呼吸的情况,再考虑它这个症状有几天了。
所以几天就拿出来给它清洗一下,然后干养、泡药。
图三、图四,是拍的它侧浮和头重脚轻的,但可能不是拍的很到位。
图五、图六,是给它泡清水后,拍的两坨💩,看起来还是可以的。
。
那么现在呢,综合它这些症状和表现,我判断它肯定是轻微的病症
上次,用氟苯尼考能够很快恢复,说明氟苯尼考对它的病原是很敏感的,这次应该大概率也会很有效,我也就不用买药了。
。
嗯...我第一次,和这次,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后没有去救治,是因为它已经被我养了很久,而且冷水过冬几个月,我自己很清楚它的体质不差。
喂养时长、喂食状态、生长/生存过程,加上我以往的经验,这些基础的已知条件和它当下的表现,让我能够去决定可以不第一时间用药。
(但如果它不是我养了很久的,它没在我手上冬眠,我不清楚它的体质状态,我肯定会发现的第一天就用药的)
这一段呢,是想表达,
第一.得对自己的龟勤观察,而且要能够观察到异常或正常,不能看了半天没有有效信息的判断。
第二.还得自己心里有个数,得思考这个龟,自己有没有把握,怎么样去处理。这就需要个人对它了解。
我们知道很多龟在养殖场、或者前主人那里,其实并没有饲养的很健壮,其实很多都是亚健康状态的。
所以如果没有足够的了解和把握,其实是没有办法冒风险的。
而且现在的人工繁殖的龟,把根本本来体弱,会被自然淘汰的个体给繁殖下来了,这就需要龟主人自己有一个认知:不是每一只活着的龟都强,它们体质上可能会有差异。
所以还是那句话,要勤观察,要能观察出有效信息来,然后要尽早救治。
。
。
后面呢,我也大概的去总结、思考了一下整个环境。
这个小苗子,饲养它的箱子比30*20大一些,不到40*30,水深8-10cm的样子。
箱子所在的地方,大体上是避风的,没有阴风穿堂风,安置箱子的那堵墙是坐北朝南的。
东方、东南方、南方、西南方。其中西南方有另外的遮挡物,所以没有西南方。
也就是说东风和南风,而且不是空旷的位置,这两个方向往前十多二十米,都有楼。
所以它不会有阴风,但空气又会很流通,因为西南方、西方,也就是箱子的右手边,是有巷子的。
那么就会没有风吹带来的温差和湿度问题(风是一个很大因素,很多人都会忽略)
。
安置位置的因素排除了,
再看水体呢,是老绿水,水质可以自稳,而且就这一个苗子,说实话几乎不用担心什么。
(唯一的那么点真菌,还是冬天绿水加盖,造成的类似发酵粪水的原因造成的,出眠后逐渐更换了水,真菌也得到抑制,蜕壳后就不会有了)
每天也能晒到太阳,正好是中午之后到下午的太阳。
。
然后,这两个点,觉得没有啥问题。
就思考了别的点。
因为水体小,太阳一晒到,升温很快,水会很热,甚至轻微感觉烫手。
所以我就把作为辅食添加的绿植(芝麻萍、圆心萍)给加到龟箱里了,试图给水体降温。
降温的效果确实有了,但是忘了这个龟爱吃素,几乎放下去两三天,圆心萍就全部叶茎分离。
我看到叶子都会变黄、腐烂,我又懒,没有及时清理。
那么这次看到龟有点头重脚轻的浮水(肠炎常见),他可能是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