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块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而对于黄军兰老中医作为治疗癌症肿瘤和疑难杂症的资深的实战派医者,在治疗乳腺肿块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
一、治疗原则与方法
黄教授在治疗肿块时,遵循《内经》中的“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逸者行之”“衰者补之”等原则。她认为,形质的产生与气化密切相关,在消形质方面,采取理气活血、贯穿始终的原则,并根据患者体质适当采取“七补三攻”或“九攻一补”的方法。此外,形质的形成入髓入络,草木之品难以深入,需用虫类等血肉有情之品入络搜剔,破瘀散结,疗效显著。
二、临证医案解析
以一例38岁女性患者殷某为例,其主诉颈部多发性肿块、乳腺结节、子宫肌瘤。经检查发现,患者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和子宫肌瘤并存。黄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甲状腺病变常伴随乳腺和子宫病变,因为腺体指挥部在大脑,甲状腺在其中起关键作用。治疗时抓住主要矛盾,重点治疗甲状腺肿块,可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 初诊:患者面部痤疮满布,脾气急躁,头汗多,口干微苦,纳差,双胁时胀,睡眠差,多梦,月经量少夹血块,大便偏溏,舌胖苔微黄,舌下络脉瘀,脉细弦。辩证为少阳太阴合病夹瘀,治法为和解少阳,温通阳气,散结化瘀。方药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 二诊:甲状腺结节较前缩小,痤疮、纳食、头汗、睡眠、脾气好转,大便爽利,日一行,口干微苦,双胁时胀仍作,舌淡苔薄黄,舌淡苔白,脉细弦沉取无力。方药为原方加当归补血汤。
• 三诊:诸证好转,舌淡苔薄,脉细弦较前有力,自感乳房胀痛仍然明显。上方加三棱、莪术、香附、郁金。 后复查B超显示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较前明显缩小,子宫肌瘤消失。继续以原方巩固治疗。 ——摘自:经方医案结语
黄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治疗乳房肿块的有效方法。她强调从整体出发,抓住主要矛盾,综合调理气化功能,结合虫类药物的搜剔作用,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这为中医治疗乳房肿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一、治疗原则与方法
黄教授在治疗肿块时,遵循《内经》中的“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逸者行之”“衰者补之”等原则。她认为,形质的产生与气化密切相关,在消形质方面,采取理气活血、贯穿始终的原则,并根据患者体质适当采取“七补三攻”或“九攻一补”的方法。此外,形质的形成入髓入络,草木之品难以深入,需用虫类等血肉有情之品入络搜剔,破瘀散结,疗效显著。
二、临证医案解析
以一例38岁女性患者殷某为例,其主诉颈部多发性肿块、乳腺结节、子宫肌瘤。经检查发现,患者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和子宫肌瘤并存。黄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甲状腺病变常伴随乳腺和子宫病变,因为腺体指挥部在大脑,甲状腺在其中起关键作用。治疗时抓住主要矛盾,重点治疗甲状腺肿块,可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 初诊:患者面部痤疮满布,脾气急躁,头汗多,口干微苦,纳差,双胁时胀,睡眠差,多梦,月经量少夹血块,大便偏溏,舌胖苔微黄,舌下络脉瘀,脉细弦。辩证为少阳太阴合病夹瘀,治法为和解少阳,温通阳气,散结化瘀。方药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 二诊:甲状腺结节较前缩小,痤疮、纳食、头汗、睡眠、脾气好转,大便爽利,日一行,口干微苦,双胁时胀仍作,舌淡苔薄黄,舌淡苔白,脉细弦沉取无力。方药为原方加当归补血汤。
• 三诊:诸证好转,舌淡苔薄,脉细弦较前有力,自感乳房胀痛仍然明显。上方加三棱、莪术、香附、郁金。 后复查B超显示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较前明显缩小,子宫肌瘤消失。继续以原方巩固治疗。 ——摘自:经方医案结语
黄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治疗乳房肿块的有效方法。她强调从整体出发,抓住主要矛盾,综合调理气化功能,结合虫类药物的搜剔作用,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这为中医治疗乳房肿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