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之舟吧 关注:189贴子:15,893

“不知何许人”,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知道哪个地方人”的意思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6-21 22:24回复
    有些嫔妃和宫女墓志铭,
    写不知何许人,
    就是不知道籍贯的意思。
    当然,撰文人要知道是很容易的,
    但是真敷衍。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6-21 22:26
    收起回复
      2025-09-09 11:17: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北史:
      王怀,字怀周,【不知何许人也。】少好弓马,颇有气尚。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5-06-21 22:27
      收起回复
        北史:
        独孤楷,字脩则,不知何许人也,本姓李氏。父屯,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6-21 22:30
        收起回复
          顺便讨论一下户籍和郡望:
          旧唐书:凡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有一为丁,六十为老。每一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
          ——旧唐书说,所有男女,三年一造户籍。
          也就是每三年要户籍登记一次、并存档。
          但户籍和郡望,不完全是一回事。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6-21 22:56
          收起回复
            例如,
            旧唐书:
            卢怀慎,滑州灵昌人。其先家于范阳,为山东著姓。祖悊,为灵昌令,因徙焉。怀慎少清谨,举进士,历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
            —————卢怀慎毫无疑问郡望是范阳卢氏。但他的祖父把家迁到了滑州灵昌县。卢怀慎的户籍登记造册在灵昌县。
            当然,他本人居住地肯定是长安。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6-21 23:10
            收起回复
              隋唐时期,很多人说籍贯时都是说郡望地。尤其是墓志铭,绝大多数墓志铭基本都是写郡望地,当然,有些是真,有的是吹。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6-21 23:15
              收起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6-21 23:41
                收起回复
                  2025-09-09 11:11: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韦贵妃是京兆韦氏。她的墓志铭写“京兆杜陵人”,写得是郡望,
                  因为据隋书和旧唐书记载,京兆郡是没有杜陵县的。
                  韦贵妃的户籍地可能是万年县,因为,她的亲人韦安石记载是万年县人。
                  【韦安石,京兆万年人,周大司空、郧国公孝宽曾孙也。祖津,大业末为民部侍郎。】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6-21 23:50
                  收起回复
                    旧唐书:
                    尚宫二人,(正五品。)……掌闱六人,(正八品。)女史四人。尚宫职,掌导引中宫,总司记、司言、司簿、司闱四司之官属。……【司簿掌宫人名簿】廪赐。司闱掌宫闱管籥。
                    内给事八人,(从五品下。)主事二人,(从九品下。)令史八人,书令史十六人。内给事掌判省事。……【凡宫人衣服费用,则具其品秩,计其多少,春秋二时,宣送中书。】
                    —— 嫔妃资料都是要登记的。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5-06-22 00:08
                    收起回复
                      隋书:
                      周氏初有关中,百度草创,遂乃训兵教战,务谷劝农,南清江汉,西兼巴蜀,卒能以寡击众,戡定强邻。及于东夏削平,多有省废。大象二年,通计州二百一十一,郡五百八,县一千一百二十四。
                      高祖受终,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洎于九载,廓定江表,寻以户口滋多,析置州县。炀帝嗣位,又平林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乃置司隶刺史,分部巡察。
                      旧唐书:
                      大业三年,改州为郡,亦如汉制,置司隶、刺史,以纠郡守。……高祖受命之初,改郡为州,太守并称刺史。
                      ————
                      北周时,仍然是州—郡—县三级制。
                      到了隋代,改为州—县制。大业三年,又把“某州”改为“某某郡”。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5-06-22 00:43
                      收起回复
                        汉书:
                        元康元年春,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更名杜县为杜陵。
                        ———“京兆杜陵人”是郡望追溯到了西汉杜陵县。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5-06-22 01:11
                        收起回复
                          旧唐书:
                          凡道士、女道士簿籍,三年一造。
                          ——出家人一样要造籍登记。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5-06-22 01:39
                          收起回复
                            旧唐书:
                            天祐元年春正月丁酉朔,……全忠令【长安居人按籍迁居,】彻屋木,自渭浮河而下,
                            ——按籍,就是按户籍地。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5-06-22 01:44
                            收起回复
                              2025-09-09 11:05: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北史:
                              韦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人也,少以字行。世为三辅著姓。祖直善,魏冯翊、扶风二郡守。父旭,武威郡守。建义初,为大行台右丞,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5-06-22 02: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