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吧 关注:232,807贴子:1,259,691
  • 1回复贴,共1
童年的记忆
静坐凝神,时光的齿轮悄然倒转,儿时的片段如春水涟漪,带着独有的温柔与安然,漫上心头。童年的往事大多已褪成朦胧的底色,可总有一些瞬间,深深镌刻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那些闪耀着纯粹欢乐、天马行空幻想与天真懵懂的时刻,每当忆起,便让我心潮难平。如今回首,童年时光早已化作飘散的云烟,在面对当下复杂纷扰的世界时,才愈发觉得,那段童真岁月,是生命中最珍贵的永恒宝藏。
当真正沉浸在回忆中,感动与惆怅交织,往事如乱麻般缠绕,不知从何说起。清晰的、模糊的记忆彼此纠缠,共同勾勒出一幅斑斓绚丽的童年画卷。
记得儿时,最盼着夜幕降临和小伙伴们玩捉迷藏。分成两队,一队躲藏,一队寻找,大家沉浸在游戏中,忘却了时间,也抛却了母亲的叮嘱。我们在大街小巷穿梭奔跑,平日里不敢涉足的黑暗角落,为了躲避寻找,都成了绝佳的藏身之处。有时被毒虫叮咬,玩闹时浑然不觉,直到回家,才感到伤口火辣辣地疼。
趴在地上玩“过家家”也是常有的乐事。用泥土堆砌成房子模样,随手找来盒子,摘几根野草放进去,就当作是在“做饭”;捉几只小虫子,用土围起来,便成了“饲养”的家禽家畜。几个小伙伴凑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家”。常常玩得满脸脏兮兮、浑身沾满泥土,直到母亲举着鸡毛掸子怒气冲冲地找来,才哭哭啼啼地跑开。可到了第二天,大家又默契地聚在一起,继续这场充满童趣的游戏。
用铁丝、自行车链条和橡皮筋自制火柴枪,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绝活”。做好后,伙伴们相互炫耀,然后兴致勃勃地瞄准树干上的毛毛虫“射击”。如今想来,会制作这种火柴枪的80、90后少之又少,甚至很多人都未曾见过,这让我心底生出一丝小小的自豪。
我们还干过不少“调皮捣蛋”的事。爬墙上房掏鸟蛋,却冷不丁被鸟窝里的蛇吓得惊慌失措;拿竹竿捅蜂窝,结果被愤怒的蜂群追得四处逃窜,最后哭着跑回家;结伴溜到城边的庄稼地偷西瓜,吃完后还恶作剧地在瓜瓤里留下“印记”,再把瓜皮拼好放回原处,坏笑着溜走。不过更多时候,是被看瓜老伯发现,拿着木棒追得我们四散奔逃,有几次还被当场抓住,吓得惊慌失措。我们也会捉几条毛毛虫,偷偷放进女生的书包或铅笔盒里,等她们惊叫时,再“英雄救美”般把虫子抓走踩死。要是被发现或告状,就免不了被老师罚站、罚打扫卫生,但即便如此,依然屡教不改。
跳皮筋、玩弹珠、跳房子、扇烟盒、滚铁环、打土块仗……这些简单的游戏,承载着儿时最纯粹的快乐,是陪伴我成长的美好记忆。
童年里,还有两件事令我印象格外深刻。刚上一年级时,听闻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在我幼小的心中,毛主席就像画像里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难以接受这样的伟人会离开人世。学校组织我们去广场参加追悼大会,哀乐低回,播音员声音哽咽,看着身旁的大人泪流满面、悲痛不已,我也跟着嚎啕大哭。那时的我,其实并不真正懂得悲伤,只是下意识地模仿着周围人的情绪。
第一次看电视的情景也历历在目。此前只闻其名,未见其形。那年春节前,父亲单位添置了一台彩色电视。除夕夜,全单位的人都聚集在大餐厅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我好奇地盯着电视屏幕,满心惊奇。记得有位老奶奶还绕到电视后面查看,嘴里念叨着:“电视里咋钻出来这么好看的神仙人物?”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如今,这些充满烟火气与童真的场景,早已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难觅踪迹。很多事情,只有亲身经历过时代的变迁,才懂得其中滋味;有些事物,只有在改变之后,才会明白它在记忆中的分量。这些童年的记忆沉淀在心底,化作一份温暖的慰藉与内心的宁静。我们无法再回到那个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但正是这份珍贵的回忆,给予我们从容面对现实的勇气和乐观积极的心态。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6-28 12:37回复
    好的,谢谢!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7-04 09: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