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吧 关注:463,215贴子:3,358,537
  • 7回复贴,共1

米畜对缩小重巡洋舰射击散布的研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7-02 21:36回复

    BuOrd一直在试图解决8英寸炮射击散布差的问题。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使用较短的8英寸炮弹(3.5倍径而不是4.5倍径);这样,散布分散程度将大大降低(在25000码的射程上从1000码减少到600码)。但是,较短弹药的弹道性能要差得多。最大射程范围从35200码减小到31200码。在任意仰角上,射程平均减少2800码。此外,在初始速度为2700英尺/秒时,击穿4英寸侧面装甲,较长的炮弹比较短的炮弹,击穿距离要远4300码。另一方面,较短的炮弹落角更大,因此在2700英尺/秒的初速下,它会在18800码(而不是较长炮弹的20500码)击穿2英寸水平装甲。此外,当从三联炮塔全齐射时,长炮弹似乎不稳定。
    BuOrd建议,如果较长的炮弹能够切实可行的,它将保持相当大的优势,尽管较短的炮弹在甲板穿透方面更有效。在远程射击中,击中水平装甲的次数大约是击中侧面装甲的两倍,“因此,如果将1300码的优势乘以2,以得到2600码的增加的击穿区,那么3.5倍径炮弹仍然比4.5倍径炮弹短1700码(4300减去2600)…..当使用3000英尺/秒的初速时,这种关系成立。但2700英尺/秒初速的4.5倍径的炮弹的表现则优于3000英尺/秒初速3.5倍径炮弹的表现…………..在炮管磨损方面,这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这进而似乎需要增加炮管之间的间距,即采用新的炮塔设计,增加炮座直径,至少是在座圈上。现有的三联炮塔可以通过延迟线圈进行射击,这样只有两个相隔较远的外侧炮实际上会一起射击。
    在特殊测试中,重巡洋舰波特兰号在发射外侧炮之后略微延迟发射中间炮,实现了700码的射击散布;分齐射(有效炮口间距为90英寸)实现了仅仅450码的射击散布。这个测试似乎表明,将炮口间距从目前的45英寸增加到72英寸,可以减少15%至20%的射击散布。然而,在现有的重巡洋舰上:分齐射将减少10%至15%的净射速。波特兰的测试似乎还表明,8英寸炮被高估了,其初始速度应该从3000英尺/秒降低到2700英尺/秒;仅这一点就会使长炮弹比短炮弹更具吸引力。
    BuOrd喜欢分齐射解决方案:“炮塔上的火炮安装在单独的摇架中,当外侧的火炮开火时,中心炮可以安全地...装填弹药,可以使用分齐射。几乎不会或根本不会减少射速。使用现有的8英寸巡洋舰炮塔时,除非在特别有利的情况下,否则无法采用这种方法,因为所有火炮都是共炮鞍的,必须同时被调整到装填位置,否则将极大影响射速。因此,威奇塔号的新8英寸炮塔被专门设计,以允许其中的火炮单独装填和发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7-02 21:50
    回复
      2025-11-10 10:08: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早期127普遍不风帽是否也考虑了长径比的影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7-02 22:09
      回复

        米畜共炮鞍还是单独俯仰,和炮口间距无关,从NW上的名称可以看出来
        共炮鞍:twin,triple
        单独俯仰:two-gun,three-gun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7-02 22:46
        回复
          美国早期重巡洋舰拥有长风帽,升力中心与炮弹重心距离大,不利于陀螺稳定性,而且炮管的缠度较大,为1:35,解决这个问题方法之一是降低膛线缠度,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缠度在Mark 12 mod 1减少为1:25
          相反,日巡应当不存在此类问题,九一式穿甲弹弹长偏短、风帽也很短,而且采用锥形风帽,相比同样长度的圆弧形风帽,升力中心更靠后,进一步缩短与炮弹重心的距离,而且缠度较小,为1:28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7-02 22:46
          回复
            三炮共鞍设计是真坑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7-03 10:42
            回复
              双联装炮塔会使用延迟射击吗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7-03 11: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