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吧 关注:260,155贴子:2,624,160
  • 13回复贴,共1

抛砖引玉:坦克发动机液冷式冷却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长久以来德三动物园常常被诟病小排量、高转速导致了大的散热需求,导致其能却系统重量大、浪费功率,甚至需要控制转速降低散热压力,但是却几乎见不到具体指标
近日得到一本苏联在战后不久(1948年)编写的《坦克发动机液冷式冷却系》,其中介绍了散热冷却系统的原理与二战部分坦克的实例,与一般刻板印象略有出入
在这里发出来,我的水平不足,就当作抛砖引玉了

该书有其中译本,1958年出版


IP属地:湖南1楼2025-07-20 16:11回复
    俄文原版我没有找到直接下载的pdf版本,不过线上网站可以阅读,图片可以直接下载


    IP属地:湖南2楼2025-07-20 16:12
    收起回复
      2025-07-29 21:58: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首先先理清散热原理,与直观感觉不同,发动机散热量不仅与燃料消耗率有关,而且也与转速有关,因此高转速段,发动机的散热量其实是下降的
      书中以A坦克为例,虽说没有写明,但是从前后文的动力结构、以及一些指标(1800转/分)来看,指的就是T-34







      IP属地:湖南3楼2025-07-20 16:21
      回复
        然而与发热量相反的是,对于单阶风扇散热,散热量与转速成正比,因此反而容易在较低转速出现过热,当然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调整









        IP属地:湖南4楼2025-07-20 16:26
        回复
          书中给出了五型坦克散热冷却系统的指标,从中可以看到,相较于A坦克(可能是T-34),T-V(豹式)、T-VI(虎式)的冷却风扇功率相较于总马力的比例并不算高,散热面积/马力也没有高出许多,重量/马力甚至更低



          IP属地:湖南5楼2025-07-20 16:32
          回复
            对于A坦克冷却系统的点评









            IP属地:湖南6楼2025-07-20 16:37
            回复








              IP属地:湖南7楼2025-07-20 16:40
              回复
                对于T-V坦克冷却系统的点评






                IP属地:湖南8楼2025-07-20 16:43
                回复
                  2025-07-29 21:52: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湖南9楼2025-07-20 16:45
                  回复
                    当然书中还点评了包括M4在内的其他坦克,篇幅有限,各位可以自己看原文


                    IP属地:湖南10楼2025-07-20 16:46
                    回复
                      从战后观点来看,二战时各国的冷却风扇功率都偏小,与最大功率之比不超过10%,一般在6-8%徘徊,战后则普遍上升至10以上,甚至普遍高于12%
                      这可能是由于战后发动机功率偏大、而散热面积受限,不得不加大冷却功率,不过也可能是二战冷却风扇功率确实不足,因此或多或少能看见某些坦克过热的描述


                      IP属地:湖南11楼2025-07-20 16:52
                      回复
                        二战时期坦克发动机几乎不怎么使用增压技术,涡轮增压更是遥远,因此我个人认为T-10、T-64使用的废气引射散热在二战坦克自吸发动机上或许是一个好技术,毕竟不用消耗发动机功率驱动风扇



                        IP属地:湖南13楼2025-07-20 17:00
                        回复
                          德黑造的谣又不能信


                          IP属地:加拿大14楼2025-07-24 13: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