钰龙家的39套我其实很早之前就在展会上听过工程机了,但我第一次真正感觉到这套设备的完整实力,其实是在龙哥的试音室里听他自己搭配的一套桌面音箱系统,音箱本身声底还是偏还原的类型。我还记得当时听的是张学友,39套装呈现出来的音色相当醇厚深邃,温暖的同时保留了恰到好处的颗粒感。虽然解码部分用的是以“数码声”闻名的ES9039PRO,但D39更多只是利用了这款DAC的信息量,同时还将声底调校得扎实绵密且微暖,完全没有干涩的毛病。而A39也是典型的钰龙式调音,下盘很稳重,低频凝聚力和能量感都比较强,中频的厚度和密度也相当出色,人声的韵味十足,乐器的音色也非常饱满。高频方面,这套官方搭配的延展度和泛音的丰富程度是不如DA1和PA1旗舰套装的,整体偏柔和且有一定厚度,亮度适中。
大体上这个套装的调音是很聪明的,本身的乐感和素质都过硬,调音风格又是比较大众化的讨喜路线。规模感虽然也就是中规中矩,驾驭不了编制特别大的曲子,但作为次旗舰定位的一个套装,能伺候好常见的流行人声、电子乐、小编制这类曲目就完全够用了,交响爱好者当然是乖乖选旗舰套。而且39套的体积不大,放桌面或者小型器材架都比较方便。我拿MEZE、达音科、HIFIMAN的几款旗舰大耳和它搭配过,不管是定位、密度还是音色都表现得很平均。这个调音放在音响系统上听听港台老歌、欧美流行之类的也很对味,甚至我拿它来放过一些录音制作瑕疵比较多的JPOP,39套能够抹掉一些令人不快的毛刺,让听感变得柔顺宽松不少。
另外这个套装还有不少非常烧友向的小设计,比如一看就是龙哥量身定制的脚垫,还有提醒你好好热机的内置温度计。龙哥本身是一个对细节抠到极致的烧友,工作室看似器材堆积如山,但从碟片版本的选择,避震的软硬,到路由器的状态,每个环节他都算计得清清楚楚,并且这种态度也完全反映在了他的产品上。亲测A39达到比较好听的状态要奔着50度去,夏天热机时间会短一些,感受这个变化的过程也是很有意思的。松不少。



大体上这个套装的调音是很聪明的,本身的乐感和素质都过硬,调音风格又是比较大众化的讨喜路线。规模感虽然也就是中规中矩,驾驭不了编制特别大的曲子,但作为次旗舰定位的一个套装,能伺候好常见的流行人声、电子乐、小编制这类曲目就完全够用了,交响爱好者当然是乖乖选旗舰套。而且39套的体积不大,放桌面或者小型器材架都比较方便。我拿MEZE、达音科、HIFIMAN的几款旗舰大耳和它搭配过,不管是定位、密度还是音色都表现得很平均。这个调音放在音响系统上听听港台老歌、欧美流行之类的也很对味,甚至我拿它来放过一些录音制作瑕疵比较多的JPOP,39套能够抹掉一些令人不快的毛刺,让听感变得柔顺宽松不少。
另外这个套装还有不少非常烧友向的小设计,比如一看就是龙哥量身定制的脚垫,还有提醒你好好热机的内置温度计。龙哥本身是一个对细节抠到极致的烧友,工作室看似器材堆积如山,但从碟片版本的选择,避震的软硬,到路由器的状态,每个环节他都算计得清清楚楚,并且这种态度也完全反映在了他的产品上。亲测A39达到比较好听的状态要奔着50度去,夏天热机时间会短一些,感受这个变化的过程也是很有意思的。松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