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吧 关注:27,792贴子:975,754
  • 2回复贴,共1

花晓霜——纯白软弱的动态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花晓霜的人设是非常典型的“纯白圣母”,在目前的普遍观点中,这类设定有巨大的局限性,会带来人物的扁平无趣。但作者本人对花晓霜的偏爱显而易见。看似局限的人设并没有妨碍作者在她身上进行理想化的表达,为她塑造独立完整的人格和成长线。
花晓霜出场的绝大部分戏份她的形象都非常孱弱天真,动不动就要晕倒、要哭,什么坏人都想救,甚至要为此和梁萧生气。在与梁萧的关系中,她对梁萧依赖至极,几次三番要给他殉情,即便处于和梁萧柳莺莺的三角关系中依然对他痴情不改。
单从以上描述来说,花晓霜几乎完全违背独立性塑造。但我依然要说,“不被凝视”、“受到尊重”其实与这些外在的人设关系有限。花晓霜作为一个“纯白”型角色,其人物内在逻辑的合理性强,“外柔内刚”四个字拿捏得极其精准,实际上远比现在常见的所谓“大女主”更有主体性。
下面来说一下花晓霜的塑造做对了哪些。
第一,花晓霜一切符合刻板女性规训的人设均有合理解释。
她圣母的性格遗传自父亲,也算“家学渊源”。单纯则是因为从小身患重病,身边人把她看得非常紧,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从没接触过外界的险恶,因此对人性之恶缺乏认知,抱有幻想。
她对梁萧痴情,是因为这个男人和她青梅竹马年少情深,为了救她、救她的家族、救她的师父,几次拼死搏命。
梁萧尊重她偏爱她,无条件信任她,事事以她为重,和她有共同语言。在她学医行医的路上鼓励她,教她待人接物,帮她挡下人间险恶。梁萧对她来说太好太值得,实在无法把她的痴情归结于对女性的痴情规训。她对梁萧痴心天经地义,是以自己为主体思考的结果。
第二,花晓霜的基础人设一以贯之,说到做到逻辑通顺。
从几岁的时候开始一直到全书结束,花晓霜始终都认为人命至重,一直都是圣母从来没变过。因为想救人所以学医,学了医又想行医。梁萧和她重逢的时候突然发一些爱情的疯,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她即便自己身体孱弱朝不保夕,依然坚持要为他人救治。即便后面见了多少人心险恶,花晓霜依旧初心不改。
她聪明,几岁就已经认得小篆金文,能教梁萧读书识字、算学入门。长大后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全都信手拈来。帮梁萧破译紫府元宗,与毒罗刹谈论药与毒的关系,和贺陀罗探讨脉理。她在医术上态度专业、积极好学,后期更是能将人随意搓扁揉圆神乎其技。
她坚韧执拗,本事高心性高。从小身患重病,并没有因为自己承受痛苦、与他人不同而养出坏脾气,反而格外温柔宽和。以为梁萧身死、被逼离开天机宫、自己病情加重朝不保夕,重重挫折下丝毫没有自暴自弃,坚持学医救人,不顾自身。梁萧对她的行为作风极为推崇并非情人眼里出西施,而是实打实的值得敬重。
第三,随着剧情发展,花晓霜的人设有合理的动态变化,即一般所说的“成长线”。
尽管圣母的人设从来没变过,但花晓霜对于周围世界的认知是变化的。她在离开天机宫、师父去世之后,由梁萧陪着一段时间行医、冒险。在这期间她理解了人有善恶,该如何待人接物、保护自己。
从韩凝紫手中死里逃生、指点花生废了贺陀罗,两场交锋中花晓霜学会了撒谎、拼命。不得不说梁萧于她而言不单单是爱人,更是良师益友。与梁萧分开的十余年里,尽管作者安排了萧千绝这个保镖,但更多琐碎日常的恶意,必然需要花晓霜自己应对。十年后的她意态从容、气度不凡,还能逗梁萧玩,早不是当初娇怯怯的小姑娘了。
第四,在每个关键节点,花晓霜都在主动选择进而带动周围人。
选择宽容、教导、劝慰梁萧,逼梁萧不许向毒罗刹复仇(快给梁萧气死了,结果还是舍不得她巴巴的回去找她)在三角关系中先选择逼梁萧选,又先选择退出,梁萧与萧千绝对决她想用迷药,百丈坪用神仙倒救梁萧,为了不被天机宫困住选择离开,元军攻入天机宫时主动放弃断后的梁萧。
以上剧情的节点中,花晓霜始终都保持着自己判断。她的人设是纯白而脆弱的,书中一大半剧情她都在依赖别人活命。按理说这样的人设最方便推卸责任、自称无能为力、随波逐流,但花晓霜并没有成为这样的形象。她丝毫没有因为自己弱势而放弃有所作为的可能性。
坦然面对毁誉褒贬,但行好事不问前程。从不把自己选择的责任推到别人头上。无论大敌当前还是放弃爱人,她都敢于主动使用自己掌握的权利、能力,哪怕这是微小的、被别人施与的。最终她因为对自我的坚持逐渐走出了束缚,活出自己的人生,是幸运也是能力。


IP属地:上海1楼2025-07-28 20:05回复
    还可以,几次梁萧不在都表现得柔中带刚,身体后来也养起来了,能打过那个女的虽然有属性克制,打不了一流打三流还凑合,起码走江湖也可以了。我开始觉得梁萧非要一夫一妻有点逆天,后来看了《天山一抹绿》她说“你还不如胭脂懂我”感觉也是这样的,当年确实是我欠考虑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7-28 21: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