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高岗流泉
宋魁停下脚步,缓缓坐在山路与坪台中间的松树旁,示意龙鹰自上山坪。
龙鹰暗忖待会若情势不妙,弄不好要再现追鸟妖时从山顶滑翔而下的壮举。不知为何,他对方陵仲这个武林神话总存有提防之心,就若初进神都面对武曌时那种如履薄冰的心态。
方陵仲转过身来,以饶有兴味和温和善意的目光注视着他。
他裘褐为衣,跂蹻为服,身形高大有睥睨天下之姿,眼神专注而深邃,似能洞察世间一切。身上服饰虽简朴,但露出衣袖的双手皮肤白皙如少女,手指修长而稳定,指甲修建得洁净整齐。龙鹰还是未睹其全貌,因为他鹅冠博带,面上挂着一副浅黑色的方巾,方巾内由紫色彩线,绘制着一个奇异的图案,图案线条简单工整,内部为一个以黄金分割法绘制的五芒星,外部绕以紫线围成个圆形。
这种颇符合美学设计的几何图形,龙鹰还是第一次看到,既有点像吐蕃雍仲本教“万”字型图案,也类似道家“阴阳鱼”图形,似乎是综合了二者之长。
方陵仲用颀长的手指揭开面巾,露出有若大理石雕刻而出,巍若松柏的古朴面容,他和武曌一般该都是八九十岁的耆宿,但精纯到极致的先天真气让其脸上毫无岁月沧桑的痕迹,看起来只是个三十四岁精力充沛的中年人。
他微微一笑,笑容在高挺的鼻梁衬托下更具生动的感染力,爽朗道:“这副面具是亡故的内子生前所制作小玩具,我常年戴着避见庸人。既见邪帝,当然不能再遮遮掩掩,必须坦诚相待。真诚才是世间最强的功技。”
龙鹰想不到他会是这样一句开场白,本严阵以待的防备,不由顿时放松下来,轻轻走近,学他一般俯瞰山坪之下的壮丽山河,惬意的深呼吸后才道:“千黛姐绘制的这精巧图案,可有名称?”
方陵仲目光中涌起回忆的温柔,双目中紫气涌动,转瞬即逝。直到这一刻,龙鹰才能感觉他从天地间某种玄奥难明的契合内剥离出来,变成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人。
“当然有,她最爱的是岭南的紫色桔梗花,这图案亦叫做桔梗印。”
龙鹰感慨道:“三闾大夫屈原在《橘颂》中颂吟的独立不迁,深固难徙,苏世独立,闭心自慎,秉德无私的高尚品德,确是徐子陵父女人生写照。”
方陵仲欣慰的笑道:“内子早说过邪帝是她的莫逆知己,因为小鹰和寇仲是一类人。”
由邪帝改称小鹰,瞬间又把两人复杂难明的关系又拉进几分。
龙鹰耸肩道:“若是把小弟当朋友,钜子为何从十年前就采取若即若离、若隐若现的态度对待呢?”
方陵仲微微一笑,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看着山崖下奔流不息的河流,淡淡道:“北泾渭,东灞浐,南潏滈,西沣涝,八水绕长安,千年风华好。我们脚下就是八水之一的沣河,由南穿香积寺的潏滈两河交汇而成,沣涝两河乃西周丰京和镐京发源地。”
龙鹰顺着他接道:“八水绕长安的格局,在唐代达到鼎盛,既是都城防御体系的核心,也是农业灌溉和水运交通的命脉。所以《八纮图》的内容外折之术,精髓尽在下册折水之道中,亦是九野望等模仿不来的根本。”
方陵仲欣然道:“正是如此。《八纮图》下册就算送给仲满又如何,平城京的山川河流走势,和长安完全不同,倭人充其量只能是邯郸学步,模仿个皮毛。小鹰最大的对手,不是田上渊抑或九野望等,自始至终只有台勒虚云一人。”
这是龙鹰从胖公公之后,第二次从尊敬的长者口中听到同样的话语,暗忖自己似乎有些当耳边风了。自九卜女失踪后,他并不怎么去积极关心台勒虚云和无暇的行事,甚至隐隐觉得大江联已被北帮钳制得动惮不得,加上香霸和洞玄子逃往洛阳,大江联颓势尽显,因此暂时对其重视程度变轻,转而紧盯有宗韦集团背后撑腰的北帮。
龙鹰收摄心神,转头缓缓看向凌风傲立的方陵仲,沉声道:“然则钜子与小可汗的关系,是敌还是友呢?”
方陵仲像是早料到龙鹰会有此问,精神未出现任何细微的波动,淡淡道:“很多年前,于长安城之东,在一个灞柳风雪的夜晚,台勒虚云和我也如今日与龙兄般,肩并肩促膝长谈。”
龙鹰渐渐意识到了方陵仲不愿见自己的原因,愕然道:“难道谈话之后,台勒虚云与钜子从坐而论道的朋友,变为对立的敌人?因此不愿见我,以免出现另一个台勒虚云?”
方陵仲古井不波的面容,罕有的露出遗憾的神色,沉声道:“若说是对立关系,却也言过其实。但确实是如长安城北的泾河与渭河一般,话别后两者意见向左,立场变得泾渭分明。”
龙鹰想起台勒虚云在香霸赌坊水榭中,畅谈的关于天地气运的话语,事后虽大致揣测出台勒虚云意图挑起规模空前的文明圈级战争,但只是大致摸出个轮廓,这智比天高的小可汗将如何去实施,龙鹰此刻尚是盲人摸象。
龙鹰稍稍侧身,摆出请教的手势。
方陵仲道:“我们谈的是春秋时百家争鸣的思想火苗,邪帝在这方面有何见地?”
龙鹰知对方在考自己,不敢随意敷衍,认真思索后才道:“小弟对经史子集涉猎不深,只能算门外汉。但从从孔子那我感受到一份爱心,从孟子那领会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我体味到一腔热血,从庄周我读到一份洒脱,从荀子、韩非那我只看到一双冷眼。”
方陵仲击掌喝彩,笑道:“诸子百家,最杰出的几位代表皆乃子姓后裔,其实都是同宗亲属,太史公亦有‘殷商有大仁’之慨。孔墨庄周等皆是有底限,有抱负,有主张的人,彼此间其实更多是传承关系,并不对立排斥,可惜后世如董仲舒之流汉儒窜入,歪曲义理,把先贤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偷偷改换成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硬生生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高低贵贱。”
龙鹰道:“听高奇湛曾提到过,小可汗对墨家思想并不认同,钜子和他的分歧难道就是来源于此?”
方陵仲道:“他指出墨家主张的三大弊端,针砭到位,我虽为身位墨门宗主,内心却是认同的。”
龙鹰被引发兴趣道:“愿闻其详。”
方陵仲缓缓道:“其弊一,束缚自由,压抑人性;弊二,空泛理想,脱离现实;弊三,只重实用,缺乏包容。”
龙鹰反刍片刻,由衷的道:“这三点总结的言简意赅,换小弟来说,虽总感觉有些不妥,但绝不能如此条理分明的表达出来。”顿了顿又道:“第一点注定了墨学的传承单薄,第二点注定了它难以被大众接受,第三点注定了它不能服务于当权,和作为凝结人心的工具,只能沦为隐学。”
方陵仲不以为杵的道:“这些弊端,墨翟晚年已经有所觉察,于是转而率墨徒从黄老道学中吸取精华,敬鬼神,明天志。商山四皓中夏黄公魏彻,也就是传张良《素书》的黄石公,真正身份是墨门第三代钜子魏人腹䵍。韩信之师尉僚也乃魏国布衣,墨徒出身。故而,钜子令中不仅有祖师早年自创的善守之墨子剑法,还藏着本门历代钜子整理出的精华体悟,如善攻之百战刀法,又或各种山地、守城兵法,更有特战专述,如十八铁卫之特训方法,和骑兵突袭术等。补遗甚多,并非小可汗表面所看到的那般恒定不变。”
纵然之前听檀宗提到过徐福、张良乃墨家外放“灵子”之事,听至此处龙鹰也不禁内心剧震,暗忖原来墨门虽然在秦火后称为隐学,但不仅没有消亡,还成为了推翻秦朝暴政,和之后楚汉之争的暗中推手。又想起司马贞曾提到了汉高祖刘邦一见到商山四皓,就打消了废长立幼决心,这四个崇尚黄老道学的耆宿,才是他背后军事集团的核心。
(编者注:刘邦本名刘季排行第三,身边的军事集团几乎都是由魏人构建,刘邦自己甚至不拜父亲刘太公,主拜魏国祭祀,更以魏信陵君为精神导师。刘邦母亲为魏国人刘媪。西汉,实际上是汉魏。)
龙鹰恍然道:“原来享誉天下的天刀九式,竟是从墨子剑法中破蜕而来,难怪我总感觉高奇湛的剑法与宋魁的刀法颇有共通之处,使我的魔气很难作出平时的‘隧穿’效应,更感觉到他们的守御力中似蕴藏着永不枯竭的源力一般。”
方陵仲看龙鹰一眼道:“因宗门秘源的缘故,这些补遗我当年不便透露给小可汗知悉,却派出高舍奇去协力他完成心愿和计划,邪帝既然是飞马牧场的新主人,这些秘密当然不能再相瞒。”
龙鹰心有余悸的道:“难怪小弟一直感觉飞马牧场的结亲之计,是小可汗周密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消灭我这颗不足为患的横河卒,他竟然亲自出手,并全力相搏,务必要阻小弟在牧场之外。”
方陵仲哑然失笑道:“小鹰过谦了,你岂是一颗普通的横河卒,实则是横冲直撞的霸王車。你亦不知道你的无心之举,对台勒虚云本自诩天衣无缝的计划产生了出乎意料的变数,输掉了和我对赌的‘成为马场之主’之局,不能听到我们此刻谈论的墨门之秘,也让他把范轻舟当成了人生游戏中最大的竞争对手。”
龙鹰暗忖台勒虚云确是把人生当一场游戏的淡泊态度。如杨清仁、洞玄子般对名利权势有狂热的追求,这亦是他们的人性弱点,龙鹰每每能掌控这些弱点将这些对手逼在下风,而台勒虚云显然是个没这方面弱点的对手,故而高明老辣如胖公公,应对其的策略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只求不被他所算。
龙鹰扶额道:“原来中间竟存赌局,难怪小可汗不顾一切的要把小弟置于死地,千算万算,却算不到小弟竟能死而复生。”
方陵仲道:“他不仅不屑墨家,同样也瞧不上佛学。看着这山坪下的飞瀑流泉,我仿佛重闻当年他讥讽佛学的铮铮话语。”
龙鹰道:“小可汗在小弟面前,一向风度翩翩,鲜有激情慷慨的表现,由此可见他内心对宗主实存孺慕。或是想用略微偏激的话语,博得宗主的重视和认可。”
方陵仲点点头,又摇摇头道:“意义是抽象的,经验是真实的,是意义和经验促使人们来到特定的场所,参与一些博弈的活动。平时获得的经验和生物博弈的本能,决定了行为模式。我与他看法相似,一生中的大部分事情都是游戏,睥睨天下的他,是不会对任何人心存敬慕的,只有游戏输赢这种强烈的感官刺激,才能触动他内心。”
龙鹰道:“生长是本能,毁灭亦是本能,小弟认为人性的本质是利益交换。之前墨学的没落正是忽视了这关键点,忽视了利益交换。不管德治还是法治,都需要遵循此点要核,才论其它。难怪西汉和初唐皆以黄老道学为国教根本,采取内圣外王的治国理念。变则通,此是墨家主动和道家融合后,摒弃先前弊端,变通出的补遗之道。”
方陵仲意味深长的道:“邪帝此番阐述,比小可汗洞察得更入木三分。但墨家也好佛门也罢,他和我归根到底,其实谈的正是人性。”
龙鹰道:“他对佛学有何见解呢?”
方陵仲道:“他也为佛学指出了三大弊端。其弊一,断灭天伦,违背人性;弊二,执着空寂,丧失进取;弊三,舍本逐末,离行求理。并言彼徒知静坐澄心,而不知行事即是工夫。”
龙鹰默然半晌,魔目一翻才道:“我亦认同小可汗的观点。佛教一方面主张‘万法皆空’。否定世间一切存在的实体性,另一方面又建立了复杂的修行体系和严格的戒律规范,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如果一切皆空,那么修行,解脱等概念也应该是空,为何要执着于这些概念呢?”
真正的精神成长,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在面对现实挑战的过程中,去奋力进取,实现自我超越,这是龙鹰一直贯彻的行动信条。
方陵仲叹道:“直至此处,我们三人的思想立场,其实并无矛盾。”
龙鹰诧异道:“我不明白,矛盾分歧在哪呢?”
“小可汗认为,墨翟一定是从景雁宫天门内获悉了超越这个世界的秘密,因此才能超越人性,推崇出脱离现实的‘廉爱、非攻’等未世理论。小可汗提出要进入竟雁宫天门一探究竟,我开出的条件即是先成为马场之主。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赌输了。当小鹰你欢蹦乱跳的出现在牧场后,小可汗再也没来见过我。”方陵仲以有条不紊的语调说道。
“轰”
龙鹰脑中轰鸣,顿时想起了惊悉仙门之秘后的天师席遥和僧王法明,二者肯定了仙门的确实性后,性情和行为确实判若两人,由之前的阴狠算计,渐渐转变成无私分享的高格调品行。很难说台勒虚云的推测是异想天开,而是合情合理。
方陵仲再看龙鹰一眼道:“台勒虚云不屑儒家提出的性向善,和法家提出的性本恶理论。他提出人性的本质是排它性,排他性体现在‘贪嗔痴’中。所谓的天国神佛,是摆脱了贪嗔痴的人,只有摆脱贪嗔痴,才能实现平等而无阶级的‘廉爱’。”
龙鹰默念几遍“排它性”,暗忖台勒虚云可能说出了残酷而真实的现实,人性是不可能真正达到平等而无差别的“廉爱”的,例如自己对待小魔女狄藕仙和青枝主婢的情爱,就肯定会有轻重之别。
“难道世上真有天门吗?”龙鹰头皮发麻的问道。
“当然有,还有一个女子进入过,千年来也唯有她一个人进入过。谁也不知道门后是什么,岭南宋家守陵千年,为的就是一个信诺,等待那女人从门内走出来,告诉我们门后的天地是什么。”方陵仲轻轻道。
龙鹰猛然转头盯着方陵仲,一字一顿的问道:“她是谁?”
方陵仲闭上双眼,似沉浸到古远的回忆内,用他那独特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道:“那是一个古老而深长的故事。但说出这个故事之前,我想问小鹰,你明白小可汗为何与我立场向左了吗?邪帝又是采取何种态度?”
龙鹰沉声道:“小可汗是否认为上古部落时期,仙门的存在并非什么惊天秘密,而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而到了夏商周等大一统的朝代,为了促进民族融合和生产力发展,有人故意焚烧和隐藏了这个秘密。小可汗这个拓荒者想做的,很可能是再次把这个仙门之秘,以无可辩驳的方式公诸天下,自己也带着这份后无来者的成就超脱出这个游戏的天地?”
方陵仲道不满的道:“可是对普通人来说,人生并非简单的一场游戏,而是切肤之痛的现实。封闭仙门之秘,虽解放了人性,但释放出的并非只有冰冷和阴暗,也有温暖和光明。上古的先贤们封闭这个秘密并不是出于自私,而是来自宽悯。”
龙鹰蓦的想起天师席遥,若他明知道有解脱的方式,却不得其门而入,那剩余的生命对其而言就是场无边的煎熬,比死亡更痛苦百倍。
真相往往比虚幻更痛苦。
方陵仲目不转睛的盯着龙鹰道:“对待这仙门之秘的态度,邪帝又会采取什么立场呢?”
龙鹰双目升出异芒,哈哈一笑道:“小弟很有耐心,请钜子说出那个古老而深长的故事,让我看看到底进入天门的是哪位奇女子。听完后再做决断。”
宋魁停下脚步,缓缓坐在山路与坪台中间的松树旁,示意龙鹰自上山坪。
龙鹰暗忖待会若情势不妙,弄不好要再现追鸟妖时从山顶滑翔而下的壮举。不知为何,他对方陵仲这个武林神话总存有提防之心,就若初进神都面对武曌时那种如履薄冰的心态。
方陵仲转过身来,以饶有兴味和温和善意的目光注视着他。
他裘褐为衣,跂蹻为服,身形高大有睥睨天下之姿,眼神专注而深邃,似能洞察世间一切。身上服饰虽简朴,但露出衣袖的双手皮肤白皙如少女,手指修长而稳定,指甲修建得洁净整齐。龙鹰还是未睹其全貌,因为他鹅冠博带,面上挂着一副浅黑色的方巾,方巾内由紫色彩线,绘制着一个奇异的图案,图案线条简单工整,内部为一个以黄金分割法绘制的五芒星,外部绕以紫线围成个圆形。
这种颇符合美学设计的几何图形,龙鹰还是第一次看到,既有点像吐蕃雍仲本教“万”字型图案,也类似道家“阴阳鱼”图形,似乎是综合了二者之长。
方陵仲用颀长的手指揭开面巾,露出有若大理石雕刻而出,巍若松柏的古朴面容,他和武曌一般该都是八九十岁的耆宿,但精纯到极致的先天真气让其脸上毫无岁月沧桑的痕迹,看起来只是个三十四岁精力充沛的中年人。
他微微一笑,笑容在高挺的鼻梁衬托下更具生动的感染力,爽朗道:“这副面具是亡故的内子生前所制作小玩具,我常年戴着避见庸人。既见邪帝,当然不能再遮遮掩掩,必须坦诚相待。真诚才是世间最强的功技。”
龙鹰想不到他会是这样一句开场白,本严阵以待的防备,不由顿时放松下来,轻轻走近,学他一般俯瞰山坪之下的壮丽山河,惬意的深呼吸后才道:“千黛姐绘制的这精巧图案,可有名称?”
方陵仲目光中涌起回忆的温柔,双目中紫气涌动,转瞬即逝。直到这一刻,龙鹰才能感觉他从天地间某种玄奥难明的契合内剥离出来,变成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人。
“当然有,她最爱的是岭南的紫色桔梗花,这图案亦叫做桔梗印。”
龙鹰感慨道:“三闾大夫屈原在《橘颂》中颂吟的独立不迁,深固难徙,苏世独立,闭心自慎,秉德无私的高尚品德,确是徐子陵父女人生写照。”
方陵仲欣慰的笑道:“内子早说过邪帝是她的莫逆知己,因为小鹰和寇仲是一类人。”
由邪帝改称小鹰,瞬间又把两人复杂难明的关系又拉进几分。
龙鹰耸肩道:“若是把小弟当朋友,钜子为何从十年前就采取若即若离、若隐若现的态度对待呢?”
方陵仲微微一笑,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看着山崖下奔流不息的河流,淡淡道:“北泾渭,东灞浐,南潏滈,西沣涝,八水绕长安,千年风华好。我们脚下就是八水之一的沣河,由南穿香积寺的潏滈两河交汇而成,沣涝两河乃西周丰京和镐京发源地。”
龙鹰顺着他接道:“八水绕长安的格局,在唐代达到鼎盛,既是都城防御体系的核心,也是农业灌溉和水运交通的命脉。所以《八纮图》的内容外折之术,精髓尽在下册折水之道中,亦是九野望等模仿不来的根本。”
方陵仲欣然道:“正是如此。《八纮图》下册就算送给仲满又如何,平城京的山川河流走势,和长安完全不同,倭人充其量只能是邯郸学步,模仿个皮毛。小鹰最大的对手,不是田上渊抑或九野望等,自始至终只有台勒虚云一人。”
这是龙鹰从胖公公之后,第二次从尊敬的长者口中听到同样的话语,暗忖自己似乎有些当耳边风了。自九卜女失踪后,他并不怎么去积极关心台勒虚云和无暇的行事,甚至隐隐觉得大江联已被北帮钳制得动惮不得,加上香霸和洞玄子逃往洛阳,大江联颓势尽显,因此暂时对其重视程度变轻,转而紧盯有宗韦集团背后撑腰的北帮。
龙鹰收摄心神,转头缓缓看向凌风傲立的方陵仲,沉声道:“然则钜子与小可汗的关系,是敌还是友呢?”
方陵仲像是早料到龙鹰会有此问,精神未出现任何细微的波动,淡淡道:“很多年前,于长安城之东,在一个灞柳风雪的夜晚,台勒虚云和我也如今日与龙兄般,肩并肩促膝长谈。”
龙鹰渐渐意识到了方陵仲不愿见自己的原因,愕然道:“难道谈话之后,台勒虚云与钜子从坐而论道的朋友,变为对立的敌人?因此不愿见我,以免出现另一个台勒虚云?”
方陵仲古井不波的面容,罕有的露出遗憾的神色,沉声道:“若说是对立关系,却也言过其实。但确实是如长安城北的泾河与渭河一般,话别后两者意见向左,立场变得泾渭分明。”
龙鹰想起台勒虚云在香霸赌坊水榭中,畅谈的关于天地气运的话语,事后虽大致揣测出台勒虚云意图挑起规模空前的文明圈级战争,但只是大致摸出个轮廓,这智比天高的小可汗将如何去实施,龙鹰此刻尚是盲人摸象。
龙鹰稍稍侧身,摆出请教的手势。
方陵仲道:“我们谈的是春秋时百家争鸣的思想火苗,邪帝在这方面有何见地?”
龙鹰知对方在考自己,不敢随意敷衍,认真思索后才道:“小弟对经史子集涉猎不深,只能算门外汉。但从从孔子那我感受到一份爱心,从孟子那领会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我体味到一腔热血,从庄周我读到一份洒脱,从荀子、韩非那我只看到一双冷眼。”
方陵仲击掌喝彩,笑道:“诸子百家,最杰出的几位代表皆乃子姓后裔,其实都是同宗亲属,太史公亦有‘殷商有大仁’之慨。孔墨庄周等皆是有底限,有抱负,有主张的人,彼此间其实更多是传承关系,并不对立排斥,可惜后世如董仲舒之流汉儒窜入,歪曲义理,把先贤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偷偷改换成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硬生生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高低贵贱。”
龙鹰道:“听高奇湛曾提到过,小可汗对墨家思想并不认同,钜子和他的分歧难道就是来源于此?”
方陵仲道:“他指出墨家主张的三大弊端,针砭到位,我虽为身位墨门宗主,内心却是认同的。”
龙鹰被引发兴趣道:“愿闻其详。”
方陵仲缓缓道:“其弊一,束缚自由,压抑人性;弊二,空泛理想,脱离现实;弊三,只重实用,缺乏包容。”
龙鹰反刍片刻,由衷的道:“这三点总结的言简意赅,换小弟来说,虽总感觉有些不妥,但绝不能如此条理分明的表达出来。”顿了顿又道:“第一点注定了墨学的传承单薄,第二点注定了它难以被大众接受,第三点注定了它不能服务于当权,和作为凝结人心的工具,只能沦为隐学。”
方陵仲不以为杵的道:“这些弊端,墨翟晚年已经有所觉察,于是转而率墨徒从黄老道学中吸取精华,敬鬼神,明天志。商山四皓中夏黄公魏彻,也就是传张良《素书》的黄石公,真正身份是墨门第三代钜子魏人腹䵍。韩信之师尉僚也乃魏国布衣,墨徒出身。故而,钜子令中不仅有祖师早年自创的善守之墨子剑法,还藏着本门历代钜子整理出的精华体悟,如善攻之百战刀法,又或各种山地、守城兵法,更有特战专述,如十八铁卫之特训方法,和骑兵突袭术等。补遗甚多,并非小可汗表面所看到的那般恒定不变。”
纵然之前听檀宗提到过徐福、张良乃墨家外放“灵子”之事,听至此处龙鹰也不禁内心剧震,暗忖原来墨门虽然在秦火后称为隐学,但不仅没有消亡,还成为了推翻秦朝暴政,和之后楚汉之争的暗中推手。又想起司马贞曾提到了汉高祖刘邦一见到商山四皓,就打消了废长立幼决心,这四个崇尚黄老道学的耆宿,才是他背后军事集团的核心。
(编者注:刘邦本名刘季排行第三,身边的军事集团几乎都是由魏人构建,刘邦自己甚至不拜父亲刘太公,主拜魏国祭祀,更以魏信陵君为精神导师。刘邦母亲为魏国人刘媪。西汉,实际上是汉魏。)
龙鹰恍然道:“原来享誉天下的天刀九式,竟是从墨子剑法中破蜕而来,难怪我总感觉高奇湛的剑法与宋魁的刀法颇有共通之处,使我的魔气很难作出平时的‘隧穿’效应,更感觉到他们的守御力中似蕴藏着永不枯竭的源力一般。”
方陵仲看龙鹰一眼道:“因宗门秘源的缘故,这些补遗我当年不便透露给小可汗知悉,却派出高舍奇去协力他完成心愿和计划,邪帝既然是飞马牧场的新主人,这些秘密当然不能再相瞒。”
龙鹰心有余悸的道:“难怪小弟一直感觉飞马牧场的结亲之计,是小可汗周密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消灭我这颗不足为患的横河卒,他竟然亲自出手,并全力相搏,务必要阻小弟在牧场之外。”
方陵仲哑然失笑道:“小鹰过谦了,你岂是一颗普通的横河卒,实则是横冲直撞的霸王車。你亦不知道你的无心之举,对台勒虚云本自诩天衣无缝的计划产生了出乎意料的变数,输掉了和我对赌的‘成为马场之主’之局,不能听到我们此刻谈论的墨门之秘,也让他把范轻舟当成了人生游戏中最大的竞争对手。”
龙鹰暗忖台勒虚云确是把人生当一场游戏的淡泊态度。如杨清仁、洞玄子般对名利权势有狂热的追求,这亦是他们的人性弱点,龙鹰每每能掌控这些弱点将这些对手逼在下风,而台勒虚云显然是个没这方面弱点的对手,故而高明老辣如胖公公,应对其的策略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只求不被他所算。
龙鹰扶额道:“原来中间竟存赌局,难怪小可汗不顾一切的要把小弟置于死地,千算万算,却算不到小弟竟能死而复生。”
方陵仲道:“他不仅不屑墨家,同样也瞧不上佛学。看着这山坪下的飞瀑流泉,我仿佛重闻当年他讥讽佛学的铮铮话语。”
龙鹰道:“小可汗在小弟面前,一向风度翩翩,鲜有激情慷慨的表现,由此可见他内心对宗主实存孺慕。或是想用略微偏激的话语,博得宗主的重视和认可。”
方陵仲点点头,又摇摇头道:“意义是抽象的,经验是真实的,是意义和经验促使人们来到特定的场所,参与一些博弈的活动。平时获得的经验和生物博弈的本能,决定了行为模式。我与他看法相似,一生中的大部分事情都是游戏,睥睨天下的他,是不会对任何人心存敬慕的,只有游戏输赢这种强烈的感官刺激,才能触动他内心。”
龙鹰道:“生长是本能,毁灭亦是本能,小弟认为人性的本质是利益交换。之前墨学的没落正是忽视了这关键点,忽视了利益交换。不管德治还是法治,都需要遵循此点要核,才论其它。难怪西汉和初唐皆以黄老道学为国教根本,采取内圣外王的治国理念。变则通,此是墨家主动和道家融合后,摒弃先前弊端,变通出的补遗之道。”
方陵仲意味深长的道:“邪帝此番阐述,比小可汗洞察得更入木三分。但墨家也好佛门也罢,他和我归根到底,其实谈的正是人性。”
龙鹰道:“他对佛学有何见解呢?”
方陵仲道:“他也为佛学指出了三大弊端。其弊一,断灭天伦,违背人性;弊二,执着空寂,丧失进取;弊三,舍本逐末,离行求理。并言彼徒知静坐澄心,而不知行事即是工夫。”
龙鹰默然半晌,魔目一翻才道:“我亦认同小可汗的观点。佛教一方面主张‘万法皆空’。否定世间一切存在的实体性,另一方面又建立了复杂的修行体系和严格的戒律规范,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如果一切皆空,那么修行,解脱等概念也应该是空,为何要执着于这些概念呢?”
真正的精神成长,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在面对现实挑战的过程中,去奋力进取,实现自我超越,这是龙鹰一直贯彻的行动信条。
方陵仲叹道:“直至此处,我们三人的思想立场,其实并无矛盾。”
龙鹰诧异道:“我不明白,矛盾分歧在哪呢?”
“小可汗认为,墨翟一定是从景雁宫天门内获悉了超越这个世界的秘密,因此才能超越人性,推崇出脱离现实的‘廉爱、非攻’等未世理论。小可汗提出要进入竟雁宫天门一探究竟,我开出的条件即是先成为马场之主。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赌输了。当小鹰你欢蹦乱跳的出现在牧场后,小可汗再也没来见过我。”方陵仲以有条不紊的语调说道。
“轰”
龙鹰脑中轰鸣,顿时想起了惊悉仙门之秘后的天师席遥和僧王法明,二者肯定了仙门的确实性后,性情和行为确实判若两人,由之前的阴狠算计,渐渐转变成无私分享的高格调品行。很难说台勒虚云的推测是异想天开,而是合情合理。
方陵仲再看龙鹰一眼道:“台勒虚云不屑儒家提出的性向善,和法家提出的性本恶理论。他提出人性的本质是排它性,排他性体现在‘贪嗔痴’中。所谓的天国神佛,是摆脱了贪嗔痴的人,只有摆脱贪嗔痴,才能实现平等而无阶级的‘廉爱’。”
龙鹰默念几遍“排它性”,暗忖台勒虚云可能说出了残酷而真实的现实,人性是不可能真正达到平等而无差别的“廉爱”的,例如自己对待小魔女狄藕仙和青枝主婢的情爱,就肯定会有轻重之别。
“难道世上真有天门吗?”龙鹰头皮发麻的问道。
“当然有,还有一个女子进入过,千年来也唯有她一个人进入过。谁也不知道门后是什么,岭南宋家守陵千年,为的就是一个信诺,等待那女人从门内走出来,告诉我们门后的天地是什么。”方陵仲轻轻道。
龙鹰猛然转头盯着方陵仲,一字一顿的问道:“她是谁?”
方陵仲闭上双眼,似沉浸到古远的回忆内,用他那独特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道:“那是一个古老而深长的故事。但说出这个故事之前,我想问小鹰,你明白小可汗为何与我立场向左了吗?邪帝又是采取何种态度?”
龙鹰沉声道:“小可汗是否认为上古部落时期,仙门的存在并非什么惊天秘密,而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而到了夏商周等大一统的朝代,为了促进民族融合和生产力发展,有人故意焚烧和隐藏了这个秘密。小可汗这个拓荒者想做的,很可能是再次把这个仙门之秘,以无可辩驳的方式公诸天下,自己也带着这份后无来者的成就超脱出这个游戏的天地?”
方陵仲道不满的道:“可是对普通人来说,人生并非简单的一场游戏,而是切肤之痛的现实。封闭仙门之秘,虽解放了人性,但释放出的并非只有冰冷和阴暗,也有温暖和光明。上古的先贤们封闭这个秘密并不是出于自私,而是来自宽悯。”
龙鹰蓦的想起天师席遥,若他明知道有解脱的方式,却不得其门而入,那剩余的生命对其而言就是场无边的煎熬,比死亡更痛苦百倍。
真相往往比虚幻更痛苦。
方陵仲目不转睛的盯着龙鹰道:“对待这仙门之秘的态度,邪帝又会采取什么立场呢?”
龙鹰双目升出异芒,哈哈一笑道:“小弟很有耐心,请钜子说出那个古老而深长的故事,让我看看到底进入天门的是哪位奇女子。听完后再做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