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0月07日漏签0天
中国海洋大学吧 关注:249,825贴子:6,323,698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6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中国海洋大学吧
>0< 加载中...

校史故事之🐏酱改名记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达努斯提卡的龙利鱼
  • 小吧主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发一贴讲一下🐏酱历经坎坷改名这件事,水产学院吉祥物镇楼
现在说起中国海洋大学,不管是在青岛的海边吹海风,还是在网上刷到新闻,大家都觉得这是个气势十足、石粒拉满的名字。
可你可能不知道,在它诞生之前,这个名字曾在校园、会议室和各种公文里反复拉锯了六年——从最初的“山东海洋学院”,到有人提议直接冲“青岛大学”,再到梦想中的“中国海洋大学”,最后才稳稳落地成了“青岛海洋大学”。
这不是简单的“换个名字”——背后有文件、有批复、有拒绝、有再申请,甚至还有领导亲笔写信、托人“面呈”给国家教委高层。几任书记、院长像接力赛一样一棒接一棒,硬是把这件事从“不可能”干成了“必须成”。


  • 达努斯提卡的龙利鱼
  • 小吧主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改名的第一声:1982年的动议
1982年6月19日,院党委书记华山召集了一次座谈会。会上抛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掀起轩然大波的问题——“学校要不要改名?”
当时的气氛很有意思:有的老师说,“咱学校这名字太专业了,不懂海洋的人一听还以为是搞水产养殖🐟培训的。”有的则担心改名会削弱学校的专业特色。
但更多人觉得,改名不仅仅是面子问题,它关乎学校的未来发展。那会儿,学校部分海洋类理科毕业生分配困难,一些冷门方向的学生甚至得不到合适的工作。1981年底的“五定”方案里就有暗示:一些带“海洋”二字的专业,毕业后很难在山东省找到对口岗位,于是有人提议,把“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改成普通物理、普通化学,这样学生找工作时路子更宽。
大家普遍认为,扩大专业口径、增加学科门类,是破局的办法,而学校改名是其中关键一步。
图为山东海洋学院


2025-10-07 08:25: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达努斯提卡的龙利鱼
  • 小吧主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二、青岛大学梦: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同年6月底,学校将“扩建为青岛大学”的请示送到了山东省政府。计划很宏伟——在原有海洋学科基础上,增加文史、外语、经济管理等新系,办成理工为主、兼有文科的综合性大学。
山东省政府和青岛市政府都很支持,马上上报国务院。然而1983年,教育部下达意见:不同意“扩建为青岛大学”。理由很现实——担心学校失去海洋特色。
更深一层的原因有,学校更怕因为改名青岛大学而被下放到地方管理。对于刚从地方管理体制回归教育部直属的山东海洋学院来说,这风险太大。于是,“青岛大学”的方案被迫搁置。


  • 达努斯提卡的龙利鱼
  • 小吧主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三、“中国海洋大学”的雏形构想
很多人以为“中国海洋大学”是2002年才出现的,其实早在1982年的那次座谈会上,有人就提出了这个名字。
理由很简单:全国只有一所海洋学科齐全的高校,理应在名字前冠以“中国”,彰显唯一性和国家级地位。
1984年4月,文圣常院长主持制定《山东海洋学院事业发展规划》,在10月向教育部的函件中明确建议:改名为“海洋科学技术大学”,并冠以“青岛”或“中国”二字。(个人感觉这个名字比中国海洋大学还要带派有中科大内味了)
此建议一直未得到教育部的批复。
1985年8月26日,学校更是直接上报建议,将校名改为“中国海洋大学”或“海洋大学”,并用“中国矿业大学”的例子论证这种命名的合理性,强调这对招生和毕业生分配都有帮助。
图为时任院长文圣常


  • 达努斯提卡的龙利鱼
  • 小吧主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四、4900字“长文”的背水一战
1987年3月1日,学校又递交了一份长达4900多字的补充报告,标题依然是《关于改变我院校名为中国海洋大学或海洋大学的补充报告》。
这份材料可谓“文武双全”:
先是系统阐述了海洋科学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详细罗列学校学科建设的成果:当时23个专业里,理科8个、工科5个、农科5个、文科2个、财经1个、教育3个,另有3个工科专业在筹建;最后引用《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逐条证明,学校已基本达到“大学”的要求。
虽然这一年“冠以中国”依然没批下来,但报告的内容为后续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 达努斯提卡的龙利鱼
  • 小吧主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五、关键节点:1987年的加速冲刺
1986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明确了“大学”的标准,成了学校改名的重要法律依据。到1987年,学校专业调整到位,专业门类齐全,综合实力和条件都达标。
规模、师资、科研都达标,“大学”的帽子,按理已经够资格戴上了。
1987年9月,国家教委副秘书长朱育理来校检查,施正铿院长亲自向他汇报了改名的迫切性。随后,党委书记冉祥熙和施正铿联名写信,直接面呈给国家教委的何东昌、朱开轩等领导,请求尽快批准。
这一系列动作,让学校的诉求被高层充分重视。
图为《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


  • 达努斯提卡的龙利鱼
  • 小吧主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六、终于敲定:“青岛海洋大学”
1987年11月26日,学校正式向国家教委递交《关于更改校名的请示》,建议改名为“青岛海洋大学”。理由充分:既保留了海洋特色,又避免与已有的“青岛大学”混淆,还符合条例规定。
1988年1月4日,国家教委批复:同意山东海洋学院改名为青岛海洋大学。
半个月后,1月21日,学校举行了盛大的更名仪式。礼炮齐鸣、横幅高挂,全校师生沉浸在喜悦中。这场跨越数年的持久战,终于画上了圆满句号。
图为青岛海洋大学


  • 达努斯提卡的龙利鱼
  • 小吧主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七、为什么这么难?
回顾这段过程,你会发现改名难不是因为换几个字,而是涉及:
学校定位——保留海洋特色还是走综合化道路?
体制问题——教育部直属还是地方管理?
就业与招生——专业结构能否适应社会需求?
在这些问题上,学校领导层做到了既坚持方向,又灵活应对,最终稳妥过关。


2025-10-07 08:19: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达努斯提卡的龙利鱼
  • 小吧主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从1982年的动议,到1988年的更名成功,这中间换了几任领导——华山、文圣常、施正铿、冉祥熙……他们接续努力,耐心推动,一步步啃下硬骨头。
这种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海大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今天我们提起“青岛海洋大学”,不仅是在说一个名字,更是在致敬一段奋斗的历史!
向那些为海大名字奔走、执着、奋斗的前辈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你们的坚持,让后来人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


  • kn柯南大大
  • 素质博导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3


  • 总之这是一个ID
  • 小吧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水之朝
  • 素质学士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再讲讲冠以国字头的事


  • 谷風落
  • 素质博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cymophane
  • 素质导师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025-10-07 08:13: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无敌构思战士
  • 素质导师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6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中国海洋大学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