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研究生写硕论焦虑最主要原因就是导师,这绝对是客观因素里边最重要的。我见过太多的导师不懂瞎指挥的,或者一拍脑袋想出个什么东西来就要学生写,但是却不考虑论文本身的逻辑。其实对于硕论来说,最看重的就是硕论逻辑,也就是全文框架的逻辑。和很多人想的正好相反,盲审并不喜欢那种非常独特的或者创新性很强的论文,反而越是普通的越容易过(满足最基本的创新点的前提下)。所以我当初写硕论的宗旨就是不求好,但求过。你可以认为这没追求,但是从毕业的角度来讲,能安安稳稳通过就很不错了,别追求什么特立独行。说到这,我碰到过的很多学生之所以焦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己和自己较劲。总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多,但是真写的时候又写不出来。看知网上别人的硕论,觉得这个水那个水,但是到了自己写却发现连那种水的都写不出来。实际上很多硕论看似水是因为符合一般常规套路和逻辑,这种论文虽然不容易出彩,然而盲审风险也最小。反正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写这种大路货的普通论文,别追求什么创新和独特,否则你会更加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