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吧 关注:45,465贴子:3,259,121

回复:绍兴发现袁雪芬最早唱片 一本《雪声纪念刊》堪称绝版

收藏回复

被清兵追击,边战边逃,三人交替唱着激越而苍凉的〔高拨子〕:“茫茫的荒郊三人行,声声的战鼓催人心。飘飘的旌旗是清兵。殷殷的鲜血透袖襟,闪闪的刀枪胆战惊。……国破家亡难存身……”袁雪芬身穿维亖吾亖尔族服装,斗篷与风帽连在一起,走一段,停一段,唱一段。动作、表情和唱腔配合得很协调,体现出从战火中逃亡的意境。


IP属地:上海459楼2011-03-26 00:41
回复
        琴师周宝才注视着台上的表演,起初有些不适应,但他受到这情绪的感染,
    马上即兴式地换成了类似京剧〔二黄〕的过门,由6 ―3 定弦改为,5 一2 定
    弦,用碎弓拉出如泣如诉的旋律。袁雪芬随着琴弦唱下去,酣畅淋漓地抒发了香
    妃的悲痛和仇恨。观众听得回肠荡气,许多人泣不成声。
        这段唱使人痛快极了,胸中的郁闷好象得到了宣泄。可是,这是种什么曲调
    呢?资格最老的越剧迷也没有听到过。
        确实,这是越剧以前没有过的一种新腔。由于定弦的“5 ―2 ”在工尺谱中
    属于“合尺”,所以称为〔合尺调〕一后通称为〔尺调腔〕。


    IP属地:上海461楼2011-03-26 00:42
    回复
      2025-09-13 07:10: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尺调腔〕的产生、完善也有一个过程。早期越剧中曾有人用5 一2 定弦,
      但还没有形成曲调。在演《断肠人》时,袁雪芬在方雪影唱的那段“断肠人越想
      越断肠”中,已经在后半段用了〔尺调腔〕的因素,但这时还是不自觉的;演《
      香妃》时,“哭头”的大段唱之所以变成〔尺调腔〕,正是出于人物感情的需要。
      此后,袁雪芬对唱腔不断加工琢磨,到一九四四年二月演《明月重圆夜》时,〔
      尺调腔〕才变得比较完整。它为其他越剧演员吸收后,又被不断丰富,表现力和
      感染力更增强了。


      IP属地:上海464楼2011-03-26 00:47
      回复
            《香妃》之后,袁雪芬又演了《好夫妻》(徐进编,蓝明导)、《孝女心》
        (吕仲编,蓝明导,此剧根据昆剧《贩马记》改编)。年底封箱前,袁雪芬反串
        小生,又演了三个星期的《西厢》(南薇编导)。这出戏,也给人留下了较深刻
        的印象。袁雪芬这时虽还没有钻研过王实甫的原著,但由于她在科班时学过武戏,
        本人的气质也正派淳朴,因此能较准确地把握住张生这个人物的基调,她演得痴
        情而不轻佻,有书呆子气又落落大方。当时的评论认为,她的演出有书卷气,演
        的张生象个有文化教养的书生。一九四四年一月,她演出了《木兰从军》(徐进
        编,洪钧导),在剧中扮演替父从戎的巾帼英雄花木兰;三月又演出了《王昭君
        》(吕仲编,洪钧导),在戏的第七幕“汉宫秋梦”中有不少慷慨激昂的抗战词
        句。这两出戏,都寄寓着**、爱国的意识,观众是很清楚的。


        IP属地:上海466楼2011-03-26 00:49
        回复
          回复:466楼
          袁吧的置顶哀悼贴内,有部分剧照,这里就不转了。


          IP属地:上海467楼2011-03-26 00:57
          回复
            袁吧友情链接:
            【几则旧闻】http://tieba.baidu.com/f?kz=330987983


            IP属地:上海468楼2011-03-26 00:59
            回复



              IP属地:上海469楼2011-03-26 02:50
              回复
                    在舞台演出上进行改革的同时,袁雪芬对后台的秩序、演员的作风也提出了
                新的要求。她希望大家改掉旧的习惯,在后台尽量不谈与演出无关的事,不带闲
                杂人进来,集中精力,保持一个从事艺术创造的安静环境。如果出现破坏艺术气
                氛的事,她会很难过。一次她正在台上演《香妃》中的“哭夫:观众都屏息敛声
                地看戏,很肃静。忽然后台传来一声”不送,不送!“原来是一个木工师傅在送
                客人。袁雪芬被从角色中喊出了,情绪也被打断了。下台后,她难过得直哭。大
                家关心地问她,她说:”我一再讲,在后台不要大声讲话,今天还是出了这种事!


                IP属地:上海470楼2011-03-26 15:56
                回复
                  2025-09-13 07:04: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那位木工师傅很抱歉地说:”袁小姐,对不起!不要哭了,我下次注意好
                  了!
                      “袁雪芬说:”我对不起观众!“在袁雪芬的影响下,后台的秩序和风气逐
                  渐改变了。演员们演戏都很认真,进步很快。尤其是吴小楼、徐天红以及陆锦花,
                  与袁雪芬合作得很好,她们在观众中也日益有了影响。


                  IP属地:上海471楼2011-03-26 18:36
                  回复
                        改革中,在袁雪芬周围形成了一个生气勃勃的艺术创造的整体。这种改革,
                    是一批年轻人对一个年轻剧种进行的改革。除了个别人员年纪稍大些(四十岁开
                    外〉,编、导、演包括袁雪芬本人在内,都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他们没有包揪,
                    没有顾虑,敢冲敢闯,互相启发,有什么新的设想,就在舞台上试验;有时尽管
                    考虑不那么周到,但说干就干,通过演出实践来鉴别、保留和发展有价值的东西。


                    IP属地:上海472楼2011-03-26 20:22
                    回复
                      伯伯今天很忙吗?帮顶下!


                      IP属地:浙江474楼2011-03-27 19:21
                      回复


                        475楼2011-03-27 20:02
                        回复
                              袁雪芬义无反顾地向前走着。遇到困难、压力、埋怨、流言,她也感到难受,
                          感到寂寞,但她并不停止前进。有时,她觉得自己象在沙漠中行进,四顾茫茫,
                          每走一步都那样的吃力;不过,她仍然把自己比成一头骆驼,要一步一步走到沙
                          漠的尽头,开辟出绿洲,让越剧开出灿烂的花朵。在一份说明书中她写下了这样
                          一段话:“我这时肩上挑的是重任,脚下踏的是沙漠,就是真正的骆驼也难免被
                          压倒。伹是不向前走又怎么办呢?……准备忍受一切的艰难,‘愚公移山’的事
                          尚有人做,流血的革亐命也常有演出,难道我就这样脆弱吗?”她用“愚公移山”
                          的精神来激励自己,不达目的,她是不肯罢休的。
                          


                          IP属地:上海476楼2011-03-28 04:47
                          回复

                                袁雪芬义无反顾地向前走着。遇到困难、压力、埋怨、流言,她也感到难受,
                            感到寂寞,但她并不停止前进。有时,她觉得自己象在沙漠中行进,四顾茫茫,
                            每走一步都那样的吃力;不过,她仍然把自己比成一头骆驼,要一步一步走到沙
                            漠的尽头,开辟出绿洲,让越剧开出灿烂的花朵。在一份说明书中她写下了这样
                            一段话:“我这时肩上挑的是重任,脚下踏的是沙漠,就是真正的骆驼也难免被
                            压倒。伹是不向前走又怎么办呢?……准备忍受一切的艰难,‘愚公移山’的事
                            尚有人做,流血的革亐命也常有演出,难道我就这样脆弱吗?”她用“愚公移山”
                            的精神来激励自己,不达目的,她是不肯罢休的。
                            


                            IP属地:上海477楼2011-03-28 12:46
                            回复
                              2025-09-13 06:58: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敬佩袁老,太伟大了


                              IP属地:浙江478楼2011-03-28 14: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