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王氏专权
故事仍然要从汉元帝当太子的时候讲起。当时他极其宠爱太子妃暴病夭折,临死前,自称死于非命,是为那些想和她争宠的妃子诅咒所害。
太子为人多愁善感且少谋轻信,相信了太子妃之言。成日精神恍惚,竟真的对后宫女子不再亲近。
汉宣帝甚为忧心,便嘱托皇后另觅些女子。皇后选了五人,给太子过目,并让身旁的太监留意太子的反应。怎料太子仍然未能从太子妃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只不过不忍拂了皇后的好意,便随口说道:“嗯,有一个还不错。”
太监摸不着头脑,却又不敢问。仔细看了看,只有一个姑娘穿着镶红边的褂子,衣着格外显眼,而且坐的离太子最近,便认定太子说的是她,据此禀报皇后。于是皇后便命人将此女送入太子宫中。
西汉末年最具影响力的女子,王政君,就这样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位王政君进了太子宫之后,也相当争气,当年就生下了嫡皇孙刘骜。元帝即位之后,刘骜升格为皇太子。母以子贵,王政君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后。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崩,刘骜继位,为汉成帝。王政君升为皇太后,整个汉王朝声势最浩大的一次外戚专权,就此开始。
成帝甫一即位,王太后的长兄王凤,便被封为全国的最高长官——大司马兼大将军领尚书事。王家牢牢掌控了最高权力,势力逐渐坐大。
六年之后,王太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同日被封为侯,世称“一日五侯”。
世人常感叹“李广难封”,可无论汉武帝有多大的争议,那个时候的封侯,毕竟有章可寻。汉武帝想给李广利封侯,也得把他派出去打仗才行。可到了汉成帝,封侯这么大的事情,已同儿戏,国家焉有不亡之理。
因此说,中国的君主政体之下,其实存在着一套相对完善的法律机制,汉武帝贵为天子,也要遵守。当这套法律机制已经瘫痪的时候,意味着君主政体同样快要倒台了。
公然废法的,必是昏君。而汉成帝,也算是历史上小有名气的昏君了。
汉成帝的名气,大半来自于后宫那些知名美女。而汉成帝终其一生,脑子里也只装得下两个字:美女。
他的父亲元帝见到王昭君那样的美女,尚且知道不能背约,将其拱手相让与匈奴。若是这事儿让汉成帝赶上,真不知后果如何。
关于汉成帝的这些后宫韵事,由于在古代文化圈名气很大,我们不妨略述一二。
汉成帝首先宠爱的是皇后许氏。这许皇后是许平君的侄女,不但貌美,而且极有才华,做得一手好文章。在她得宠之时,后宫其余女子连成帝的面都见不着。
看上去,成帝像是个专情的人。只不过,这个专情只限于他宠爱许皇后的日子里。一旦他移情别恋,就变成对别的女子专情了。
下一个专情的对象,是一位班姓女子。由于她被封为婕妤,故世称班婕妤。
与许皇后比起来,这位班婕妤,似乎更加完美。出身官宦世家的她,通音律,擅诗文,被誉为西汉最优秀的女诗人。且温文守礼,极受宠爱。
然而又不出数年,汉成帝再度移情别恋。曾经的如胶似漆,变成了咫尺天涯,曾经的温柔纱帐,变成了幽幽冷宫。伤痛之下,班婕妤写下了那首汉代五言诗的巅峰之作——《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如明月。
故事仍然要从汉元帝当太子的时候讲起。当时他极其宠爱太子妃暴病夭折,临死前,自称死于非命,是为那些想和她争宠的妃子诅咒所害。
太子为人多愁善感且少谋轻信,相信了太子妃之言。成日精神恍惚,竟真的对后宫女子不再亲近。
汉宣帝甚为忧心,便嘱托皇后另觅些女子。皇后选了五人,给太子过目,并让身旁的太监留意太子的反应。怎料太子仍然未能从太子妃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只不过不忍拂了皇后的好意,便随口说道:“嗯,有一个还不错。”
太监摸不着头脑,却又不敢问。仔细看了看,只有一个姑娘穿着镶红边的褂子,衣着格外显眼,而且坐的离太子最近,便认定太子说的是她,据此禀报皇后。于是皇后便命人将此女送入太子宫中。
西汉末年最具影响力的女子,王政君,就这样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位王政君进了太子宫之后,也相当争气,当年就生下了嫡皇孙刘骜。元帝即位之后,刘骜升格为皇太子。母以子贵,王政君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后。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崩,刘骜继位,为汉成帝。王政君升为皇太后,整个汉王朝声势最浩大的一次外戚专权,就此开始。
成帝甫一即位,王太后的长兄王凤,便被封为全国的最高长官——大司马兼大将军领尚书事。王家牢牢掌控了最高权力,势力逐渐坐大。
六年之后,王太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同日被封为侯,世称“一日五侯”。
世人常感叹“李广难封”,可无论汉武帝有多大的争议,那个时候的封侯,毕竟有章可寻。汉武帝想给李广利封侯,也得把他派出去打仗才行。可到了汉成帝,封侯这么大的事情,已同儿戏,国家焉有不亡之理。
因此说,中国的君主政体之下,其实存在着一套相对完善的法律机制,汉武帝贵为天子,也要遵守。当这套法律机制已经瘫痪的时候,意味着君主政体同样快要倒台了。
公然废法的,必是昏君。而汉成帝,也算是历史上小有名气的昏君了。
汉成帝的名气,大半来自于后宫那些知名美女。而汉成帝终其一生,脑子里也只装得下两个字:美女。
他的父亲元帝见到王昭君那样的美女,尚且知道不能背约,将其拱手相让与匈奴。若是这事儿让汉成帝赶上,真不知后果如何。
关于汉成帝的这些后宫韵事,由于在古代文化圈名气很大,我们不妨略述一二。
汉成帝首先宠爱的是皇后许氏。这许皇后是许平君的侄女,不但貌美,而且极有才华,做得一手好文章。在她得宠之时,后宫其余女子连成帝的面都见不着。
看上去,成帝像是个专情的人。只不过,这个专情只限于他宠爱许皇后的日子里。一旦他移情别恋,就变成对别的女子专情了。
下一个专情的对象,是一位班姓女子。由于她被封为婕妤,故世称班婕妤。
与许皇后比起来,这位班婕妤,似乎更加完美。出身官宦世家的她,通音律,擅诗文,被誉为西汉最优秀的女诗人。且温文守礼,极受宠爱。
然而又不出数年,汉成帝再度移情别恋。曾经的如胶似漆,变成了咫尺天涯,曾经的温柔纱帐,变成了幽幽冷宫。伤痛之下,班婕妤写下了那首汉代五言诗的巅峰之作——《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如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