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9月11日漏签0天
周笔畅吧 关注:864,979贴子:49,119,770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37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周笔畅吧
>0< 加载中...

【欢乐谷★十一天】开帖讲讲民族风俗!!~~~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璐村惂鐢ㄦ埛_005ZJ21馃惥
  • 小蜡笔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服饰习俗
  少数民族的服饰色泽艳丽、五彩缤纷,华丽堂皇,种类繁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妇女爱着彩色连衣裙,戴鲜艳或洁白的头巾,喜爱耳环、耳坠、项链、手镯、戒指等装饰物,显得雍容华贵、仪态万方。男性爱穿西服、绣花衬衫或袷袢等。维吾尔族男子还多喜欢在腰间系一条腰带。戴绣花帽几乎是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共同爱好,但又随民族与地区不同而互有差异。如维族男女都喜欢戴绣工精致的小花帽;哈族姑娘喜戴猫头鹰羽花帽;柯尔克孜族青年妇女则喜欢戴红色丝绒圆顶花帽;塔塔尔族妇女尤喜欢戴镶有彩珠的花帽等。蒙古族男子爱戴呢料大沿礼帽,显得潇洒大方;回族男性则为黑白小圆帽,显得整洁庄重。各兄弟民族男女都喜欢穿长统皮靴。每逢喜庆节日,各民族都穿上民族盛装,色彩斑斓,令旅游者目不暇接。 



  • 璐村惂鐢ㄦ埛_005ZJ21馃惥
  • 小蜡笔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维吾尔族
 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维吾尔”是维吾族的自称,是“团结”或“联合”的意思。历代史书上的“袁纥”、“韦纥”、“回纥”“回鹘”都是维吾尔族的不同音译。蒙古汗国以后,回鹘泽称“畏吾尔”、“畏兀儿”。民国24年(1935年),新疆省政府定为“维 吾尔”,沿用至今。


2025-09-11 07:32: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璐村惂鐢ㄦ埛_005ZJ21馃惥
  • 小蜡笔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鄂温克族在饮食习俗方面,由于各地生产条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猎区以兽肉为主食,烹饪方法有煮、烤,主要食品有肉汤、搀米肉粥、做肉干等、还有用白面制作面包、面条等,很有特色的饮食是驯鹿奶茶、驯鹿奶油。牧区以乳、肉、面为主食,每日奶茶不断,食用各种奶食品、炸果子、馅饼。农区则以粮食为主食,传统主食有稷子、养麦、燕麦、大麦等。烹做干饭、肉粥、刀削面、发糕、炸糕、炒面、奶粥等。副食中除了肉、乳以外,还有园田种植的各种蔬菜,饮食内容丰富多样。


  • 璐村惂鐢ㄦ埛_005ZJ21馃惥
  • 小蜡笔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额尔古纳河畔是蒙古族的历史摇篮。“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逐渐统一各部落后才演变成了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大约在公元7世纪,蒙古部从额尔古纳河流域开始向西部蒙古草原迁移。12世纪时,这部分人繁衍子孙氏族分出了乞颜、扎答兰、泰赤乌等许多部落,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当时在蒙古草原和贝加尔湖周围的森林地带,还有塔塔儿、翁吉刺、蔑儿乞、斡亦刺、克烈、汪古诸部。13世纪初,蒙古部首领铁木真征服统一了蒙古地区的诸部后,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1206年铁木真称汗,号成吉思,建立了蒙古贵族政权——蒙古国。从此,中国北方第一次出现了统一各部落而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


  • 璐村惂鐢ㄦ埛_005ZJ21馃惥
  • 小蜡笔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高原上各个民族禁忌的内容不大相同。藏族由于受宗教影响深刻,生活中禁忌的内容很多。忌食圆蹄牲畜和有爪子的动物,如骡、马、驴、狗、猫、鹰、乌鸦的肉。进帐篷时以男左女右的方式进入,也可以男左女右的顺序就座。坐后不能东倒西歪,腿不能伸向供佛和老年人的方向,供佛的酥油灯上不能接火吸烟或点蜡烛,佛像前必须保持清洁,不能用自己的器具去缸内取水,不能跨越亲人的衣服,不能故意打狗,不能用枪射击秃鹫和老鹰,不能在畜栅圈内大小便,不能在众人面前放腿,更不能走进帐篷指手画脚,说三道四,不能说不吉利的言辞等。一般情况下,进入帐篷,一定 要和颜悦色,尽管言语不通,可伸出大拇指,表示对主人的赞美,这样可同主人建立和谐关系。


  • 璐村惂鐢ㄦ埛_005ZJ21馃惥
  • 小蜡笔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西藏,除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之外,古老而又绚丽多彩的藏民族文化更是令人惊叹不已。从文部古象雄文化遗址到雍布拉康、古格王国遗址、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均显示了西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这也是藏汉及其它兄弟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西藏这块土地上的藏、门巴、珞巴等民族,勤劳、勇敢、智慧、朴实,他们在开阔的西藏高原,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和人类的文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俗习惯、节日、喜庆仪式,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衣、食、住、行等。这些均向世人昭示着西藏永恒的魅力和神秘的诱惑。


  • 璐村惂鐢ㄦ埛_005ZJ21馃惥
  • 小蜡笔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说到青海,不能不提到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面积4,573平方公里,湖面高出海平面3,260米,是泰山顶峰的2倍。湖水最深处为32米。湖中有鸟岛,海心山,海西山,三槐石和沙岛。可供游客游览。鸟岛在青海湖的西部,面积约1平方公里每年春季有约10万只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以及印度半岛飞来的十多种候鸟在这里繁衍生息甚为壮观,其集群繁殖密度之大,为亚洲罕见。


  • 璐村惂鐢ㄦ埛_005ZJ21馃惥
  • 小蜡笔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苗族服饰有性别、年龄及盛装与常装之分,且有地区差别。据清代《百苗图》所载,凡八十三种。另有考察资料称百余种。 
  1984年民族文化宫在举办全国苗族服饰展览时,首次将纷繁复杂的苗族服饰分为湘西型、黔东型、川黔滇型、黔中南型以及海南型等五大类别和若干款式。     湘西型,流行于湖南湘西州及湘、黔、川、鄂四省交界一带。古代男女蓄发椎髻的习俗已消失。今女我穿圆领大襟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少许绣花;宽脚裤,裤筒边缘多饰花边;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头帕,戴银饰。黔东型,流行于黔东南。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帕。女装以交领上衣和百褶裙为基本款式,以青土布为料,花饰满身,图案多为平绣的各种龙、凤、鸟、鱼及花卉。雷公山一带女装独特,百初裙甚短,长者30厘米,短者不足20厘米,上衣花饰用彩线挑以各种几何图案。妇女盛装银饰繁多。 
  川黔滇型,流行于川、黔、滇、桂等省区讲西部方言的苗族地区。女装上为麻布衣,下为蜡染麻布花裙。色调较浅,花饰不多,银饰亦少。黔西北和滇东北一带,不论男女皆缀以织花披肩,大者形同斗笠。 
  黔中南型,流行于贵州中南部以及黔、桂、滇交界处。女装上衣多披领、背帕等,下装有一青色百褶裙,也有蜡染裙。以挑花为主,兼用蜡染。贵阳、安顺、安龙等地的花溪式女装,其披领酷似一面旗帜,俗称“旗帜服”,花饰也多。海南型,流行于海南省。女装多为右偏襟青布长衫,蜡染布筒裙,花饰少。


2025-09-11 07:26: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璐村惂鐢ㄦ埛_005ZJ21馃惥
  • 小蜡笔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土家人主食以苞谷、大米、高梁、红薯、杂豆、洋芋为主。加工花样颇多,吃法也很讲究。菜肴讲究酸、辣、香味。这是土家饮食的又一大特点。"辣、酸、香三字,土家妇女做出了许多妙文章。腌制泡辣子,吃起来又辣又麻,别有滋味。酸辣子,既可油煎,又是上等佐料。糯米酸辣子、苞谷酸辣子,可算是土家族妇女的绝技。秋冬后,每家都要制作几坛各种辣品,以备冰封时节、农忙时节、蔬菜淡季吃。夏天,天气炎热,不宜吃荤腥,鱼、猪肉又易腐,拌上糯米粉子,腌制成酸鱼肉,既不油腻、腥臭。又防腐、上口,是招待宾客的佳品。合渣也是土家极喜欢的菜肴。以黄豆粉掺青菜叶温火煮,味美易咽,营养丰富。豪饮品茗,也是土家人的一大嗜好。饮洒煮洒,由来已久,古代巴入就已豪饮成习,这些传统土家人继承下来。土家酿洒工艺精道且种类繁多,如五谷杂粮洒,葛根洒、药材洒、可酿洒。饮洒亦有讲究,明清时期,土家族有特殊饮洒习俗,谓之"咂洒"。据传"咂洒"始于明代土兵按时奔赴抗倭前线,将洒坛置于道旁,内插竹管,每过一人咂洒一口,以此传习成俗。


  • 璐村惂鐢ㄦ埛_005ZJ21馃惥
  • 小蜡笔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过年馔肴,风味独特,尤其讲究腌制腊野味。山民将野猪、鹿子、白面包湎卤腌缸中半月,取出挂于火炕烟熏火烤,作成宴宾上等佳肴。"血豆腐"即将豆腐合猪血,猪肉及花椒、辣椒等佐料拌成泥状,捋成卵形,以竹筛置火炕上,烟熏烤成腊黄,吃起来耐嚼味香,堪称佐酒上品,亦为土家特色.


  • 璐村惂鐢ㄦ埛_005ZJ21馃惥
  • 小蜡笔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白族饮食与土家族有相通之处,仍以苞谷、大米、高梁、红薯、洋芋及杂豆为食。他们喜吃酸冷辣味食品,亦喜喝茶嗜酒。白族人民喜制包苞谷酒、高梁酒。待客时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很有股豪气。白族尤以待客大方而为人称


  • 璐村惂鐢ㄦ埛_005ZJ21馃惥
  • 小蜡笔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苗族民歌根据其内容可分为游方歌(情歌)、酒歌、苦歌、反歌、丧歌、劳动歌、时政歌、儿歌、谜语歌等几类,曲调各不相同。飞歌是流行于黔东南的一种特别的民歌演唱形式,一般在山上放声歌唱,其曲调高亢,豪迈奔放,余音震山梁,非常有特点,其内容有情歌、时政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各种民歌形式有传统的歌词,也有即兴编唱的内容。 嘎百福歌是流行于黔东南地区的一种说唱文学,它在民间诗歌和传说故事的基础上融合而成,演唱者时而叙述时而呤唱,其内容多是反映民事纠纷和社会现象方面的真人真事。


  • 璐村惂鐢ㄦ埛_005ZJ21馃惥
  • 小蜡笔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盘歌,是苗族青年男女向对方表达心愿、显示才能的一种古老的对歌方式。昭通一带苗族的“盘歌”非常有趣。男青年看中了某位女青年,便带两个年龄相当的同伴,一起去到姑娘的家,找她的长辈说明来意。若姑娘的父母亲回答:“还没人家,是同班辈的。”便准许盘歌。盘歌的歌会,由女方老人安排。男女双方参加对歌的同伴,既当参谋,又为自己找对象。


  • 璐村惂鐢ㄦ埛_005ZJ21馃惥
  • 小蜡笔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铜鼓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 
  铜鼓最早出现,约在春秋晚期。关于铜鼓的记载,自汉以来常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盛行铜鼓,所以保存下来的铜鼓较多。

   铜鼓全部铜铸,一般的铜鼓鼓面直径约五十公分,高约三十公分(个别的较大)。鼓腔中空,无底。两侧有铜环耳。鼓面和敲身都刻有精致的花纹。


2025-09-11 07:20: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璐村惂鐢ㄦ埛_005ZJ21馃惥
  • 小蜡笔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铜鼓按不同形制和花纹,分为八个类型: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广西北流出土一面铜鼓,高67.5、面径166厘米,重300公斤。是现今世界最大的铜鼓。全国各地收藏的铜鼓已达1400面,分散在中南、西南各地民间还有200余面。中国是世界上发现铜鼓数量最多、铸造和使用铜鼓时代最早、历史最长的地区。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37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周笔畅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