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不会爱你 ep5 不算心得的心得 之三
唉、沈玥玥,你有没有一个感觉,就是自己的话有点太多了,写了之一、之二,现在竟然又来补个之三,到底哪来那麼多话可以说呢?
其实本来已经睡了,但辗转间又在次醒来,看了眼时钟不过也才十点多,这让我忍不住的嘲笑自己,真的,有初老的状况,当然这都不是我之三要说的重点(对,我又再说废话了),想说的,是婚姻,一个社会经历浅薄的二十二岁单身女生对於婚姻的想法,因为玛姬,才决定补上这一篇。
婚姻,这两个字对一个才二十二岁的单身女生(也就是我本人)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词,於是当我看见玛姬用著一脸天真烂漫的表情对著又青说希望可以一个月之后结婚,我竟有一些讶然,虽然早就知道玛姬的目的就是找一个可以找顾自己一辈子永远不会丢下自己的好男人,但她希望的快却远远超乎我所想像的那样,究竟是李大仁太好;感觉到危机意识,还是她只是想为了结婚而结婚呢?(我知道我看过剧本了,但我就是想问!!)
记得在我的生命中第一次和人讨论到结婚,是幼稚园,那是我曾经最美的憧憬,十七岁找到爱自己的人,然后像公主一样穿著漂亮的婚纱嫁掉,记得那时候的我甚至连左边、右边都还没能搞清楚,却牙牙童语的对妈妈说我想结婚,仔细回想起当时的想法和心态,彷佛人生就只是为了穿上婚纱的那一天而存在,而现在的我却已经离那个预定好的十七岁有了五年多的距离。
谁可以告诉我,一份美好的憧憬为什麼到最后会变成打从心底觉得婚姻是一个很现实也很困难的课程!?大概我也初老了,对完美起疑,对不完美深信不疑著。
於是我不禁羡慕起玛姬,不论动机为何,至少她对婚姻仍然抱持著漂亮又美丽的期待与憧憬,然后遇到了一个好男人,就能天真的说著她想一个月之内把自己嫁掉,她并没有因为父母失败的婚姻而对婚姻气馁、沮丧,这大概也是一项特初又无人可及的优点,她是那种很已清楚看清楚问题症结点却又容易被看清楚的事务给弄傻的女孩,所以她知道父母婚姻的失败,问题不出在『婚姻』这件事情上,而是父亲这个人本身的问题,但却也因此她迫切的想找个好人把自己嫁了,是聪明还是傻,真的让人有些无法摸清。
反观玛姬,程又青就显得非常沉著冷静,因为经历过种种情伤、听过种种故事(我大概也是因为这样才对婚姻不再期待的),所以她很清楚的知道爱不爱以外,还有适不适合的问题,这是很残酷的提问,尤其是对正处於『热恋期』的玛姬而言更是。
因为那时的人们从不会去想,只有爱的婚姻,当爱消失了还剩下什麼?
曾经看过一部日剧叫《是你教会了我重要的一切》,其中几集就是缠绕著这样的疑问打转,只有爱的婚姻,爱消褪了到底还剩下什麼,我们总是偏执的想要去找寻足以衬托婚姻神圣的纯粹爱情,所以总以为有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我们用爱当理由,要自己妥协、要对方改变,然后到最后没了爱,就只剩下满满的怨怼,还有两个早已不是原来的自己的彼此。
因此我真的觉得只有爱的婚姻包含的问题比只有适合的婚姻更可怕,彷佛只有爱,那失去就指日可待,这是多麼消极又悲观的想法,所以有著这样想法的我就觉得那一瞬间的玛姬,好耀眼。
她果然是一个憧憬般的角色啊!
爱到底是什麼?我从『只有爱的婚姻,当爱消失了还剩下什麼?』这个问题开始去延伸思考,於是我对自己换了另一种提问的方式『没有爱的婚姻,当适合的条件消失了,又剩下什麼?』这才明白,婚姻的成立适合与爱真的缺一不可,但又有谁能在那一刻到来之前就想清楚这样的问题?
大概所有人都是因为这样的想太多而总是止步不前的吧?
我想像著期中几种可能,假设玛姬最后如愿以偿的嫁给了李大仁,那她的婚姻会是什麼样子;假设最后程又青选择的是丁立威,那她的人生又会变成什麼样子;假设李大仁和程又青在一起了,又真的可以像想像一样如此完美吗?
於是我的结论只有:原来我还不适合婚姻。
那玛姬适合了吗?又青适合了吗?李大仁适合了吗?以婚姻为基础而把故事往下发展的这些人都适合了吗?我们,都适合了吗?
我的疑问将不断继续著,直到答案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