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昕雨吧 关注:133贴子:16,828
  • 3回复贴,共1

8月24日:太阳系家谱重新确定 只剩8颗行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


1楼2006-08-25 14:26回复
    调查题目:您认为\"齐娜\"是否会取代冥王星的地位? 
    总票数: 5401选项 比例 
    ·会 15.50% 
     
    ·不会 52.77% 
     
    ·很难说 31.73% 
     

     
    调查题目:您是否接受\"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说法? 
    总票数: 5632选项 比例 
    ·能接受 53.36% 
     
    ·不能接受 30.75% 
     
    ·无所谓 15.89% 
     

     
    调查题目:您对此次重写\"太阳系家谱\"有何看法? 
    总票数: 5751选项 比例 
    ·意义重大!为今后的太空探索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 54.25% 
     
    ·毫无意义!只是一次炒作 31.49% 
     
    ·很难说 14.26%


    3楼2006-08-25 14:29
    回复
      2025-09-03 00:11: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新华网南京8月24日电(记者蔡玉高、周润健)对于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表决决定不再将冥王星列大行星的消息,我国行星专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表示,这个结果比较科学,符合人类目前对太阳系的认识。[被屏蔽广告] 
       
      [被屏蔽广告] 
       

        如何定义行星成为这次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冥王星是否降级”则成了全世界公众最为关心的话题。

        王思潮介绍,冥王星当初之所以被列入“九大行星”,实际上是缘于一个“误会”。1930年冥王星被发现的时候,人们错误地估计了它的大小,以为它比地球还大。但随着对太阳系认识的不断加深,天文学家发现,冥王星不但个头不大,而且其“原则上”更应该属于柯伊伯环带天体。

        “考虑到历史原因,天文学家还是没有及时将冥王星剔除出大行星之列。”王思潮说,“但这始终是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今天,国际天文学界终于下定了决心,这让人激动。”

        王思潮说,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会不断加深,这就难免会推翻一些以前被公众所广为接受的“真理”。此次将冥王星“降级”是人类在探索太阳系的过程中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当然,冥王星降不降级,这只是‘表面文章’,此次表决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这次争论,人类对行星的定义更为明确和统一了,这对今后进一步研究、认识太阳系都是有着巨大帮助的。”王思潮说。


      4楼2006-08-25 14:32
      回复
        本报讯(记者肖锋张瑾)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大会昨天所做出的将冥王星从“九大行星”除名的决定,将使人们所熟知的天文学基础知识被重新梳理。昨天,负责中小学教材、字典词典的部分出版社介绍,将对有关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而其他天文教育和天文科普也将受到影响。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教材将按程序修改昨天,人民教育出版社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有关行星的变更对于中小学教育来说是件有重要意义的事情,人教社会按照程序修订中小学课本。[被屏蔽广告] 
         
        [被屏蔽广告] 
         

         首先必须新的行星学说得到国际认定,再得到中国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认定,人教社会向有关部门提出报告要求修改,通过教育部全国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方可以进行修订,但目前最终修改的时间还未确定。据介绍,目前全国有一半的中小学生在使用人教社的教材,总数约一亿人。商务印书馆字典词典据实际情况修订据商务印书馆有关人士介绍,该馆出版的字典、词典等在再版时一般都会根据实际发生的新变化、新情况进行修订,如组织相关专家研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等。行星身份变化是重大事件,在再版修订时会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专家研讨有关事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明年再版时考虑修订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有关人士昨天介绍,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预计明年2月左右面世,编辑部会根据近年来的新事物和新变化,对新版进行修订。行星身份变化作为重要的变更内容,也会被编辑部考虑研讨。

         北京天文馆相应改动不会太大“肯定要修改了。”北京天文馆宣传处负责人李恩杰昨晚告诉记者。据了解,目前北京天文馆内如“遨游宇宙”科普项目及太阳展示厅内的相关设施和内容将尽快进行调整和修改。但馆长朱进也指出,行星新定义的通过,对现有的天文学基本理论不会有所影响,而且天文馆的科普内容和设施最初就是按照天文自身的规律来设计的,因此相应的改动不会太大。行内说法北京天文馆馆长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表示,决议的通过解决了宇宙或者说是太阳系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大众对行星有了一个明确和统一的认识。“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太阳系的行星数为八个。这不仅对天文学界意义重大,而且会随即产生相当的社会影响,比如对我们的科普工作和教材编写等方面。”据了解,朱进将于下月初在北京天文馆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及行星定义等做科普讲座。

         北大天文学教授行星身份并不重要“行星的身份不是天文学很重要的研究方向。”北京大学天文系的刘晓为教授昨天称,太阳系行星身份的变更如果只是名称上的改变,就不是科学上的重大进步。刘晓为表示,一旦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对新的太阳系行星身份进行了变更和认定,那么在教学的时候,也要按照新的名称进行。他同时也指出,从教学方面看,更关心的是行星和太阳系的起源等尚未定论的问题,对于名称的改变,不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第26届IAU大会大事记

         8月14日,第26届IAU大会在布拉格开幕,冥王星是否有资格继续成为太阳系行星成为最重要的一项议题。

         8月16日,IAU下属的行星定义委员会正式提交决议草案,提出把太阳系行星由目前的9颗扩充至12颗,新添的行星包括谷神星、“齐娜”以及“卡戎”。随后,有科学家提出,最极端情况下太阳系的行星数可能达到50颗。相关讨论到达顶峰。

         8月23日,大会提出3种表决方案,没有提及新增3颗行星的计划,冥王星面临“降级”。

         8月24日,通过表决,首次对行星定义作出明确规定。冥王星因不符合规定自动“降级”。链接·行星家族匆匆过客谷神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间,1801年被意大利天文学家发现,直径近1000公里,质量近95亿亿吨。“卡戎”:1978


        5楼2006-08-25 14: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