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9月13日漏签0天
陈小春吧 关注:288,791贴子:971,980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陈小春吧
>0< 加载中...

虱样的妈的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抓抓哦
  • 人在江湖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006-08-27 15:03:55)       
  “鹩哥2005”是一个很小众的博客,传播范围仅限于上海、京、广等地的传媒圈。就像博客主人----《新民周刊》主笔胡展奋所说,“这是一个‘展奋的自恋空间’”。然而,从8月25日午夜到26号中午短短半天的时间里,这个博客的点击数骤升数万,满屏的回贴都充满了访客对于博客主人的谩骂,甚至包括人身威胁。不是因为这  
位“沪上第一周刊”的主笔写了什么“惊爆黑幕”的文章,起因仅仅是缘于他担任了一场选秀节目的“媒体顾问”。  

  作为《新民周刊》的媒体代表,胡展奋和其他六家媒体的编辑、记者一起,受邀担任《我型我秀》全国7进6的媒体顾问。在当晚(8月25日)的比赛中,被粉丝捧为“羔羊”组合的师洋和高娅媛被推上了PK台。根据7位顾问和4位评委的投票结果,这对传闻中的恋人中将会有一人遭到被淘汰的命运。根据导演组安排,胡展奋最后一个出场。之前的十票当中,已经有六票给了师洋。这就是说,无论胡展奋把票投给谁,师洋都已经铁定进入全国六强了。尽管大家都认为这一票无关大局,但胡展奋依旧把这一票投给了他所看好的高娅媛。在随后的电平中,胡毫不客气的指出,“我觉得师洋站在这里就是今天晚上最大的悲哀,你还是适合装傻”。  

  这句话无疑成为了今后事态发展的导火索。从当晚11点22分开始,格格们(师洋的粉丝)开始登陆胡展奋的博客,展开了一场无休止恶意的刷屏和谩骂。在胡展奋最新的一篇文章《昭君的心情》之后,格格们的回贴数目上千。“说洋洋的坏话就是和全国80万格格为敌”、“小心回家被砍”等字样令人触目惊心。在百度贴吧内,甚至已经有贴子“悬赏1000元购买胡展奋的家庭地址和电话。”  

  从中午起,笔者试图与胡展奋取得联系,但他的手机和宅电一直忙音。  

  自从去年各大选秀开展以来,粉丝有组织、有规模的为自己的偶像向媒体和主办方讨说法之类的事情时有发生。为此,已有专家开始把“粉丝现象”列入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胡展奋:我不会向格格道歉  

  尽管在网上遭到格格们的围攻,但在《我型我秀》7进6比赛中担任媒体顾问的胡展奋的周末生活并没有为此受到影响。“天气热,我还是在家看看书。至于我的博客,由格格们引发的网络塞车可能还没有消退,等等再上吧。”  

  担任《新民周刊》主笔的胡展奋被誉为“沪上调查报道第一人”,曾写过不少暴露社会阴暗面的大稿,在业界以“敢言”著称。然而,这次他在网上遭到围攻,起因却并不是因为写了什么“惊爆黑幕”稿子,而是因为说了两句格格们认为“不中听”的话。  

  在《我型我秀》全国7进6比赛的最后PK阶段,身任媒体顾问之一的胡展奋把造成票投给了“美少年”高娅媛,而不是高的绯闻男友师洋。在解释为什么投给高娅媛时,胡展奋当着直播的镜头表示:看到高娅媛站在PK台上是一种悲哀。师洋还是适合装傻。”  

  就是这句“装傻”引发了师洋的粉丝---格格们的强烈不满。在节目结束后不久,数以百计的格格登陆了胡展奋的博客,对他进行了人身攻击。“说洋洋的坏话就是和全国80万格格为敌”、“小心回家被砍”等字样令人触目惊心。在百度贴吧内,甚至已经有贴子“悬赏1000元购买胡展奋的家庭地址和电话。”  

  对于格格们的不理智行为,胡展奋颇不以为然。他解释说,“装傻”那句话的原意被误读了。“其实,说师洋装傻是肯定他的一种表演风格,比如赵本山最会装傻,那是一种冷幽默,大家不懂才是真傻。”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陈小春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