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40d8d50102dvf6.html
在这点上,我可能比叶兄有着更深的体会。本人在北京已经二十多年,作为一个外地人,首先我从来没有感觉到“北京精神”中大言不惭的所谓“包容和厚德”。从当年开亚运会把我这个刚到北京不久的外地人赶出工体附近的租住房开始,到买第一套房时必须以北京户籍的朋友之名购置、到自己的孩子无法在北京上学、一直到眼下限制外地人购房购车、拆除打工子弟学校等等……难道这就是北京的包容精神?更扯淡的还有所谓的“厚德”。看看北京的公交车大家就知道了,在北京的公交车上有几个人给老弱病残者让座的?记得媒体上发表过一则消息,说是一位老人在北京的东三环坐了八年的公交车,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位“厚德”的北京人给他让过座,到了第八个年头的某一天,终于有一个人给他让座了,以至于这位老人激动地给报纸写信以示表达感激之情……
八年让一座,这是北京的耻辱!而本人在郑州等地的公交车上经常可以看到,只要有老人上车,就会有好几个人同时站起来让座。如果有人不让,边上的乘客就会“见义勇为”,指责不让座的乘客。每当我这个“北京人”在“外地”看到如此场景时就会感慨万分,并为所谓的“首善之区”的北京之如此无德的常态感到悲哀!
在如此状态根本没有任何改变的今天,北京居然称自己“厚德、包容”,说好听点是自吹自擂,说难听点就是厚颜无耻。
叶匡政说:“靠几句口号,就想塑造出自己的城市精神,这个做法无疑幼稚了点。”这岂止是幼稚?简直就是扯淡!
在这点上,我可能比叶兄有着更深的体会。本人在北京已经二十多年,作为一个外地人,首先我从来没有感觉到“北京精神”中大言不惭的所谓“包容和厚德”。从当年开亚运会把我这个刚到北京不久的外地人赶出工体附近的租住房开始,到买第一套房时必须以北京户籍的朋友之名购置、到自己的孩子无法在北京上学、一直到眼下限制外地人购房购车、拆除打工子弟学校等等……难道这就是北京的包容精神?更扯淡的还有所谓的“厚德”。看看北京的公交车大家就知道了,在北京的公交车上有几个人给老弱病残者让座的?记得媒体上发表过一则消息,说是一位老人在北京的东三环坐了八年的公交车,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位“厚德”的北京人给他让过座,到了第八个年头的某一天,终于有一个人给他让座了,以至于这位老人激动地给报纸写信以示表达感激之情……
八年让一座,这是北京的耻辱!而本人在郑州等地的公交车上经常可以看到,只要有老人上车,就会有好几个人同时站起来让座。如果有人不让,边上的乘客就会“见义勇为”,指责不让座的乘客。每当我这个“北京人”在“外地”看到如此场景时就会感慨万分,并为所谓的“首善之区”的北京之如此无德的常态感到悲哀!
在如此状态根本没有任何改变的今天,北京居然称自己“厚德、包容”,说好听点是自吹自擂,说难听点就是厚颜无耻。
叶匡政说:“靠几句口号,就想塑造出自己的城市精神,这个做法无疑幼稚了点。”这岂止是幼稚?简直就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