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丰吧 关注:94,486贴子:1,391,494
  • 0回复贴,共1

东丰县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年,东丰县把提高工业化水平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之举来抓,大上快上工业税源项目,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工业优化升级,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工业发展是创造价值的主要产业、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及增加就业的重要载体。因此,东丰县本着“做强现有,抓牢新上,谋划储备,清理低劣”的原则,加强对项目跟踪服务,全力以赴抓开工、抓进度、抓达产,争取更多项目早日达产达效。县、乡两级干部加快转变招商思路和方式,选商选资,提高质量,注重引进发展节能环保、循环低碳、绿色生态和高技术、高附加值、高端产品项目。认真把握国家政策走势和机遇,积极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立县大项目。加大招商奖励力度,对招商引资有功人员实行重奖、重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招商引资积极性。截至10月末,全县招商引资到位额61.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3%。新上项目28个。其中,吉林省清龙米业有限公司总投资9亿元的年产20万吨东北优质大米项目一期10万吨优质大米生产线,吉林东丰县鑫彬木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亿元的弯木、板式家俱项目预计将在12月份竣工投产;总投资5000万元的东丰县金刚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商品混凝土生产项目预计将在12月份完成所有建设工程;酚醛保温板项目、水性功能涂料项目、国美电器销售项目均已投入试生产及运营。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县委、县政府依托重点企业,打造先进冶金制造基地;依托骨干龙头企业,打造梅花鹿产业基地;依托优势企业,打造清洁能源化工基地;依托重点项目,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
吉林鑫达公司是该县于2007年引进的一户钢铁铸造企业,到2010年累计投资16.96亿元,完成了200万吨高速线材建设项目,形成了从原料加工、生铁冶炼、钢坯生产到线材轧制一套完整的生产体系。今年,投资9.3亿元的新上技改项目全速推进,并将2012年9月投入生产,届时企业规模将达到年产290万吨铁、270万吨钢、260万吨线材生产能力,产值达到130亿元,税金突破5亿元。沈阳天雅地毯有限公司新增投资2.3亿元建设的年产6000吨加捻定型纱项目;华粮生化有限公司新增投资5700万元建设的年产20万立方米的灰渣砖项目。同时,全面加快在建项目建设,鑫彬木业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的弯木及板式家俱生产项目正在进行土地平整,鑫阳生态陶瓷纤维保温材料项目9月份投入试生产,吉林中亿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的LED节能灯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调试。通过建设四大产业基地,推进工业升级,实现工业突破。目前,全县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40户,税金超百万元企业达到33户,税金超千元企业达到7户。吉林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分别达到3个和8个。
以产业开发、规模扩张为突破口,着力推进梅花鹿产业。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梅花鹿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进一步明晰了产业发展方向。东丰县被省政府确定为辐射辽源、四平、通化、白山4个地区的梅花鹿产业开发战略核心。制定了《梅花鹿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和《梅花鹿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下拨扶持资金和能繁母鹿补贴621万元。谋划了梅花鹿原种基地扩建、梅花鹿主题公园等15个项目,建立了梅花鹿产业园区。成功举办了“东丰梅花鹿产业发展推进会”,从理论和政策层面破解了“药食同源”瓶颈,从战略角度论证了梅花鹿产业发展方向。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玉奎等8位专家为梅花鹿产业发展顾问和21位教授为产业学术顾问,形成了东丰梅花鹿产业发展的“智囊库”。县政府、东丰药业与国内知名鹿产品研发机构签定了合作开发协议,搭建了官产学研合作平台。创办了辽源·东丰梅花鹿产业发展基金,为梅花鹿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成功注册了“东丰梅花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长春农博会吉林·东丰梅花鹿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发布暨签约仪式上,长春皓月集团梅花鹿产品深加工、红背带东丰梅花鹿皇家狩猎场等7个项目成功签约。这些项目建成后,东丰梅花鹿产业将形成养殖、加工、文化、旅游、商贸五大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截至目前,总投资10亿元的梅花鹿产业园一期工程完成土地平整,南照山鹿乡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木栈道一期工程全面竣工,梅花鹿产品一条街开工建设。产品深加工、文化旅游、养殖销售多元化开发格局初步形成,荣获全国特色产业百强县称号。
与此同时,该县还大力发展农民画产业和特色旅游业,发挥东丰·中国农民画馆的平台作用,推动东丰农民画向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充分发挥东丰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开发自然生态观光游,切实把旅游业发展起来。
加大工业集中区建设力度。按照“工业园区化”发展方向,大力加强工业集中区建设,提高集中区集聚生产要素功能,引导更多项目向工业集中区集聚。进一步加大投入,通过招商引资、争取专项、社会投资,多元筹措建设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工业集中区起步区实现“五通一平”,配套设施逐步完善,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工业集中区。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业集中区土地资源优势,严格实行集约高效用地政策,优先保障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等方面的重大项目用地需求。优先安排占地少、能耗小、产出高的项目。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对县级重点工业集中区土地倾斜政策,制定工业集中区土地征用计划、土地综合利用规划和建设规划,实施“东扩战略”,进一步扩大工业集中区规模,增强项目承载能力、拉动能力和工业孵化器功能。整合鑫达铸造工业园和工业集中区,设立开发区统一规划管理,开发区面积达到82.17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到188户,成为全县最活跃的经济增长极。
经过各部门各企业的积极努力,全县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前三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6.2亿元,同比增长19.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59亿元,同比增长86.2%;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完成158亿元,同比增长11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43亿元,同比增长78.1%。截至10月末,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11亿元,同比增长37.7%;县本级财政收入完成2.45亿元,同比增长30.3%。


1楼2011-11-30 17:2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