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坏孩子也有自己的天空
好成绩是可以偷来的
我特别爱听刘同跟我们讲他小时候的事儿,那是些无法无天的故事。
似乎我可以看到烈日下的树叶被烤得焦黄,没精打采地遮蔽着那个坏孩子的操场。
逃课、不及格、挨打,对幼年的刘同来说不是新闻,他和他周围的人好像都习惯了这些,理想、压力这种词儿对他来说,才是外星产物。
坏孩子的故事,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大同小异,没什么好说的。我想从他感受到压力的那个破天荒的新闻事件说起。
高中,他依然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但他日渐长大的身体,已经感到城市的狭小。有一天,他突然觉得,如果他考不上大学,又怕苦不外出打工,就一定没办法离开这个小城市,一辈子都要待在这儿,外面的大世界永远只能从电视上看看。所以,他只能变好,只能回到正途,他突然感到了一种压力。
750分的高考总分,他只能考300分,这点分数连大专都考不上。
那时已经高二结束了,就只有一年了,刘同开始逼着自己从高一的课程开始,玩儿命地复习补课,但分数就是不领情,怎么都不肯给面子地大幅攀升。
一次月考,上午考完数学后,他看到试卷上写的是联考试卷,他就想,一定有别的学校已经考完这套试卷了,想到初中的死党们,他要去抄。考完数学,骑单车飞驰到另一个学校,那个学校的语文真的考完了。抄完所有答案,顾不上吃午饭再骑回自己学校,刚好发语文试卷,出的题真的一样,前面的答案都有了,就原单照抄,还鬼精地故意错几道。
要命的是,第二天发试卷,第一名是刘同,138分!
他当时傻了,全班都疯了,他的作文只扣了1分!成了全校的高三范文。瞬间女生对他特崇拜,男生看他很高级。